分享

稷山王月芳//粉香飘溢

 后稷文苑 2020-11-16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0.6.6)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0.6.6—2020.9.6)

走进王月芳的文字世界(2020.9.6—2020.10.30)

稷山王月芳//情暖心田

稷山王月芳//带泪的生日

稷山王月芳//谝闲儿

稷山王月芳//剪纸艺人:梁西征

稷山王月芳//门前的那条土路

稷山王月芳//欢天喜地娶媳妇儿

粉香飘溢

 

稷山  王月芳

昨天下午,我去邻村上柏集市上赶集。

现在的上柏村集市都成了气候,比多年前的县城东街口处的那菜市场还红火。

大队院里是好多服装鞋帽摊位。

在东西这条长街上,我边走边看着,有卖各种蔬菜瓜果的,有打饼子的,有修鞋的,等等。

当我走到一个卖粉的小伙子跟前时,看到那大盘里切好的一块块粉,忍不住的停下了脚步。看那粉不是很白,但很劲道,不由我那肚里的馋虫往上爬,真想立刻吃上一口,过过瘾。

脑海里那几十年前各种粉的做法及香味一古脑儿的涌现出来了……

小时候,我每次上街去后,十字街口及南街那儿有几个摆粉摊的,夏天,那卖粉的叔叔把打好的粉块用挠子挠好,看着那细细的,滑滑的,又看着卖粉的叔叔把挠好的粉熟炼的用手一抓提起来,往碗里一放,调点盐,酱油,香油,油辣子,再倒上点醋。看上就好吃的,可这么好吃的粉,我只能过过眼瘾,却吃不到肚子里。

我想:啥时候,我也能美美的吃上这样一碗凉粉。

我盼了一年又一年,还是吃不上这么好吃的凉粉。

在我十多岁时,改革开放了,父母开了个饭店,这下可美了。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不说别的,先吃上一碗那渴望已久的凉粉。

我自己把粉挠好,调上盐,香油,蒜,酱油,醋,又放了一点油泼辣子,拿了一个热馒头,吃了起来,(那时八十年代初,能天天吃白面馒头的家庭并不多)。

从这以后,我每天必吃一碗凉粉。

凉粉那酸辣凉爽,那可真是美味可口。

一天晚上,我见爸爸准备做粉,我也想学,爸爸就教我,先把干粉面舀上一碗,放在大盆子里,倒点水,用手把粉面的小碎块弄均匀,一碗干粉面,配上六碗水,又把搅好,然后倒进锅里,紧接着就用双手抓住幹面扙,在锅里不停的搅,我搅着搅着,随着冒出来的气体,把粉的香味荡漾在厨房间。等看到锅里咕嘟咕嘟的冒泡了后,再搅几下,就端起锅,迅速的往大盆里倒,这就把粉做好啦。

粉倒出来之后,锅底会粘一层粉糊糊,我端好锅,放在锅台的炉口上,把锅底的粉糊糊加热,很快,那一层粉糊糊一圈就撬起来了,我用小铲子把它铲起,成了一片金黄色散发着粉香味的锅巴,“咯巴咯巴”,吃在嘴里脆脆的,香香的,美炸啦!

到了冬天,凉粉吃着太凉啦,大家又改吃炒粉,于是,炒粉又成了我的最爱。

那时是用铁鏊子,在鏊子上倒上油,把切好的小粉块放在鏊子上,再在粉上面扣上一个碗,一边是凉的,碗下是热的,有人吃时,用手把碗拿起,在粉上放点捣好的生蒜,用小锨锨上下翻几下,把热好的粉用小锨锨盛到碗里。顿时,香味扑鼻。

后来,我长大成家之后,买了一个做粉片的大圆铁皮做的盘子,学作片粉,我先把干粉面子舀好,倒了些水,用手把小粉面疙瘩弄碎,搅好后,在片粉盘底抺一点油,用勺子把搅好的粉面往片粉盘一倒,把盘子往开水锅里一放,用手抓住盘子边迅速把盘子转动起来,转着转着,片粉的颜色由白色变成深色,看着片粉凝固了后,又用手抓住粉盘,把片粉盘盛些水,再放进开水里转一圈,然后把片粉盘提出来,立刻放进提前准备好的凉水大盆里,用一只手提起粉盘,一只手把片粉一圈弄起,这时,一片圆圆的片分就如鱼一样滑进了凉水里。这样,一片片粉就做好啦。

做完之后,把一片一片的片粉放在案板上切上一指宽的粉带,再把蒜,酱油,醋,油泼辣子一调,就可以享用啦。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再也不为吃粉为难啦,想啥时候吃,就能啥时候吃,想吃凉的吃凉的,想吃热的吃热的。

今天一大早,赵杰有事外出,不在家里吃饭。我把昨天买的那块粉切好,再把蒜捣好。

用炒瓢热了一点油,把粉倒进瓢里,“嗞嗞”的响声伴着炒粉香味,令人陶醉!

我一个人美美的吃了一碗炒粉!

2020年11月10日写


 王月芳,山西省稷山县下柏村人,搞周易预测多年,喜欢写作,爱看各类书。

——发刊制作:薛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