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奉天承运皇帝”来源,阴阳家代表、五行创始人——邹衍

 狄伦视角 2020-11-28

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句话断句没有断对,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我一直是不知道这句话的来源,直到读了《中国哲学简史》,才知道这句话出自阴阳家代表,五行学说创始人邹衍,“承运”指的是承五德转移之运,什么是五德?和五行有什么关系,本文做具体说明。

六种术数

阴阳家出于方士,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分别是天文、历谱、五行、蓍(shī)龟、杂占、形法。

  • 天文家:就是观日月星宿,测吉凶之象;

  • 历谱家:分四时、定节气,推算日月星辰之行度以记时日,并兼修古代帝王年谱。

  • 五行家:研究阴阳五行的变化、推衍。

  • 蓍龟家:研究龟卜、蓍筮之术。

  • 杂占家:从事如求福、除妖、祈雨等。

  • 形法家:看相,看风水的人。

周朝,那些贵族家都有这些世袭的术士,后来封建制解体,这些人流散各地,在民众中操业,我们管他们叫“方士”。在中国古代,试图解释宇宙结构和起源的有两条路线,一是阴阳家的著作,另一个是儒家无名作者们所著的《易传》。

“奉天承运皇帝”来源,阴阳家代表、五行创始人——邹衍

阴阳家的两篇重要文献——《洪范》与《月令》

“五行”最早来源于一篇文章《洪范》,“洪范”是周武王克商后向商贵族箕子请教治国大法,箕子讲了一番话,题为“洪范”。

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 水是向下滋养万物,火是向上燃烧,木的性能可弯可直,金属的性质可以通过熔化来改变最初形状,土的作用耕种庄稼。水向下滋润代表咸味,火向上燃烧代表苦味,木可弯可直代表酸味,金销熔变形代表辣味,土耕种五谷代表甜味。

《月令》是一部历书,告诉君民,要按月份行事,以便和自然力保持协调,这里说到的自然力,古代阴阳家把四方和四季联系在一起,南方热,北方冷,南方对应的是夏季,北方对应的是冬季,西方是秋季,因为日落西方,东方是春季,因为日出东方。南方、夏季“火德盛”,北方、冬季“水德盛”,东方、春季“木德盛”,西方、秋季对应肃杀,“金德盛”,还有剩下一个土,《月令》说到:土是五行的中心,所以在四方上居于四方中央,在季节上,居于夏秋之交,这里“德”是属性。

阴阳家试图用这样的宇宙论规定天子要按月做哪些事,才符合名义。

“奉天承运皇帝”来源,阴阳家代表、五行创始人——邹衍

邹衍

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邹衍,活动于孟子之后,著书十余万,绝大多数已经失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邹衍的方法:“必先验小物,推而至大,至于无垠”,他在地理和历史方面有自己的学说,如关乎地理有大小九州说:

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邹衍以为,中国名叫“赤县神州”,国土以内分为九大小州,像中国这样的大州,地球还有八个,合起来共九州,谓之“大九州”,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说,从时间与空间来推衍,顺推是五行相生说,主要讲天(大自然);逆推的五行相胜说,主要讲人(人类社会历史);由小推到大,由近推及远的大九洲说主要讲地(地理),即中央之外,以东南西北“四极”来对应春夏秋冬“四时”,用八卦九宫之数来排列成九州,这也是他“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主体思想。

“奉天承运皇帝”来源,阴阳家代表、五行创始人——邹衍

五德转移

对于历史朝代的更替,邹衍以五德转移解释历史变化。史记中记载:邹衍“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凡是历史朝代更替都有预兆,《吕氏春秋》有一段话: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於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从上文看来,朝代的顺序也和五行的自然顺序是一致的,黄帝为土德王,被以木德王的夏朝所克,夏朝又被以金德王的商朝所克,商朝又被以火德王的周朝所克,以火德王的朝代又会被以水德王的朝代所克,水又被土所克,完成循环。

皇帝是承载五德转移之运为王,所以才有“奉天承运皇帝”之说。

“奉天承运皇帝”来源,阴阳家代表、五行创始人——邹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