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何它的上半句却很少有人提及?

 梧桐树边羽 2020-11-26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俗语,如今一般是单独使用。是不是还有上半句呢?从古人总结俗语喜欢就诗歌对仗格式,或者使用上下联来看,确实还有半句。

为什么我们说是上半句呢?因为从平仄关系来看,不论是诗,还是对联,都是下联平收,上联仄收。“多”字无论从旧韵还是新韵来说,都属于平声字,所以“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一句必然是下联。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就算缺失,也是上半句。

为什么要提出这一点呢?因为看到有些朋友说这个是绝世好联,完整的上下联是:

寡妇门前是非多,情人眼里矛盾少。

且不说内容新,明显后来生造,从格式上来说上联平收、下联仄收(“少”),这就完全是不懂对联、附庸风雅的拼凑了。你哪怕是写成:

情人眼里矛盾少,寡妇门前是非多。

还多少能带过去,认为你才思敏捷,用新意对旧联,算是一种玩法。你偏偏连基本规则都不顾,还自称“绝世好联”,就难免被笑话了。

实际上这句话确实有上半句,而且还不止一句。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

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普适性,二是没有话题性。

阶层对立丢失普适性

第一种上半句是比较正统的,大概起源于读书人看到前辈圣人不受尊重时的感叹。

先贤身后呼应少,寡妇门前是非多。

这种设想是合理的,因为无论从平仄、句法、对仗哪一点来说,出对句严丝合缝,符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读书人创作风格。

“先贤”对应“寡妇”,“身后”对应“门前”,“呼应少”对应“是非多”,既工整对仗,又在意思上打出反差,体现出世人不重德行修炼,却喜欢世俗风流,多少有些痛心疾首的味道在里面。

但是随着世风日下,后半句越行越广,估计儒生们也不愿意将“先贤”和“寡妇”真正放到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对待,因而隐晦不提。

文化层面失去主张,老百姓们更加不会在乎“先贤”——因为对“先贤”的“呼应”本来就不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好,听你的“之乎者也”,不如听听寡妇的风流韵事。

在阶级分层中,这句话既失去了上层的看重引用,也失去下层的广泛流传,越提越少,终于消失不见。

换句话说,因为阶层对立,让上下句的对仗在身份上失衡,两边不讨好,就只留下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寡妇”一句。

这就是上半句相对缺乏普适性。

文人自叹,非百姓所好也。

强行续貂缺乏话题性

我们经常会有这种行为,读到这种半联诗句,会觉得不过瘾,话没讲完。

题主会提出问题,寻找这句话的上半句——就是因为这种喜欢一探究竟,让自己读这句诗圆满的感觉——在国人心中,一句话总是不完整的。

但是上半句太文绉绉,说的东西又离自己很远,感觉挠痒痒没挠到心坎上,该怎么办?

自己给续上呗。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诗词经常有大量引用,改造的缘故。咱们小时候都干过这事——“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之类的。

人民群众在创造“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半句时,还是非常用心的,尽量避免下流,并且在词性、等级、平仄、对应上做到合适——这也没那么难。

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

用“鳏夫”对应“寡妇”,这就完全合适。一个死了老婆的老男人,一个没了老公的女子。平仄也是完全相对。“房顶”对“门前”,“炊烟少”对“是非多”,这里从词性上来说也算工整,但是于平仄上就不对了。

关键位置“烟”和“非”都是平声,于七言对联是不合的。

一个死了老婆的老男人,房顶上是不经常冒烟的。

因为一个人,懒得做饭。

一个死了男人的寡妇,门前是非是比较多的。

男权社会,寡妇很难独立生存,只有另找男人,也就有了很多男人心存非分之想,从而引发“是非”。

一个老男人做不做饭,跟老百姓有啥关系,这太正常不过了,缺乏话题性,没有人关注。而一个寡妇的风流韵事,那是口口相传,人人甘之若饴。讲人风流事,不伤自家身,东家长、西家短是民间最具生命力的闲言碎语。

二者在话题性上相差太远,自然是说得多,提得多的经久不衰,好像变成了真理一般。而没有话题性的就逐渐被遗忘了。

为什么说这一俗语是老百姓自行拼凑出来的呢?一是平仄不合,二是没有意思。

鳏夫不做饭,这事不值一提,和前面的“先贤身后呼应少”比起来,太缺少内容上的思想性了。

但是不论是对先贤的感叹,还是描写鳏夫的事实,都敌不过老百姓对风花雪月、鸡鸣狗盗的八卦(是非)之心。

流俗而不空洞,受众才是最大的

虽然人人知道这种说法未必正确,可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

就好像平台上的文章吧,你记流水账,就好像鳏夫不做饭,谁都不爱看你。你写论文吧,虽然高大上,但依旧谁都不爱看你。

但你看看那些写八卦的?出一篇爆一篇,看了骂,下次看见标题耸动却还是忍不住点进去。

这就是人性啊。

流俗才是长久的——先贤忘了就忘了。

八卦才是鲜活的——鳏夫死了就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