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生活过成一首诗

 淮阴语文 2020-11-18

把生活过成一首诗

                                                                     /杨琼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认为这句诗应该能够启发我们思考三方面内容:第一,生活是诗的源泉;第二,人生本是一首诗;第三,诗意的人生向往。诗歌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来源于生活,生活可以让诗更加充实,并且赋予诗一种独特的生命力,生活是诗歌的灵魂。多少年来,我的生活给了我无限的启示,也给了我独特的灵感,无论生活给我什么样的滋味,都将成为我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理由。

         致青春

我的家乡是位于贵州省东部一座叫做思南的小城,这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小镇,一条乌江孕育着两岸勤劳的人们。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想知道,山的外面是什么,我的祖母告诉我,山的外面,还是山。的确,那里的山很高,所以小时候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会忽悠我们几个年纪小的孩子说:“拿个梯子,爬到山顶,把梯子搭到云层上,就可以去天宫玩了。”我们几个小孩子真的就拿梯子准备去登天,结果被大人叫回来,狠狠地骂了一顿。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山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我想终有一天,我会走出重山,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远方,成了我们儿时的梦想!于是高考的时候,我报了离家最远的东北的一所大学,离家四千多公里。

可是,当我真正要离开家乡的时候,我才知道,那种离开是十分令人痛苦的。难怪有人说:幸运的诗人,都有不幸的经历,因为一首首美丽的诗篇中,一定有受着煎熬的灵魂。我就是从那一刻起,我的灵魂也开始备受煎熬,故乡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结,我也从来没想到,那样的一次离家远行,竟然注定了我从此便成为大地上的异乡者了。

十九岁的我离开家乡的时候,只记得汽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不断地前行,由于没有高速,从偏远小镇思南得坐八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才到省会贵阳。还记得那时候坐的是那种双层的卧铺汽车,这种车子位置可以放平睡觉,但是非常拥挤,上座位的时候需要把鞋子脱掉,于是封闭的车厢内,充溢着各种奇异的味道。对于晕车的我来说,八个小时是非常受罪的,不断地呕吐,不断地昏睡,艰难地到了省会贵阳,在几位老乡的带领下,赶紧排队买前往北京的火车票,或许,青春的意义就在于急行的脚步所留下的印记。排队买火车票大约需要十几个小时,而且经常是买到无座的车票,从贵阳到北京西站的绿皮车要走42个小时。站着,不吃不喝!不是不饿不渴,而是为了不上厕所,因为火车的走道里,厕所里面都堵满了人。那个时候,心中的诗歌在煎熬中被写成了两个字:历练!

到了北京,再排队,买北京到长春的火车票,再经历12个小时绿皮车的颠簸后,最终才到达目的地。我小时候曾经向往的远方,在旅途的劳累中似乎失去了光彩,真正到达异乡后,时常一个人坐在窗前,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故乡的风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让我精神能够真正栖居的最佳圣地,居然还是遥远的家乡。我的童年,我的青春,伴随着我脑海中时常会出现的家乡的高山、乌江、油菜花让我充满一种宁静的美感;我就读的那所中学里的无水三孔桥时常萦绕在我脑际,记得我常常把心中的秘密悄悄地记在小本子上,坐在桥边自由地畅想着东坡笔下的月色和我未来的那位王;时常会想起那远处悠扬的口琴声,甚至擦肩而过风和恬淡的月光,还有那芳草吐出的清香;时常会想起那个黑色的七月,录取通知书的晚到所给予我的落寞和悲伤以及远处那双充满关怀和不知所措的眼睛……所以,我写下了《致青春》——

那年那月

有擦肩而过的风

藏着春天的温暖

知了在无词地歌唱

用高昂的音调

在寂静的夜里

每一线凝望

都是背负的沉重的光芒

记录每一枚心事

文章小憩在手掌

像低迷的杜鹃

歌唱未来的王

西风卷走的前生

勾画成多棱的背影

三孔桥边上

有牧师的琴声

有芳草吐出的香

是变了色的独白

我试着抚摸指尖上

那道闪电划的痕

却变成七月的目光

像火

燃烧着路人的夜

是谁

把苏轼的明月

摔碎成酒的陈香

   

         致母亲

2015年冬天,我的母亲做了一次心脏手术,于是我的生活被锁定在医院单位家组成的三角形中。在忙碌的奔波中,我有种强烈的感觉,原来当自己的母亲生命脆弱的时刻,子女的生活也仿佛站在了一根细小颤微的发丝上一样,而此刻我年近七旬的母亲,就像一个长着满脸皱纹的孩子一样,纯真而简单。有一天我去医院看望老人家的时候,发现母亲正在掰着手指头数着,我问她:“妈妈,您在数什么啊?”她含笑地告诉我:“我在数我住进医院多少天了……”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母亲的那双布满褶皱的手,其实缠满了岁月的结,她就像是坐在一片遥远的云朵上,回忆自己的烂漫的童年。我突然明白老子的“复归于婴儿”是一种多么沉重的回归。岁月让这位老人回归了孩童般的心,也给我的生命穿了一个孔,透过这个孔照射出一种特别的生命意义。于是,我为母亲写下了一首《致母亲》——

我愈走愈深

一条走廊充满药味

有个音符在电梯里歌唱

唱出的声音

也有药味

一个带着皱纹的

孩子

在细数手指

注定今夜

您端坐在

六十多年前的

那个干涸的年代里张望

回忆

世间的一个

长满诗歌的童年

您拈起

一片秋的叶子

穿一个梦的孔

世上的一棵树

有了旋律

一个声音在喊

不要告诉我生命的芬芳 

因为我要用那把土

繁衍生的热泪

星光璀璨的夜晚

波光荡漾

夜曲悠扬

那双皱褶的手

缠满岁月的结

于是

后代的生活就站在

那颤人的发丝上

用嘴角吹出

如缕的箫声   

您的生命从此便触动我的心房

             致生活

生活给我们的是诗的灵感,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至于是悲壮的、沉郁的还是欢笑的、开朗的,格调随生活的不同而定。快乐的生活给我们美好,悲惨的生活也给我们启示,有人说诗人就正如那黄昏和异乡的养蜂人,既尝到了花蜜的甜饴也要承担沉重黑暗的风箱以及时时被蜇伤的危险,我们可以确信诗人目睹了这个世界的缺口,也畅想过世界的完美,目睹过内心不断扩大的阴影,也仰望过头顶升起的旭日,每时每刻,很多时候,诗人是慰藉与绝望同在,赞美与残缺并行的。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不断加重的疑问。这也许正是诗人所面对的生活,或者正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那一部分秘密吧。

然而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让我们尽情地享用的,正如苏子所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尽情地索取造物主的无尽恩赐,一花,一草,一树,流云,溪水,以及那些生活中已经存在却很少被人发现的瞬间,又何尝不是我们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呢?清晨跑步,当我看到天空中自由漂游的浮云,看到仰望苍穹的老树,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思索,广博无比的天空,她该有多么宽广的胸怀,才能容得下这诺大的一个社会啊?她明知道这世界有善良也有邪恶,有纯净也有污浊,有正义也有卑鄙,但是,她居然都能包容在其胸怀之内,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于是,无论是一片流云,一处红花,一位红衣少女的背影,都会成为我的灵感,我把生活过成一首诗,从中去找到惬意与安宁,完成我诗意的向往,于是,我生活中蓝色的晨空、粉色的花蕊以及看到的那美的瞬间,都成为我笔下自由书写的音符。

              晨空

仰望流云入尽头,常观老树乐悠悠。

天公历尽世间事,自在胸怀是一流。

              粉蕊

 枝间粉蕊笑从容,满面胭脂赛桃红。

 此处芳心情欲诉,悄随行人舞清风。 

              晨景             

绿柳红衫入画中,白堤琉瓦伴葱茏。

流云游走无踪影,只妒佳人伴晓风。

山川尽情地焕其俊美,日月无私地耀其光辉,花草开怀地吐其芳蕙,虫鱼自由地竞其生气。这些自然盛景让现代生活的人们找到陶冶情操的归宿,获得精神气性的沐浴。我们如何走出自我狭小的空间,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寻找诗的灵感,并发现美且欣赏美。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要求我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要充分运用我们的情志理念。欣赏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简单的感官的愉悦到复杂的个体与美的融合而形成的“物我两忘”境界。

二十多年前,我离开故乡,最初的梦想是希望走出重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当我离乡多年,再次回顾曾经的企望的时候,故乡,反倒成了我内心最坚定的精神家园,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那里的老屋,还有那里的老人们,都成为我的精神家园中不变的风景。我在我的生活中不断地去找到那片宁静的土地,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着对生活诗意的向往,不管生活给予我怎样的感悟,不管在这个浮躁的年代给予我们怎样的一种焦虑,我仍然能找到一片安静的土壤,用自己审美的眼光把内心的慰藉种进这片土壤里面,相信一定会萌生出新的希望。

我的一生选择了文字,或许,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深沉,也选择了底蕴,甚至选择了孤独!然而,我深深地知道,一个人,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在经过风雨洗礼后,依然诗意盎然,那此人一定具备一种是得天独厚的坚强。不管岁月苍老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继续书写忠诚于生活、忠诚于自己内心的诗歌,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诗歌的眼睛将是最永恒最明亮的!

杨琼,女,土家族,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多年,爱好文学创作,发表专业论文及各种文学作品八十余篇,出版个人诗文著作《琼音独听》。

创作理念:文学作品必须能给人以精神的洗涤,给人以灵魂的思考,我是一个精神世界里的行者,试图用心拾取人生旅途中那些触及人内心的碎片,以清新、恬淡、悠远、旷达的笔调行走于文学道路,不负我心地创作,不负我心地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