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隔离的日子:“缺少安全感”的女人,把自己的爱情作死了吗?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0-11-22

刚过去的情人节,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过年加上疫情的隔离,已经让很多情侣分开超过20天。在人生的长河里,20天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但是对于很多心理脆弱,对感情浓度要求极高的人,20多天的分离却足以致命。

A的感情就在这20天里划上了终止符。起因也很简单,她嫌对方每天跟她说的话太少,她的想法是:都在家待着,再也不能说自己工作忙碌有应酬了吧,两个人见不到面,说话还这么少,那就证明不爱了。

因为这个原因,在这20天里她和男友吵了N次,从最开始的指责,到后来的冷战,男友的态度也从最初的道歉到后来的沉默。终于,在在她第N次提到“分手”的时候,男友点头同意,男友说:我累了。

A哭哭啼啼的给我打电话,伤心欲绝。不过在我看来,A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这一类人有共同的特征,比如安全感不足、有强烈的分离焦虑、心智化水平不高、对情感有较强的依赖......大概正因为此,所以必须分离的日子对于她们的爱情来说,简直是一场“劫难”。很多人取不到真经,就倒在取经的路上了。

1.安全感不足,最根本的原因是依恋关系建立的不够。

一个人的依恋关系构建于生命的早期,尤其是母婴关系中。如果母亲能够及时的给到婴儿回应,满足婴儿的生理和情感的需求,那么婴儿就会感觉到极大的满足,形成比较原始的“我是可爱的”自我感觉。

人天生需要依恋关系。在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中,婴猴宁愿选择没有奶水的绒布猴妈妈也不愿意挨着有奶水的铁丝猴妈妈,充分反驳了“婴儿只是无知的小野兽,有奶便是娘”的说法。一个人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如果在早年构建的不够充分,几乎会形成一生难以弥补的“损伤”,正如阿德勒所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所以,A这类人基本上都是早年依恋关系建立不够,父母给予的情感抚育不充分的人。她们中的很多人,会用一生向外寻找安全感,但注定求而不得。

不过也要补充一句:其实没有人能在完全没有创伤的环境下长大,父母对于孩子,就像指模之于杯子,是一定会留下痕迹的。心理创伤这个词虽然听上去很可怕,但本质上却只是孩子的主观感受。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没有完全正常的人,也没有一点心理创伤都没有的人,只是程度的区别而已。

父母的养育环境无法改变,但是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要一辈子生活在早期经验的限定中的,却是后天的自我发展。比如A,她的口头禅是“我就是一个特别缺少安全感的人”,她这句口头禅,几乎决定了她的命运。

弗洛伊德曾经说,最接近人的潜意识的有三个代表,其中一项就是“口头禅”。也可以说口头禅能够一定程度反应人的命运。A的口头禅里,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强烈的心理暗示。她用一个她认为是事实的内容——“我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不断的进行无意识的自我催眠,于是她就变得更加没有安全感。第二层意思是:她在潜意识里用这种看似客观的描述来“操控”别人,这句话的本质是告诉别人:“我缺少安全感,潜台词是:如果你爱我,就应该包容我,满足我的安全感。

2. 自我发展的核心是:从“你负责”变成“我负责”

并不是所有出身于恶劣抚养环境的人最终都注定要一辈子活在对安全感的追逐当中,因为当一个人觉醒了之后,就开启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大门。这个觉醒,就是意识到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转变:由你负责,变成我负责。

虽然A也经常把“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对于她来说,这句话只是一个听上去无比正确的道理,是停留在头脑中的分析。而一个人真正的改变,恰恰是来自心灵的领悟而非头脑的分析。

当一个人从心里真正接受了“我负责”的理念,就会由“向外求”转向“向内求”。比如,隔离在家感觉到孤独、寂寞、甚至痛苦的感觉,不是着急的痛骂男友不关心自己,不和自己交流,而是提示自己这是“我”的事情,可能是“我”自己的分离焦虑导致了此刻的状态,所以“我”应该找一些办法自我调适。

有一个奇迹是:当一个人能够有意识的为自己负责,她的那些不好的感觉也会减弱很多。因为在所有的“你负责”中,都包含着强烈的“受害者思维”,它的逻辑是:“我现在的痛苦跟你有关”,“如果你能多陪陪我,我就不会这么痛苦了”。当一个人自居受害时,虽然会因为推卸了责任让自己感受到短暂的轻松,但是本质上却会因为处于“被害者”地位,也就是被动地位,所以会感觉到根本性的痛苦——因为人的本性是自我掌控,没有任何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愿意处于被动地位,接受被别人掌控命运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自己未曾开悟的佛”,佛,巴利语为“觉者”,觉悟的人,或许,一个人的自我觉醒就是从愿意自我负责开始。

3. 健康的亲密关系:亲密有间

依赖之心的本质还是不能为自己负责。但是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彼此的界限不像社会关系一样那么分明,所以有时候很难界定,何为依赖,何为亲密?

一个重要而简单的方法是:觉察自己是否有控制之心。

比如A和男友之间的关系,如果A因为男友对自己“冷淡”而有受伤、愤怒的情绪,有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对待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依赖和控制,反之,如果只是觉得因为联系少而有更深的思念,并且能心平气和的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希望,那就较少依赖。

依赖和控制从不分家,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有多少依赖,就有多少控制,也许有的人没有将控制表现出来,没有撒泼打滚的强迫对方,但是会选择受伤远离。但是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变相的控制,而不完全是受伤之后的反应。远离和冷淡,其实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在告诉对方:我受伤了。

最健康的亲密关系是“亲密有间”:“亲密”指的是心灵层面的亲近,两个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开诚布公的坦诚相待,而“有间”指的是内心对另外一个“人”边界的尊重。

人与人之间是有边界的,即使再亲密的关系,包括血缘关系都是如此。太多的人处理不好亲密关系,情况大多出在试图打破边界,对别人的心灵进行“入侵”上。

这个原则从道理上说很好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掌握。想要做到,也有一个简单的工具:借助对方的反应进行深入的自省。

自省的本质是祛自我中心,也就是换位思考。很多人容易陷入自己受伤的感受中不能自拔,一门心思的怨恨对方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对待自己。这是很多缺少安全感的人最终感情破裂的原因。所以“对方的反应”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提示自己觉察是否又陷入到了这种情绪的偏执之中。

对方的解释、沉默,都是提示我们的信号。通过自省,可以更好的理解别人。比如:一个平时工作很忙的人有了假期,希望好好的休息几天,这能不能理解?对方虽然放假了,但却正好想借此机会看看以前没时间看的电影,读几本以前没时间看的书,因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忽略了对你的关注,这能不能接受?

归根到底,自己有受伤的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任由自己沉沦在这种情绪中,这样做,最终可能会失去一段本不想失去的感情,然后让自己更加执着于自己的“伤”。

人生在世,伤痛不可避免,唯有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自我疗愈、自我成长,才能从“伤”的限定中走出来,走进真正亲密的关系中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