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疼痛

 图书 馆员 2020-11-20

腰疼痛

骨碎补15g,土鳖10g是腰疼主药。

验方一:当归9克,黄芪、丹参各18克,泽兰叶、赤芍、杜仲各9克,金毛狗脊12克,杜仲、鹿角片18克(另包),地龙、苏木各9克、川芎10克、甘草5克。

  【主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辨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加减】本方适用于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1、若下肢痹顽痿废,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木瓜、五加皮各9克;

 2、兼有舌苔白腻,脉濡缓,口渴不欲饮,怠倦困乏,湿重者,酌加萆薢、苍术、防己各9克;

3、兼有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弦细,面色红赤,阴虚火旺者,酌加炙黄柏、生地各9克,泻火坚阴、滋养肝肾;

4、 疼痛甚者,加乌梅、元胡各9克,广三七5克,活血祛瘀镇痛;

 5、兼有风湿、游走窜痛、痛无定处、顽麻不仁者,酌加威灵仙9克,防风6克,秦艽、羌活各9克。

临床屡用,疗效显著。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基本方,多种腰腿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横突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等都可使用。

阳虚寒湿腰疼:桂枝12克,附子15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断续15克,杜仲15克,桑寄生24克,牛膝24克,当归15克。

这个方剂只适用于阳虚寒湿症。其主要症状是腰痛,或者腰背酸痛,或者腰背沉重疼痛、关节活动僵硬、手足不温,或头沉、四肢乏力、少气、舌淡、苔薄。 

腰疼的有关肌肉:

骶棘肌     

腰背部,分布在脊柱二侧非常丰厚坚实的肌肉。  一般腰部“不松则痛”  此肌为主。

背阔肌    

背阔肌下行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后部。  前弯,左右旋腰,起坐,翻身障碍,深呼吸会牵痛。

    下后锯肌  

  起始11、12胸椎,1、2腰椎棘突。 上腰部疼痛。

    腹外斜肌    

髂嵴前部,抵止部形成腹股沟韧带。前弯,侧屈,左右旋转运动受限或欠佳。

    腹内斜肌    起腰背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2/3。 活动不利,或牵腹部疼痛,呼吸气,咳嗽牵痛。

    腹横肌 

腰背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1/2,或牵涉髋部疼痛,下蹲受限等症状。

    腰方肌  

   起髂嵴,髂腰韧带下4个腰椎横突,抵上4个腰椎横突。

治疗法则(口诀):弯腰疼痛取横刺,坐姿弯腰痛,先取上,后取下。(注:上者,在疼痛部位上;下者,在疼痛部位下。)站姿弯腰痛,先取下,后取下;始弯痛者,在于浅(层),低弯痛者,在于深(层),在腰骶。被动试验不可少,验之疗效要记牢,复进针刺上治疗(仪),连续疏波使之松。

 后仰疼痛取竖刺,被动试验不可忘,深、中、浅层要掌握,有的放矢一针灵,治疗仪用密波型,似有腰上有压力,以收治痛腰肌健。

注:针从上至下为横刺,左右刺为直刺。

    腰痛分型:竖横针刺法临床治疗腰痛分型简单,既没有现代医学腰部各种疾病名称,也不似传统中医的分型,而是根据腰部疼痛肌肉功能失调的性质进行分型。

    腰部疼痛共分为二型:腰部肌肉放松功能失调型、腰部肌肉收缩功能失调型。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对腰部各种疾病所产生病变的表现最终形式就是肌肉功能失调,就是强直性脊柱炎腰椎之间间隙变窄,或竹节样变化,其表现形式最终仍表现为二侧腰肌僵硬与疼痛,临床治疗告诉我们,只要把僵硬、疼痛的二侧腰肌放松功能进行调节,疼痛也会逐步减轻,腰椎的强直病变也会得到控制与稳定。

竖横针刺法把腰痛分为腰部肌肉放松功能失调型、腰部肌肉收缩功能失调型对腰痛的治疗带来了清晰的理念,带来临床治疗科学化,可复制化。例如中老年腰痛患者用现代检查手段检查,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腰椎退行性的变化(骨质增生),甚至还能查出一个或几个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等等,使医者治疗上举棋不定,不能对症治疗,无的放矢做无用的,多余的治疗,使患者饱受痛苦,并浪费医疗资源,增大经济上的负担。

    【临床症状】

 腰部肌肉放松功能失调型:腰肌一侧或二侧疼痛或酸痛或沉累或僵硬,弯腰受限或欠利是其主症。伴见步履受限或欠利,起坐受限或欠利,左旋或右旋或左右旋腰部疼痛,或欠利,夜寐有痛或无痛,痛者翻身受限或欠利,咳有牵痛或无牵痛者。甚者可见腰椎有代偿性侧弯。一般喜热,畏寒。此型临床多见。

 腰部肌肉收缩功能失调型:腰肌一侧或二侧酸累或乏力,久坐腰部乏力,起立时腰部不能伸直或欲双手叉腰使其慢慢直立,后仰久利或受限,能弯而不能直是其主症。伴见平卧时腰部有空感,垫之手或毛巾或小枕头腰部则舒,步态蹒跚或慢步,倒退行走时则舒则快。喜爱用手叉腰部或用手捶之。此型临床多见老人,或久病体弱之人。

    【治   疗】

 1 )临床检查要点:腰痛临床检查是在临床详细问诊后进行;腰痛临床检查主要是分析诊断是放松功能失调型还是收缩功能失调型;掌握腰部疼痛部位;鉴别诊断妇科病所至腰病,肾结石所至腰痛,占位性病变性腰痛等,当患者治好腰痛后会更好地进一步进行对症治疗,治其根。

    2 )腰部肌肉放松功能失调型:

    治 则:以松治痛,松则不痛。

  治 法:一般取3寸针二枚(一侧腰痛),横刺式。弯腰疼痛取横刺,坐姿弯腰痛,先取上,后取下。(注:上者,在疼痛部位上;下者,在疼痛部位下。)站姿弯腰痛,先取下,后取下;始弯痛者,在于浅(层),低弯痛者,在于深(层),在腰骶。被动试验不可少,验之疗效要记牢,复进针刺上治疗(仪),连续疏波使之松。

左右旋转腰痛与上治法相同,横刺式方向稍斜向刺入。

腰部肌肉收缩功能失调型:

    治 则:以收治痛,收则不痛。

 治  法:一般取3寸针二枚(一侧腰痛),竖刺式。后仰疼痛取竖刺,被动试验不可忘,深、中、浅层要掌握,有的放矢一针灵,治疗仪用密波型,似有腰上有压力,以收治痛腰肌健。

腰椎侧弯竖横针刺法的治疗:

腰椎在正常生理下是靠二旁丰厚的软组织(骨骼肌、韧带)维持正常生理状态,进行正常腰部生理功能(活动)。当其软组织产生劳损等病理现象时,腰部功能就会产生欠利,或受限;腰部肌肉就会产生疼痛,或者酸胀之痛,或易累、易疲劳等。如果一侧肌肉因一些特殊动作,或受外因产生剧烈收缩,一侧的剧烈收缩产生腰肌的强烈挛急痉挛就可能使腰椎造成失衡,向挛急痉挛的一侧侧弯。现代医学解释为“代偿性侧弯”,往往代偿性腰椎侧弯导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率极大。根据竖横针法理论与现代医学肌肉力学理论,治法如下:

     取二枚3寸针,如果腰椎向右侧弯,则在右侧一针约在2/3竖脊肌旁向腰椎方向以横刺式刺入,另一枚约在腰4/5竖脊肌旁向腰椎方向以横刺式刺入;再取一枚3寸针在腰椎左侧约在腰2部位竖脊肌中部以竖刺法向腰骶部方向剌入,然后将右侧二枚横刺式的针作为治疗仪的一极,竖刺式针作为另一极,疏密波型,强度慢慢加大,患者则感腰的左侧有一股力向左侧拉。治疗时间20——30分钟。

治足底痛验方

内服方:熟地20克,当归、枸杞子、杜仲、木瓜、川牛膝各10克,汉防己、肉桂、炙甘草各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外洗方:皂角刺50克,桃仁30克,川芎10克。煎汤先熏,后浸泡患足,每日1~2次,直至症状改善。

中风偏瘫足外翻:

上下左右交叉取穴。左下肢瘫,在右上肢取穴;左上肢瘫,在右下肢取穴,反之亦然。不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软瘫或是硬瘫,均是一针一穴。

 2部位和手法

取穴时令患者仰卧床上,针刺下肢穴时,健侧下肢呈半屈曲位,大腿与小腿呈直角,由腓骨小头向后约8cm外取穴。即由腓骨小头为起点,即股二头肌肌腱上缘外取穴。直刺,进针约7-10cm,进针后增速捻针,弱刺激,每捻针半分钟,停1分钟,共留针15分钟。针健侧下肢捻的同时,嘱病人患侧上肢略外展,掌心向上,在前臂尺内缘,取尺骨的中心点,以此中心点偏头侧约1。5cm外取穴,沿尺桡骨的上缘直刺,深约5-8cm。方法同下肢穴。治疗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再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一般治疗1-2个疗程即可。

一般情况下,上肢穴进针后,患难与共侧下肢即可屈伸或见肌肉收缩或抬走;下肢进针后,患侧的上肢即可活动。表现为内旋、外旋、内收或抬起或见肌肉收缩。总之,每针1次都可使患侧肢体的肌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后配合功能锻炼。一般要选择神志清晰,脑水肿已基本消失的病人进行针刺。在急性期2-3次即可下床活动,个别病人治疗1次即可痊愈。一般来说,病程愈短,疗效愈好。年龄大小对治疗反应无明显差异。在针健侧的上肢或下肢尽力活动。以观疗效。本法有取穴少。疗效快之特点,临床值得推广。

若能在此基础上,辅以董氏奇穴的灵骨、大白,新面针的“上肢”、“下肢”,疗效远较健侧单穴更著。

治腰疼痛 2—4剂痊愈,永不复发

慢性肾炎腰疼痛,陈旧性扭伤、腰痛、肾亏、腰酸胀痛,长年发作性腰痛,诸药无效的无名顽疾腰痛等症,本方特点:一剂见效,2—4剂痊愈,永不复发 。
原药重量比为杜仲,补骨脂,当归,骨碎补,桑寄生,血竭,灵脂,川芎,续断各为80~85%,红花为5%,独活为11~11。5%,柴胡3%,没药,甘草,茴香各为2%。
【配制】等十五味原药按上配方比混合碾成粉即成。碾制成的粉状药物,也可制成丸剂,
【服用】治疗使用时可将药用热酒送服,每日2~3次,每次15毫升。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驱风利湿,散寒止痛,活血散瘀等。
两种药茶帮您解决气虚乏力、腰膝疼痛
专家支持  卞镝  辽宁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教研室主任 中医学博士
卞镝告诉记者,药茶在我国历史悠久。它将中药粉碎成粗末或切割成小段,经沸水冲泡或加水煎煮而成。人们像喝茶一样慢慢饮用,有很好的防病保健功能。卞镝说,冬季来临以后,不少老人都气虚乏力,腰膝疼痛。这样的人就可以选择下面两款药茶。
   “五福饮茶”——准备熟地、当归各9克,人参、白术、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2枚。大家可以将它们研成粗末,分成等份,将其中一份全部装入热水瓶中,加沸水到大半个水瓶,然后加盖闷20多分钟即可饮用,并在一天内喝完。这种药茶出自《景岳全书》,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对中老年五脏气血亏损,面黄肌瘦,面部没有光泽,乏力,气短,懒言,心慌,健忘,没有食欲等症状有疗效。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体胖,体内痰湿过盛,食后腹胀不舒的老人不宜饮用。
   “巴戟牛膝茶”——准备5克巴戟天、3克牛膝,将它们研为粗末,放入茶杯中,并加入3克红茶,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加盖儿闷约20分钟即可饮用,一天之内可反复冲饮直至味道变淡。这种药茶出自《千金方》,具有温补肾阳,强健腰膝的作用,对老年人冬天腰酸背痛,腿软无力,膝盖不能屈伸等症状有疗效。不过,面色发红,手脚心发热,心烦失眠,晚间盗汗的人不宜应用。

    卞镝提醒,药茶的水温应维持在80到95摄氏度,隔夜后不要再用。由于药茶含有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成分,所以症状一旦消失,大家要适当减量或停用。心、肝、肾功能不全,平时有水肿的人在饮用前要咨询医生

腿痛方治疗腰、臀及腿部疼痛

【名方】腿痛方
【组成】当归9克,川芎9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羌活9克,独活12克,红花6克,木瓜9克,川牛膝9克,川续断9克,炒杜仲9克,醋制香附6克,醋炒知母3克。
【功能】活血解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肝肾两虚,风寒湿邪侵袭为患,腰、臀部及腿疼痛、风寒湿痹证、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筋膜炎等。
【用法】上药15味水浸20分钟后,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解】本方系名医郭均甫氏自制方,原无方名,民间一直盛传为“腿痛方”。经本人数10年用于临床,对腰、臀、腿疼痛收效颇佳。

  腰、臀、腿疼痛因于肝肾两虚,风寒湿邪为患,“痹病”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导致腰腿拘紧,筋骨挛痛、脚膝软弱疼痛等。故本方以四物补血为主,益肾补虚亦用此为主。人之一身血液为本,血少则不能荣百骸,而诸病作。故以熟地之甘温厚味为君,以增补其新血。虑其壅滞而难行,则以当归之辛温行血者为臣,以通行经络,调和而归纳之,血虚者肝邪必旺,肝旺则阻滞易生,血液易耗,故更以白芍之苦酸以泄之。川芎之辛温以散之,肝邪平则归、地补血方能有效。风寒湿邪侵袭为患所致痹病,腰腿拘紧,筋骨挛痛,腰臀腿疼痛,又因于肝肾两虚,故佐以桂枝辛甘入血,温经达络,解散营分风寒。红花有养血生新之功,二活能宣通气道,善搜散伏风,乃胜湿之品,利周身百节之痛。凡腰臀腿之疼痛,两足痿痹,不能动移者,非此不可。加知母引药入肾是谓使,木瓜舒肝和脾,舒和风寒湿痹之邪,舒利筋脉,急可舒,缓可固,川断、杜仲益肾补肝,专益筋骨,为理腰肾要药,除寒胜湿之品。香附通行十二经脉,牛膝、威灵仙补肝肾,行气疏风邪,宣通脏腑,引诸药下行各达其病所。
【加减】本方去木瓜、威灵仙、红花、香附、知母,加党参、防风、桑寄生、细辛,为独活寄生汤;治冷风顽痹屈伸不利,加黄芪、秦艽、细辛名为“三痹汤”,用治气血凝滞,手足拘挛、风痹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