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上而下的“造假”,榆荚钱是如何青史留名的?

 文瀚乐拍 2020-11-17

在我国古代的铸币历史中,榆荚钱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在漫长的时间里,从官方到民间都在铸造这种超级轻薄的劣质恶钱,有的人曾经问文瀚乐拍: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朝廷不知道铸造恶钱的危害吗?


这就要从秦朝统一后的半两钱说起。秦始皇统一以后雄心勃勃,车同轨、书同文、货币也统一了。秦半两每枚重半两,12铢的重量,在当时看来分量非常足,但对于当时的王朝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争,百废待兴,即将焕发商业活力,而另一方面,朝廷的需要解决的事物特别多,而内部政局不稳,北方匈奴骚扰不断,南方百越并不服管理,又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官方铸币松弛,货币流通量远远无法满足商业需求,导致通货紧缩,半两钱的实际价值非常高。

于是秦帝国不得不默认那些原本不合规的、大小轻重不一的半两钱具有同样的购买力,引发了私铸钱币风潮。从民间伪造者的角度而言,官方疏于管理,小钱与大钱有同样的购买力,为何不拼命私铸钱呢?即使是用半两钱的真钱,熔掉以后改铸小钱也非常划算啊。


到了汉朝建国以后,“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汉高祖刘邦总结秦朝的灭亡经验。陆贾认为“事逾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及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简单的说就是吸取教训,采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模式,无为基本就类似于什么都不做。轻徭减赋、与民休息,甚至连铸币权都下放了,结果就是民间与官府一起铸造轻薄劣质的榆荚钱。

榆荚钱基本就是偷工减料的代名词,最开始钱币大概有3铢,后来愈演愈烈,钱币越来越小,这个时期的半两钱穿孔很大,没有内外廓,形制不规整,最后甚至能在水面上飘起来。如果官方敢铸造重量比较高的钱,大概率也会被民间收集然后熔铸成小钱。

原本通货紧缩的经济状况,在榆荚钱的推动下很快就出现了货币超发、严重贬值的现象,据说当时买一石米甚至需要上万个榆荚钱。此时不但经济混乱,而且私铸钱的盛行也为后来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

后来,吕后曾经推行过政策,铸造了8铢重量的半两钱和五分,以期改变榆荚钱的现状。她觉得12铢的半两钱太重了不方便,而太轻的榆荚钱损害了经济,于是推出了“八铢半两”,重量大致是榆荚钱的3倍,可惜这样标准的钱币,大多被商人私自熔化,改铸为更小的榆荚钱牟利。后来吕后也不得不铸造质量更轻的五分钱,这又成了另外一个版本的“荚钱”。


直到汉武帝刘彻即位,实行了彻底的币制改革,废止半两钱,改铸五铢钱,才算是终结了榆荚钱的历史使命。

此后,唐朝时李贺的“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姚合的“素奈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宋朝韩琦的“榆荚纷纷掷乱钱,柳花相扑滚新绵”等等,榆荚钱就这样成为了奸钱、劣币的代表,备受后人奚落。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