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岭一白说历史人物:风水学鼻祖郭璞(下篇)

 昵称6DO66 2020-12-10
311年,匈奴攻破洛阳皇城,史称永嘉之乱。

中原百姓和铁骑屠刀赛跑,形成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有些人倒在血火之中才想起郭璞的高瞻远瞩。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相信和怀疑只在一念之间。脑海里的思绪失之毫厘,投射进命运中往往差之千里。

宣城太守殷祐,第一时间聘请郭璞当参军。

山中有未知生物,按卦名之,是为驴鼠。
城里的鼯鼠游行,妖人称制,寻亦自死矣。
县区冒出四棵怪树,此木不曲直而成灾也。

看着郭璞了然于胸的欠揍表情,有些人只敢在心里犯嘀咕:这货究竟是无所不知,还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神鬼传闻不会有标准答案,在传播过程中变得愈加离谱。迷惑信众亦或蓄谋造势,根源在于内心裂缝的大小。

啥!郭大师骑着驴鼠驱赶鼯鼠,啃掉无锡县的四棵怪树?

王导听闻郭璞的才华名声,便邀请他出任首席参军,郭璞上班第一天就奉劝领导:做人莫装逼,当心遭雷劈。

你驾着马车向西走十里,左手边有颗千年老柏树。截取一段和身长相等的枝干,抱回家放在经常睡觉的炕上。

数日果震,柏树粉碎。

郭璞通过王导举荐,走到司马睿的身边。

三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同龄人,终于沿着各自轨道相交汇。他们在江左地区深根细作,直到西晋王朝濒临倒闭。

前赵的匈奴军团狂攻长安,司马邺坐着羊车出城投降,他爷爷司马炎也爱坐羊车,不过人家是去后宫翻牌子。

西晋灭亡,东晋则名正言顺。

北方的司马邺被异族虐死,南方的司马睿火速称帝。仰仗着长江天堑做防线,内部的阶层划分工作尤为重要。

王导凭借琅琊王氏的威望,为南北两派的士族们分配蛋糕,就连要饭的流民也跟着唱赞歌:王与马,共天下。

卜筮,主要成分是安慰剂。
内心惶恐时,一语可定生死。
大事已定时,万言只做笑谈。

郭璞一次次精妙占卜,随着斗争升级变得无足轻重。晋元帝欣赏他的《江赋》《南郊赋》,任命为著作佐郎。

部门领导验完各项手续,领着郭璞走到大厅角落,指着不满三尺的工位说道:以后,你就坐在这里负责修史。

著作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

郭璞,终究走上父亲的老路。

当他看清门阀世族的力量,才知道这个阶层有多恐怖。同样从北方逃亡到江南,一夜之间就可以东山再起。

父亲苦心收集一封封介绍信,爬到太守岗位便耗尽燃料。自己要不要继续升阶之路,将目光拉回五行三界?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郭璞全程参与一个新政权的诞生,内心的世俗烟火逐渐变成燎原之势。

毕竟,他已经可以跟皇帝说上话。

《春秋》之义,贵元慎始,卦得《解》之《既济》。
《坎》为法象,以义推之,皆为刑狱殷繁,理有壅滥。
《尚书》有五事供御之术,此自然符应,不可不察也。
《解卦》繇云“君子以赦过宥罪”。
《既济》云“思患而豫防之”。
《鸿雁》之咏不兴,康哉之歌不作者,何也。
《老子》以礼为忠信之薄,况刑又是礼之糟粕者乎。
若臣言可采,或所以为尘露之益。若不足采,所以广听纳之门。

卦理和奏章只是格式不同,文字背后流淌的逻辑相似。郭璞极其娴熟的排列组合,从字词到义理进行立体改造。

晋元帝翻阅着一封封奏章,枯燥国事顿时变成美文欣赏,不但提升郭璞为尚书郎,还让他没事去给太子讲讲课。

郭璞大摇大摆走进东宫,和司马绍、温峤、庾亮互加好友。

每天见面打招呼,并不代表是一路人。

司马绍:我是祖国的接班人。
庾亮:我是楼上的大舅哥。
温峤:我是太原温氏后人。
郭璞:你们聊,我先走了。

郭璞比他们年长十几岁,凭借才华换来后辈的尊重。然而阶层落差所造成的割裂,总有种强行融入的错觉感。

才华始终抵不过权势,内心高傲和装孙子无法兼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大,疯癫指数就能有多高。

郭璞走进山林开展自我净化,写出十九首飘逸游仙诗。入城直奔红灯区释放天性,玩到腰膝酸软才肯回家。

然性轻易,不修威仪,嗜酒好色,时或过度。

著作郎诫之曰:此非适性之道也。
璞曰:吾所受有本限,用之恒恐不得尽,卿乃忧酒色之为患乎。
这位同事名叫干宝,后来写本书叫《搜神记》。

门阀大佬瞧不起郭璞,嘲笑他生活放荡还痴迷算卦,就算跃上枝头变凤凰,骨子里也残留着寒门草鸡的本性。

郭璞自知职称与才华不符,却没有贴笑脸谄媚逢迎。他公开发表《客傲》词赋,从精神层次上鄙视门阀大佬。

鹪鹩不可与论云翼,井蛙难与量海鳌。虽然,将祛子之惑,讯以未悟,其可乎。
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
严平澄漠于尘肆,梅真隐沦乎市卒。
梁生吟啸而矫迹,焦先混沌而槁杌。
阮公昏酣而卖傲,翟叟遁形以倏忽。
吾不能几韵于数贤,故寂然玩此员策与智骨。

璞既好卜筮,缙绅多笑之。又自以才高位卑,乃著《客傲》。

322年,晋元帝升级当爷爷了。

司马睿没心情为孙子庆生,他已经沦为东晋形象代言人。琅琊王氏的势力遍布朝堂,下任领导指不定姓什么。

这些自诩名门望族的权贵,更像是内刚外软的榨汁机。常年守着半壁江山搞内斗,全然遗忘丧土破国的屈辱。

祖逖,在黄河以南孤力支撑。
郭荷,在河西走廊播撒文明。
陶侃,被赶到偏远广东搬砖。
北方,被屠杀到千里无鸡鸣。
(见秦岭一白.各人物单篇)

郭璞提起解卦的毛笔,继续排列组合出建议书。

故存而不忘亡者,三代之所以兴也。
亡而自以为存者,三季之所以废也。
顷者以来,役赋转重,狱犴日结,百姓困扰,甘乱者多,小人愚险,共相扇惑。
可因皇孙之庆大赦天下,然后明罚敕法,以肃理官,克厌天心,慰塞人事,兆庶幸甚。
臣言无隐,而陛下纳之,适所以显君明臣直之义耳。

司马睿还没来得及欣赏,王敦已经带领兵马杀进建康。皇帝忍气吞声与臣子和谈,不得不公开任命他为丞相。

王导看着堂兄耀武扬威,将家族名望凌驾于皇室之上。这位东晋中兴第一名臣,整日眉头紧锁忧心物极必反。

郭璞也很悲恸,因为母亲撒手人寰。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郭璞尽情施展毕生所学,为母亲挑选一处风水宝穴。全国的阴阳先生们笑掉大牙,没见过谁家亲人埋在河边。

墓地风水关乎家族运势,藏风纳气是选址基本准则。热心同行跑来给郭老师上课,免得河水倒灌让人看笑话。

去水百步许,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

世间万物在相对运动,结字成书却会落于窠臼。没有活学活用的实际变通,读书量越多越容易产生框架束缚。

众人看到郭璞不改答案,纷纷摇头叹息转身离去,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其后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

神人和神棍的区别在于:凭实力还是靠运气。

司马睿靠运气当上东晋开国皇帝,却没有实力压制王氏为首的南北门阀,最终只能空守着半壁江山郁郁而终。

司马绍靠投胎当上第二任皇帝,主动制衡皇权和世族间的微妙关系,还公开任命王导出任三公之一的大司徒。

温峤、庾亮皆受重用,郭璞宅在家里默默守孝。

金字塔尖有他的朋友,却从来没有他的位置。

郭璞在家里闲来无事,偶尔给左邻右舍算卦解闷。超高才华容易让人放不下身价,升阶之路也变得遥遥无期。

王敦感到周边势力被瓦解,喜欢造反的老毛病又犯了。面对风险极大的不确定性,他强行征召郭璞出任参军。

颍川的陈述同样很有才名,被王敦任命为秘书没多久便病逝,郭璞哭之哀甚,呼曰:嗣祖,嗣祖,焉知非福。

郭璞,好像已经推算出自己的命运。

323年,王敦和晋明帝的矛盾进入白热化。

老王调整人事部署无需皇帝盖章,征缴赋税更不用向朝廷打招呼(四方贡献多入己府,将相岳牧悉出其门)。

司马绍不像父亲般忍气吞声,压制着二十出头的血气方刚,在逼仄空间里腾挪闪避(王敦专制,内外危逼)。

双方相互揣测,谁也不敢轻易开第一枪。

晋明帝想问问老天的意思,派温峤和庾亮去拜访郭璞。郭璞没法直接汇报结果,只能说卦象系统显示大吉。

俩人私下琢磨:璞对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夺敦魄。今吾等与国家共举大事,而璞云大吉,是为举事必有成也。

好!干他丫的!

对方既然出手,自己就得接化发。

王敦召开造反动员会之前,先将郭璞喊来现场算卦。相比聆听什么狗屁天意,他更想借用大师之口安抚人心。

郭璞神色平静地走出家门,和路边的小贩热情打招呼。他偶尔抬头看向朗朗乾坤,双眸中不禁涌出汩汩清泪。

一小段路程,郭璞走的极其缓慢。

他逐渐卸掉此生各种头衔,词赋、五行、天文、卜筮等等悉数放下,最终留在心海之间的只有句句典籍箴言。

他的父亲没有成功升阶,却留下以公方著称的气节。自己的升阶之路也很失败,竟还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如果郭璞两头讨好糊弄,保命增值几乎触手可及。但是由此造成的因果业债,让他想起衣冠南渡的血火连天。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无字绊倒多少世间豪杰?

王敦:我们起兵会成功吗?
郭璞:无成。
王敦:峤、亮是什么卦象?
郭璞:不可说。
王敦:好,那你算算我的寿命。
郭璞: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
王敦:哈哈,你再算算自己的阳寿。
郭璞:命尽今日日中...

敦怒,收璞,诣南冈斩之。

南冈乱坟场,枯草连天,寒鸦阵阵。

士兵押送郭璞向南而行,相互之间还在小声嘀咕。他们见惯面对死亡的奔溃表情,从未像大师这般神色自若。

路过秦岭一白的山货坊,郭璞想进去喝杯土蜂蜜水。没人能拒绝得了这份从容,只是提醒他别耽误砍头时辰。

一白:先生卜筮绝妙,为何不给自己改改命。
郭璞:怎么改?鼓励王敦起兵造反吗?
一白:你不这么说,他就不会造反吗?
郭璞:那就不是我的因果了。
一白:权名利场,绞肉机啊。
郭璞:噢,你也算懂点因起了。
一白:因果、阴阳、动静,太深奥了。
郭璞:小友,我倒是可以帮你改改命。
一白:一切诸果,皆从因起,着实承受不起。
郭璞:哈哈,走了...

没有刀下留人、没有擅闯法场、没有晴天霹雳,一切稀松平常的恍如昨日,忽听得柏树林间传来啾啾鹊鸣声。

手起刀落,郭璞终年49岁。

王敦之祸平定,朝廷追赠郭璞为弘农太守。

世人皆以为玄学精妙绝伦,替郭璞重新拾起五行、天文、卜筮等等头衔,还将他推崇至风水学鼻祖的地位。

一本《葬经》养活无数徒子徒孙,神鬼怪闻更是流传千年不衰。可惜,藏有光明大道的典籍箴言却被遗忘。

璞撰筮验六十馀事,名为《洞林》。
更撰《新林》十篇、《卜韵》一篇。
注释《尔雅》,别为《音义》、《图谱》。
又注《三苍》、《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及《楚辞》、《子虚》、《上林赋》。
数十万言,皆传于世。

无怪乎,吕祖有云: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