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肢发冷,附子、干姜温阳药用了两年,没有...

 jym2 2020-11-18
下肢发冷,附子、干姜温阳药用了两年,没有效果,只因其经常便秘!

说起四肢发冷等症状,大多数人的都认为这是阳虚,想到附子、干姜、桂枝等温阳药,确实阳虚是四肢发冷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所有四肢发冷的人都是阳虚。

去年的时候,我就接诊了这么一位患者,患者自述平素夏天爱吃冰冻食品。发病前经常上夜班,工作疲劳,后即出现怕冷症状,以胃部最怕冷,从胃以下至双侧下肢均怕冷。平素无胃痛,容易有饥饿感,饭后常觉胃胀,无反酸,胃部喜温喜揉,口干苦,晨起刷牙时觉恶心不适。平时夜晚睡觉时腿容易抽筋。

患者因为这个问题没少去医院,中医也看了不少,前医都给她说这是阳虚的问题,需要温阳散寒,于是开了附子,干姜等药,就这样用了两年时间,用的药都能装满一卡车,但是症状还是仍然没有得到缓解。

前医给她说这是个顽疾可能要跟随一生,本来患者都已经放弃了,她的朋友之前找我诊治过手发麻的病症,于是就建议她来试试。

我查其舌尖红,有芒刺,舌苔偏白。脉象左寸沉,浮取不得,左关郁滑。右寸上越,右关濡弱。脉整体细而数。

我问她是不是有便秘的问题。患者有些惊讶的同时,也点了点头,我给她说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四诊合参之后,方拟:

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鸡矢藤、红藤、柴胡、黄芩、法半夏、生姜、红参、大枣、炙甘草、泽泻、淫羊藿、肉桂、小伸筋草。

患者使用上方三剂之后,诉胃冷基本消失,但大腿以下仍觉怕冷,大便变得通畅,一日一行,已经无腿抽筋症状,诉服药后有少许咳嗽,咽部稍觉干热不适。

四诊合参后,更方为: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鸡矢藤、红藤、柴胡、黄芩、法半夏、生姜 、红参片、大枣、炙甘草、泽泻、苏梗、肉桂、香附。

一周之后,患者诉诸症均消。

看到这里可能懂中医的朋友就会问,火麻仁这是治便秘的,为什么能治好患者的发冷等症呢?

这是因为患者胃部最怕冷,说明心阳不能下达温煦为该病主要病机,大便三日一行正是小肠不畅的表现。实际上,我在临床中见到的很多胃部或者双侧膝盖以下冷,双腿无力等,都是因为小肠不通,气机不能下达导致的。

心与小肠相表里,肠腑气机不通,则心阳无法下行,所以患者就出现了腹部以下发冷的症状。俗语称“表解一身轻,里通浑身劲”,就是这个道理。舌为心之苗,小肠不通,心经阳气不能宣达,郁在心经而化热,故见舌尖红有芒刺。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只是温阳,阳气仍不能下行,故而无用。而我用这个方子主要就是把患者的肠腑打通,给阳气以下行的通道,故而虽未补阳,而下肢自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