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札记(2):人生和解,才算渐入佳境

 真有梦想的唐糖 2020-11-22

我从来没想过写我和我爸的关系,就像我从来没觉得"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这句话跟我有半毛钱的关系。

我身边很多男性朋友都喜欢女儿,尤其是那些生了儿子的男人,我追问过他们很多次同样的问题:你是真的不喜欢儿子,还是因为生了儿子才这样说?他们都特别正经的告诉我:我就是喜欢女儿。我接着追问:为什么?他们回答:女孩儿多可爱啊,软萌软萌的,像小公主一样。

比如,我有一个脸上写满严肃二字的男性朋友,有一次我问他:如果是你儿子坚持要这个玩具,你会怎么做?他一脸严肃的说:不可以。我说:如果是你女儿呢?他忽然绽放了笑脸,说:什么都可以。

每当这种时候,我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后来我想,我特别关注这些男性朋友会不会喜欢女儿,大概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因为,我从来没觉得我爸喜欢过我,正如,我也从来没喜欢过他一样。

01 楔子

亲子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在每一篇有关育儿的文章里,我都会这样写。

其实写育儿文章,我有点尴尬。和大多数以"宝妈"身份的育儿作者相比,我根本没生过孩子。这就尴尬了。一个纸上谈兵的作者大谈育儿经,是不是很滑稽?

但是,我的育儿文章却是最受欢迎的。我相信在这4万多关注我的"粉丝"当中,有一大半是因为看了某一篇育儿的文章点的关注。

后来我逐渐放下了这层顾虑。我的确没有当过妈,但是我却有丰富的"当孩子"的经验。在亲子关系这个话题里,我有过太多思考和体验,所以绝对有发言权。另外一点是,我虽然没有做妈的实战经验——这也让我能举出的育儿例子乏善可陈,但这并不妨碍我拥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我观察到身边的种种母亲的状态,也算是某种"替代学习"。我想,她们的很多感受,我都能感同身受。这里面尤其要提一下我妈,我和她既是母女,又是朋友,通过她,我深刻的观察和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心境。

也许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我在没有亲自育儿经验的基础上,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育儿作品。

我不生孩子这个决定,在我20岁的时候就下了。那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年轻女孩的痴语。但我用事实让他们瞠目结舌。

在后来的岁月里,我无论受到多大的压力,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坚持了我的丁克思想。甚至在未来,我也有很大几率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收获相应的结果。对此,我想的很清楚。

所以,我没有后悔过。只不过近些年,和之前的"顽固抵抗"相比,我对自己多了几分理解和释然,我越来越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我相信如果一切都没有改变,即使时光倒流,我的选择还是不会有什么变化。

从这个角度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限定",是显而易见的。

02 我的故事

很多同龄人劝我生孩子的时候,都会这样说:我以前也对小孩无感,但是生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觉得小孩真的很可爱。你也生一个吧。也有人说:你这么聪明,基因这么好,不生孩子太可惜了。

但这两个理由都不能打动我。和他们不同,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孩子,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观察孩子,我想,这些小小的肉球,激发了一个小女孩内心天然的母性。从这个角度说,我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体会到了更多的痛苦,所以第二个理由同样不能打动我,因为我不生孩子的理由,恰恰是不想再制造一个和我一样痛苦的孩子——所以,我的基因不是聪明,而是痛苦。

我的原生家庭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以下几句话:父母关系不睦,爸爸严苛,妈妈溺爱。这种概括当然不全面,事实上,凡是概括性的语言,都不可能是准确而全面的。只是它更便利,更易于理解。

我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席状态。这个缺席,并不是指他真的没参与我的成长,而是我不怎么关注他的存在。或者说,他的存在,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痛苦来源,所以被我选择性忽视了。

在我6岁之前,他在部队,我很少见到他。即使见到,也多数是鸡飞狗跳的场景,我记得在我三四岁时,目睹他和我妈吵架,两个人争相摔碗的场景。我坐在一旁认真观看,然后跑出去"汇报"给在操场遛弯的姥姥,见到姥姥,我添油加醋的说:姥姥,他们又吵架了。摔了你很多碗呢~

现在看这个小孩,颇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态度。后来学心理,我知道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特别容易"钻空子"。后来我发现自己确实颇具这方面的特点。

我和我爸的关系,截止到现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小的时候,害怕和恐惧居多。青春期开始到30岁之前,反抗和斗争为主。30岁之后,逐渐走向和解。

我小时候害怕他,讨厌他。记得他早晨来姥姥家接我,送我去幼儿园。从接上我到走出家属大院这么短短五分钟的距离,我就已经被他打到痛哭,并把早饭全部吐出来,他恼火的把哇哇大哭的我气哼哼的送回到姥姥家,遭到了姥姥的一顿臭骂。

被打的原因已经无从考究,大致是因为被我姥姥唠叨而心生怨恨,并将无名之火发泄到出门嘴里还嚼着饭的幼童身上。

顺便说一句,我小时候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她是对我影响非常深的生命的启蒙者,她师范毕业,颇精通儿童心理学,在教育儿童上四两拨千斤。是我童年时代的光。

我姥姥非常不喜欢我爸,虽然在她众多女婿当中,我爸还可能是干活最多的那个。我也不喜欢他,因为他从来没让我体会过什么叫父爱。

6-12岁,我爸转业回家,但我和他还是处于半分离状态。我爸独自居住,我和我妈偶尔回自己的家,大部分时间,我和姥姥、妈妈生活在一起。

12岁姥姥去世,我们"一家团聚"。失去庇护的我,开始进入极其逆反的青春期。于是,我和我爸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斗争生涯。我爸和我妈的关系不像小时候那么鸡飞狗跳了,但和我的关系却日益紧张,尤其在中学时代,我和我爸简直像多年的宿敌,颇有水火不容之势。

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我恋爱结婚,搬出去单过,才逐渐好转。都说距离产生美,此言非虚,我老公和我妈的性格很像,都属于"和平型"的人,在他们对各自伴侣的包容之下,我和我爸这两根刺头,也在各自的关系里,得到了心灵上的疗愈。

所以,后来我学心理的时候讲到"边界"一词,感触颇深。我和我爸之所以关系紧张,本质上是因为他在我身上施加了他的投射,而他与我的关系中,他又不断越界,对我施加控制。我们之间的斗争,本质上是对自我边界的争夺战,也是权力之争。我们在争夺,在"自我"的问题上,谁说了算。

其实我妈对我也有很多控制,因为溺爱必然产生控制,只不过我妈的控制不是暴力型的,更多的是对我精神上的羁绊。在共生关系中的孩子,在潜意识里会认为离开父母是对父母的背叛,故而精神上无法独立,始终依赖。

这一点我妈始终不肯承认,她坚持说她巴不得我能自立,远走高飞。但是我知道那只是她意识层面的想法,在她的内心深处,实际上她对我有依赖和控制,并不愿意我真正离开她。换言之,我的独立会激发她内心中"被遗弃感"的创伤。

在我的家庭里,母女关系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夫妻关系,截止到现在依然如此。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家庭关系。

当然,现在的我,不会去追责,而只是能够看的清楚。

保持人际边界很难,尤其是亲人之间,所以最简单的方式是保持物理上的边界。就像我现在独自居住,而不和父母一起居住。我能够感受到我妈对我的"独"有一些隐晦的伤感,但是我还是坚持保持地理空间上的独立。

这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唯有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终点。人格越健全的父母,越能够忍受子女独立带来的伤感——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到却真的太难。

03 从伤痛走向和解

我养了两只加菲猫。最开始我爸知道我养猫的时候,气愤不已,因为那时候我已经辞职,我爸认为我不务正业,不养孩子却养猫。

但是后来他接手了这两只萌宠,他就完全改变了态度。在我爸身上,我很少能看到他流露出来的爱,不管是对我,还是对我妈。但是对这两只加菲猫,我们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他是真的爱,疼到心尖上的那种爱。宠爱、溺爱、怜爱...各种各样的爱。

很难说我和我爸关系的和解,是因为他被加菲猫疗愈心灵创伤,变得和蔼可亲了,还是因为我看懂了他,放下了对"伤害"的执念。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前两天我和父母一起去逛装饰材料——他们俩在接近70岁高龄依然保有雄心壮志,居然还要装修房子。相比之下,我就显得非常凑合且懒惰。我简直无法想象装修这种大工程多么累,所以即使我的房顶掉了一块墙皮,我也懒的修补。而经历过N次买房装修经历的我的父母,却老骥伏枥,野心勃勃。

我妈说:你一点也不像我们俩那样吃苦耐劳,我们俩都特别勤劳,不怕辛苦。

我说:就因为你们俩过于能干,所以我才这么懒。

在去看装饰材料的路上,我们随意的聊天。我说我爸:你一天到晚节省,攒钱,但是在大事上却毫不英明。卖房子卖到房价暴涨的前夜,股市6000点的时候你冲进去,还有投资,别人都因为利息太高跑掉了,而你却杀了进去。加起来怎么也损失了200万,你在超市买三辈子处理菜也补不回来。说完,我继续摇头晃脑的总结到:你是干啥啥不行,亏钱第一名。

说完,我和我妈哈哈大笑。我爸在一旁假装没听见,保持沉默。我妈挤了挤眼睛说:看他,又假装听不懂。

像这样我和我妈合起伙揶揄我爸的场景,近些年经常发生在我们家。我爸的脾气越老越好,以前他有洁癖,酷爱搞卫生,但是不怎么喜欢做饭。而现在,还变着花样做,五一还专门给我做了麻辣小龙虾。他之前看的吊顶图案被我瞬间否决,他也不坚持自己的审美,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至于我,经历了怨恨——修通道理——面见真相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说:虽然你的父母养育方式不恰当,给你带来了很多创伤,但是他们的初心是爱你的。事实上,这样的话,在一个人没有真正疗愈之前,只会增加他的自我压抑。一个人创伤的疗愈,必须经过释放的过程。这个释放,不一定非要父母忏悔认错,但需要正视它。

我正视了我对父母的恨意。他们受各自人格成长程度的局限,带给了我在成长过程中的很多创伤性体验。而这些创伤,无法彻底疗愈,很多会进入我的人格底色,成为我的一部分。

这个现实其实很残酷。但只有真正的接受,才有和原生家庭与自我的和解。

我清楚的记得在某一节课上,我的这个肥皂泡被戳穿后的锥心之痛——在那一天,我才彻底知道,原来我以前所有的创伤都会留下终生的印记,我永远都不可能回到最初完美无缺的状态。

那一刻,我痛哭不已。

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真正领悟却不容易。

没有完美的世界,没有完美的自己,没有完美的不带创伤的成长经历,更没有完美的父母。

那一刻,我的灵魂像触电一样醍醐灌顶。也许,"面见真实,接纳不完美",对于我,就是从那一刻真正开启的。

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领悟,的确能在瞬间打通任督二脉。但是长久的执行,却还需要刻意练习,因为惯性的力量太大了。

我不断的通过写作释放被压抑的愤怒,我在控诉别的父母的错误的同时,其实也在宣泄我对自己原生家庭的不满。写了一百多万字之后,我被疗愈了。

我不断的思考,越来越理解我爸,理解他的创伤、他的防御带给他的限定。他虽然现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但是骨子里的内容没有改变——就像我也是一样。

我们都要受到自己基因和成长环境的影响,甚至是限定,我们都要和强大的惯性斗争,不断觉察。逐渐的,我看他的时候开始有爱,他对我,也不再那么严苛。

搞笑的是,他似乎有些怕我,据我妈说,他有很多时候还是对我不满,但是他只敢和我妈抱怨,在我面前,他不断拍着彩虹屁,连吃完饭都不让我刷碗。

在我刚学心理不久,老师说,虽然你的成长过程不可逆,但是你仍然可以选择自我疗愈——自己用恰当的方式重新养育自己。对待父母,当你有一天心理力量足够大的时候,你会放弃对父母的苛求,而能够养育他们——因为他们的内心同样千疮百孔。

老师说:在所有的关系里,都遵从一个原则:谁的能力大,谁就负更多的责任。如果你的父母成长不够,那么当你懂得更多,成长更好的时候,你便有责任疗愈父母,做你父母的父母。

那一刻,我潸然泪下。大概是因为在那一刻,我终于从“孩子”的梦中醒来,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长大,要向一个真正的成年人那样,承担责任。

哦~多么痛的真相。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我依然写的稀碎,缺少逻辑。其实想表达的还有很多,并没有全部写出来。但是幸好,来日方长。

我一直说,不要把我当成"老师",这并不是虚伪的自谦,而是在心理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小学生,一个刚刚摸到门口的行路者。

我是一个拥有漫长"青春期"的人,可以说,心智成熟的相当晚。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我爸虽然对我严苛,但骨子里却还是包办替代和溺爱居多,我妈也是。这些可能都是我"晚熟"的客观原因。

我有时候会遗憾,觉得自己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有时候转念一想,又会觉得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没有这些痛苦的弯路,没有这些兜兜转转,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在20多年前,我为自己的QQ空间起名为"蜕变",毫无疑问,这两个字代表着我的期许。但我觉得很多年过去了,这个美好的愿望都没有实现。直到近些年,我像一颗成熟的极其缓慢的果子,逐渐一点点从青变红。到现在,我终于可以说自己"蜕变"了。

虽然我的身上还带着过去的很多影子和痕迹,但是我还是认为,自己成长和蜕变了。

我来自过去,现在的我,有过去无数的影子。

但我更属于未来,因为此刻的我,比以前更有能力重新选择未来的路。

所以,我才能说一句:"未来可期"。

原生家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的思考还远未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