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瀛鳌:加味补阳还五汤-缺血性脑卒中通治方】

 昊晟堂 2020-11-20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今天就来介绍治疗两种脑卒中的通治方。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主要包括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和脑栓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或脑动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坏死。脑栓塞是指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栓子,阻塞了脑血管,造成血管供血区的脑梗死及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瘫痪(多为单侧肢体)、晕仆或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不利等突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患者往往中年以上,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突然起病,在一至数日内达到最严重程度的脑局灶性损害症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或有风心瓣膜病变者,以青、中年女性较多;因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肌梗死引起的,以老年人为多(脑栓塞)。根据缺血性脑卒中所表现的这些症状,可以参照中医“中风”门进行论治。

通治方与组方思路:

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有所不同。在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谓:“脉络空虚,贼邪不泻。”因此,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小续命汤和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唐宋以后的医家,对病因的认识有了较大的突破。如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提倡“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清代王清任以气虚血瘀立论,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著名中医学家余瀛鳌遵循医家王清任医学主张,认为气虚血瘀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上以益气通络为治疗大法。
以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地龙、红花、桃仁)加减化裁,
通治方(加味补阳还五汤)为:生黄芪60g,当归尾8g,赤芍12g,川芎15g,地龙12g,桃仁10g,红花8g,丹参18g。
本方重用生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而不伤正;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诸症自可见愈。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但开始可先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至80g。原方活血祛瘀药用量较轻,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

加减用药:

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10g,桂枝8g,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
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
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土鳖虫,以破瘀通络;
咽中有痰,不易咯出,语言不利者,加竹茹15g,胆南星10g,石菖蒲10g,远志15g等,以化痰开窍;
口眼㖞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
偏阳虚者,加炮附子8g,干姜6g,以温阳散寒;
脾胃虚弱者,加党参10g,白术15g,以补气健脾。

附:出血性脑卒中通治方

出血性脑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包括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出血性脑卒中除表现为较明显的脑膜刺激征(主要指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其临床表现与缺血性脑卒中相似,因此诊疗亦可参照中医“中风”门进行论治。

通治方与组方思路:


余师认为本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出血性脑卒中有出血的倾向,因黄芪补气可推动血液运行,且黄芪偏于温补,对于脑溢血患者其用量不宜过大,一般30g左右为宜;其次还要加大通络止血药物的使用,如三七末、大蓟、茜草等同时具有化瘀、止血功效的药物,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经常被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