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沛县大沙河东岸的杏花村,有一个四角棱台式的古墓,真是令人称奇!

 愚伯的自留地 2020-11-29

文:甄承民

图:来自网络

古往今来,世人死后埋葬的时候,大多建筑圆型坟墓,不论是帝王将相的高大陵寝,还是平民百姓的低小土丘,概莫能外。然而让人称奇的是,在沛县大沙河东岸有个叫杏花村的地方,却有一个四角棱台式的古墓。这里正是沛县反清复明的义士阎尔梅的长眠之地。

前些日子,我和文友一起怀着虔诚之意驱车大沙河祭扫阎公墓冢。阎尔梅先生墓地位于朱寨镇北部的刘河涯村前,东靠杏花村,西邻邱庄。杏花村古称杏花塠,因有杏花盛开而得名。

走近墓地,只见一片杨树林,落叶满地。转眼墓地,坟茔九座,面向东南,均为用水泥混凝土浇盖的方型坟丘。阎尔梅墓位于左侧,墓地前方立有三块石碑。正前方石碑镌刻着"阎古古先生之墓"字样,为县政府所立。后方并列两碑,东为清朝沛县县令马光勋勒铭,西为民国县官冯子固碑刻的仿制品。

自实行火葬平坟制度以来至今三十多年,本地很难见到坟墓碑碣的踪迹。而今在沙河岸边麦苗青青、油菜花黄的无际平畴,看到这突兀别致的方冢残碑,更让我对阎尔梅这位遗民士子、孤愤直臣肃然起敬!

阎尔梅,明末清初诗文家,沛县人,字用卿,号古古、白耷山人,崇祯三年举人。1634年,26岁的阎尔梅参加京兆科举24名,主考官杨廷杻赞其文"旷逸跌宕,唾吐四海之概"。阎尔梅博学善诗,有《白耷山人集》等。现有今人编辑的《阎古古全集六卷》,其中诗1794首,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

崇祯年间,阎公参加文人组织复社,与社会名流交际唱和,借以抨击时政。因诋毁奸臣魏忠贤,阎尔梅被逐出朝廷,赋闲沛县家中。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明帝国面临崩溃之际,阎尔梅率先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阎公散尽万贯家财,毁家纾难,共渡时艰,在老家沛县组织训练乡勇7000余人,抵抗清军。

他曾参加南明弘光政权,做过史可法的幕僚,极力劝其进军山东、河北等地,以图恢复明朝江山社稷。明亡后,他继续坚持抗清活动。顺治四年,阎尔梅与山东榆园军合作,云游四方,联络反清势力,虽屡遭失败,百折不挠。他曾因反清两度被捕入狱,受尽磨难,后在友人支持帮助下侥幸逃脱。

次年,清军抄没阎家,妻妾殉情自杀,阎尔梅携幼子出逃河南,自此开始长达十八年的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涯。"一驴亡命,四海为家。"十八年间,阎公游历晋陕等九省,矢志不忘复明之事。晚年时,眼见复明无望,才回到故乡。

据《沛县风物志》记载,杏花塠原是阎尔梅父母的安葬地。清康熙十二年,阎公回沛后,便在杏塠筑草堂茅屋独居,一为先父母守墓,尽人子之孝道,二为远离尘嚣,潜心著述。在杏塠,阎公仍眷顾前朝,守志不移。

他先后写下了《帝统乐章》17篇,自盘古、三皇五帝,到明太祖,评说他们治国为政之德,寄托思念故明之志。康熙十八年,阎尔梅病逝于杏塠草堂。尊其遗愿,葬于先人兆域之侧,也就是今天杏花村西的这块义士墓地。

阎尔梅一生反清,至死不渝。据说阎公死前交代后人,依汉制,筑覆斗坟埋葬自己,绝不能用满族的圆顶墓为之掩棺。覆斗坟就是今天被人们俗称的方坟。自此,阎氏后人均遵先祖遗愿,死后筑覆斗坟,绵延至今三百余年,成了一种传统风俗文化。

还有一种传说:因为清朝官帽是圆顶的,阎公一生追求方正,不肯圆滑妥协。阎公虽然死了,也要把清朝君臣的头颅削平。总之,阎氏方坟寓意一种坚韧不拔的反清意志。

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历数当年,像阎公这样的不"识时务者"确实罕见。难怪有人赞曰,阎尔梅是大明帝国的"最后一位遗民"。

为了缅怀阎公,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家乡人民和地方政府划拨土地300亩,建了阎尔梅陵园。县令马光勋私赠孝廉,为墓碑亲书"明孝廉阎古古先生之墓",碑阴详细记载了阎尔梅一生事迹,后因黄河改道淤没而毁于一旦。民国时期,地方政府重新划地80亩,重植苍松翠柏700余株,墓园再成大观。

日月轮回,沧海桑田。历史,也常开玩笑,让人尴尬!众所周知,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经过数千年的血与火的磨难,来之不易。如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是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民族意识、国家概念都有了全新的认知。

不经意间,入主中原的清朝改变了往日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正朔;而历史上那种反清志士的英雄形象、家国情怀却失去了过往的热烈和拥戴,变了味道。

是的,世事扰攘,人心不古。据我所知,这些年,因为同样的道理,南宋时期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岳飞、文天祥被请出了教科书,不再称民族英雄。自然,阎尔梅也遇到了冷落和尴尬。就说如今的阎公墓哪里还有往昔的风光:陵园无觅,杏塠不在;石碑已残,方坟苔藓,让人唏嘘不已!

驱车离别,回首再看河边的那座坟茔。我想,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继续宣扬抗清反满已不合时宜。但是,历史的对与错、进步与落后,绝不能抹杀与否定,特别是像阎尔梅这样顶天立地的英雄,形骸有尽,精神不灭。

你说他愚忠也好,说他迂腐也罢,但阎公那种光明磊落的士子品格,昭然日月的爱国情怀,却值得人们景仰、缅怀和薪火相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