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给年轻人的启示:第一章

 zz平儿 2020-11-30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是整本《道德经》81章当中比较玄的一章,也是理解起来感觉比较拗的一章。
   我觉得能理解其中的”“”“”“个字就能基本理解这含义。
   有人说理解了阴阳就等于打开了《易经》的两扇门。那么,理解了”和“可以说打开了《道德经》的一扇大门。
  任何事物都有”和“两个方面。就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正反两个方面一样。
  “不能只理解为没有。它是一种无形的却力量无尽的一种东西。
   比如一个杯子。杯子的外壁就是,杯子里面的空间就是。没有这个也不成杯子,如果没有这个里面的也不是杯子。
我们人也是一样,我们的肉体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大象无形的
  “”和“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说同出而异名
   一个人如果只有看得见的肉体,没有看不见的无形的精神内核。那这个人就是行尸走肉。一个民族也是一样,如果只是重视有形的物质东西,不重视无形的精神内核的东西,那么这个民族就会死寂,没有希望。
     我们从的角度去感受事物无穷的妙处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的边界就会有很多的收获。比如我们观察一个人,我们从有形的外观,并不能真正认识一个人,从无形的思想,精神性格等角度,去了解一个人,这样会对这个人了解更全面,从而不会认错人。
    理解这些就是达到一个的境界,所以是一种高级的思维的水平。
    而这一切就是。如果我们一定要用语言或者逻辑概括这个,那么反而局限了这个“。所以不是学习的,是需要领悟的。中华文化的最高目标是悟道,所以我们经常有说天道人道,从商的还有商道。悟了一些会对我们的生活生命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这一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用我们定的五官去评判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事物。我听人:眼睛给人的东西有时是假的,只有用心去感触到的这个世界才是真实可信的。我们的耳鼻,往往让我们感触的只是有形的一面,这个世界更广阔的东西是无形的,不是眼耳鼻舌能感受到的

我们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现在家长很重视孩子教育,让孩子学这学那,但重视的大多是可以感知的有的东西,而忽略了去学习、去培养那种无人生打底色的东西,所以反而让孩子的格局小了这个世界,引导孩子学会“要”什么,固然不可少,而学会“不要”更重要。比如今日社会竞争利害,孩子要学会竞争,在竞争中会获得有形的名利,但这其中应该学会“不要”的东西很多,不要害怕失败,不要打歪主意,不要看贬对手,等等。在竞争中能学会这些“不要”,这才是无形的永久的利。

所以,理解了“有”和“无”,我们会增添很多的生活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