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秘笈之锥画沙、印印泥

 人在西京 2020-11-29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随着中华文明一路传承至今。

在书法传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中国人特有的含蓄个性以及秘法不轻传的传统,导致有些技法秘笈失传。有的技法秘笈,虽然文字描述传承下来了,但隐晦难懂。读懂了悟的人成了大家,而更多的人则不明其义,或者曲解其意,走入偏门。

笔者是个书法重度爱好者,除了日常临习古人墨迹外,还经常研究揣摩书法理论。本文即探讨中国书法秘笈中的“锥画沙”和“印印泥”。一家之言,欢迎讨论交流。

01 基础知识

什么是笔锋、藏锋、露锋、中锋、侧锋、偏锋?

笔锋即笔尖写过的痕迹。

藏锋就是把笔锋裹藏在整个笔画中间,不使外露,使整个笔画线条看起来圆润厚重。藏锋分为起笔藏锋(如蚕头),收笔藏锋(如垂露),行笔藏锋(行笔时保持笔锋在笔画中间)。

露锋正相反,就是把笔锋外露在笔画的边缘,使笔画看起来飘逸空灵。露锋只有起笔露锋(比如方切或者空抢等)和收笔露锋(比如悬针或雁尾等)这两种情况,王氏笔法中的起笔和收笔往往都是露锋,藏锋用得并不多。

需要注意的是,行笔不能露锋!在笔画线条的两边露锋,就是偏锋,是正常用笔之大忌。当然,有时为了表现字的险绝,偶尔为之作为全篇点缀,展现意趣也未尝不可,但绝对不能常用,要明白这毕竟是病笔。

中锋是笔杆垂直纸面,藏锋行笔,是最好的用笔方法。

侧锋是笔杆倾斜于纸面,但仍然是藏锋行笔,即笔锋仍然裹在笔画线条中间,只是笔杆倾斜,用笔肚和笔尖一起行笔,这样能写出粗线条笔画。

偏锋,行笔时笔锋偏露在笔画的一边,形成笔画线条一边单薄一边厚重的失衡状态,是一种病笔,必须规避。

02 字面解读

从文字表面来解读“印印泥”和“锥画沙”。

印印泥,简单来说就是盖印章。中国传统的印章发展可以大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秦汉时期为代表;二是以明清时期为代表。

我们一般人对盖印章的认识是以明清时期为代表的盖印章,现在仍在沿袭使用。即在一方石头章上篆刻文字,文字可以是阳文,可以是阴文,刻好之后,拿它来粘压红色的印泥,然后稳稳地压在纸上,拿开后纸上留下白底红字(阳文),或者红底白字(阴文)。

那么,秦汉时期为代表的盖印章是什么样子呢?秦汉印章材料以金属(铜、铁)居多,印文不是篆刻的,而是用模胚浇注而成。成章印文也很少有阳文,大多是阴文,用途也大多用来封印,即在封泥上盖印,介质不是平面的纸,而是立体的泥。印章在软泥上用适当的力压下,然后拿起来,在泥上则留下凸起的立体文字(阳文)。

锥画沙,很容易理解,即用一个锥子在沙土上画。 

03 出处

印印泥,锥画沙,古今很多书论都引用,最原始的出处是颜真卿的《述张长史十二笔意》,这是颜真卿描述其老师张旭传授笔法给他的一篇文章,也是一部笔法精妙的行书作品。

文中说,长史(张旭)曰:“予传笔法得之于老舅陆彦远,(老舅)曰:‘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于殊妙。后闻褚河南云:用笔当须知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予)始而不悟,后于江岛,见沙地净,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始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锋尝欲使其透过纸背,真草字用笔,悉如画沙印泥,则其道至矣,是乃其迹久之,自然齐于古人矣。”

从文中可以看到,锥画沙印印泥原始出自褚遂良。陆彦远对锥画沙进行了一层意思的解读:藏锋。张旭追加了一层解读:用锋尝欲使其透过纸背(即用力书写)。

后世黄庭坚在《论书》中说: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黄庭坚又追加了一层解读:意在笔前。

褚遂良、陆彦远、张旭、颜真卿均为王氏书法系统的正宗嫡传,黄庭坚间接师法张旭和颜真卿,也算是王氏书法系统的传人,所以锥画沙和印印泥都属于正统王氏笔法。

04 深度剖析

既是唐人褚遂良所说,那么这里的印印泥只能指秦汉时期的印封泥,而不是明清乃至现代的盖印章。

金属阴文印章压盖封泥后,封泥上形成阳文。由于印章浇注出的阴文底部不会太平整,压印出来的阳文顶面也不会平整,形成一条“脊”,这条“脊”对应的就是笔画的“笔锋。”这样的笔锋使笔画呈现更强的立体感,更能冲击人的视线。

概括印印泥的特点:适度用力,藏锋行笔,笔画沉着稳重,呈现立体感,清晰明朗。

再看锥画沙,不一定非得是金属锥,只要是尖硬的物体就行。实际上陆彦远在海边沙滩上遛弯,不可能随身带锥子,很可能就是在地上随手捡了个树枝。然后用树枝在干净湿润(岛上)平整的沙地上写字。适度用力,令树枝深入沙土下面,否则漂浮在沙面上浅浅的痕迹不足以“明利媚好”。

重点是,树枝不能偏,如果偏斜插在沙里,那么划过之后沙土仍然垂直落下来,不见划痕。对应到毛笔就是要尽量使笔尖垂直于纸面,中锋行笔。

概括锥画沙的特点:适度用力,中锋行笔,文字有立体感,明利媚好。

比较印印泥和锥画沙,表面上似乎有些不同的是印印泥印出的是凸起的阳文,而锥画沙画出的是凹陷的阴文。但是到了纸上实际都是平面的笔画,这两种深立体的方向区别就不存在了,只是要求书写者尽量体现笔画的“立体”感。因此,就实际效果——营造立体感而言,两者并无区别。

在平面的纸上写出立体感的字,很难!古人给出的方法是,把笔锋竖立,尽量垂直于纸面,适度用力,这样写出的笔画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的墨水浓淡是不一样的,造成层次感,从而造成视觉上的略微差异,形成略微的视觉立体感。

这种略微的视觉立体感很关键,普通人欣赏不到这层次,专业书家或者鉴赏家会用这个来判定书法作品线条的质量。

当代著名华人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黄简说,有立体感的线条,对着光看,可以明显看到线条的中心有一条深黑的中心线。浑圆厚重,中间裹藏着一条黑线,这样的线条就是“沉着”,重心沉稳,不漂浮。如果从纸的背面看线条,更能明显地看到那条裹藏的黑线,这就是所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

顺便介绍一句,黄简出生于南京,曾在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任教,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书法家协会会长,北大怀新园匾额是黄先生墨宝。现退休旅居加拿大,一人全力制作《黄简讲书法》系列教学视频,以二王体系为宗,系统地讲述中国书法,包括笔法、笔势等基础理论,篆隶草行楷等专业课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黄先生所有这些努力全部是公益。黄先生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承中国书法。

书归正传,要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当然需要用力。印印泥和锥画沙都要求“适度用力”。

但不是用蛮力去压笔尖,那样笔锋会散掉。而是适度用力下压,借助并保持笔腰的弹性、弹力,这样用的力会恰到好处。

台湾当代书法教育家陈忠建就特别强调笔的弹性,也特别善于书写出笔画的弹性效果。

也顺便介绍下,陈忠建,台湾人,退休前为台湾某学校的书法教师。现在网上发布大量临帖教学视频,篆隶草行楷,上至汉魏晋唐,下至明清民国,包括数十位古代大书法家著名碑帖,他的愿望是“一网打尽”临遍中国所有著名碑帖。陈忠建可能是当代中国临帖最多的书法家。

陈先生不爱讲理论,但实际的书写能力超强。其教学视频很有特色,边临边讲,语言幽默风趣,内容朴实,不喜故弄玄虚。

在陈先生边临边讲的教学视频中,频次最高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保持笔的弹性。

所以,在你用力书写的时候,务必适度用力,保持笔的弹性。有人说,我要写粗线条,必须压笔铺毫。要注意的是,笔画的粗细,不是靠铺开笔锋来达到目的,那样的话,线条没有重心,也就没有了质感,更谈不上立体感。写粗线条其实很简单,只要倾倒笔杆,用侧锋多分笔来写,这样写笔画自然粗,且笔锋仍在,而且在笔画的中间。

印印泥和锥画沙还有一个隐含的相同点,那就是“意在笔前”。也就是说下笔前,如何入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心里已经有了安排,手就按照心里的这个安排写字。

如果做不到“意在笔前”,往往造成下笔写到一半,后面不知道怎么写,要么胡乱写下去,任笔为体,聚墨成形;要么临时停下来想,或者一愣神,字就滞了,不流畅,意蕴不贯通。

印印泥,印上的文字是现成的,当然是“意在笔前”。而锥画沙,虽然没有明说,但陆彦远所描述的“劲险、明利”等词语,足以说明字写得快而流畅,如果不是“意在笔前”,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实际上,意在笔前就是要求熟练。你不可能每写一个字都先构思,那样太耽误时间,一天也写不了几个字,更难想象赵孟頫日书万字了。

05 总结

印印泥和锥画沙,书写关键点总结为:(1)意在笔前。下笔前先想好怎么写,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练习,熟能生巧。把“怎么写”变成“自然反应”就成了。(2)中锋行笔。努力纠正偏锋的恶习,写字时宁可慢一点,也要注意力求做到中锋行笔。(3)适度用力。既要用力,要“力透纸背”;同时,笔锋不能散,要保持笔的弹性。

写出后的效果总结为:(1)明利媚好。(2)圆润厚重,有质感,甚至有立体感。(3)有力道,力透纸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