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人轶事◎和谷:路遥嗜烟如命,那是生命燃烧的痕迹……

 微风读书会 2020-12-01

著名作家和谷授权 专栏

路遥喜欢抽好烟和喝咖啡,路遥喜欢的是一种叫恭贺新禧的烟,这种烟在那时是8块多钱一盒,路遥离开了烟和咖啡什么也干不下去……

路遥与烟

文/和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记得路遥的遗像中有一张照片,黑白的,醒目的是那丝丝缕缕的白烟,笼罩着主人一副悒郁的脸。悒郁是一种思考状,似乎是面对镜头做作的扮相。白烟不是水分蒸发物,是烟草点燃后在吸食中所制造的氛围。我第一次见到这幅照片时,是在路遥家,活生生的主人在一旁,伴我一起欣赏他的烟雾缭绕中的形象。事隔数年后,我们在书店书摊图书馆里翻到路遥的书,或文集或《人生》或《平凡的世界》,便不难发现这幅烟雾吞噬的作家带象征意义的照片。

十多年前,我与路遥相伴,北上塞城榆林采风写作。秋来风景异的榆林古城,北边是浩瀚的沙海,漠野茫茫,南边是鱼米之乡,林木蓊葱,泊在其间的古城于萧瑟中充满范仲淹的千古诗意。饭后,我同路遥漫步至城墙外的沙丘,晕光中愈显秋风的清澈之气。他仰卧在沙丘上,点燃一支烟,作一个舒心的深呼吸,白烟即刻消失了。他说,神仙莫过于此了。平曰,我同他寄居一座古来的龙王庙里,当时已是榆林文联所在地,俩人隔壁住着。他是否还在写东西,还是在睡眠,是容易觉察的。他的鼾声如雷,谁都知道,但他经常处于无眠状态,趴在床上酝酿,痛苦不堪的样子。一旦动起笔来,便烟雾升腾。隔着窗户可以看到,他头顶上白烟缭绕,勾着头,脸上的表情不得而知。一天两包烟,换得六千字,平均写每页纸抽两根。他说,文章是用烟换来的。

一次在作协院,路遥写东西的小屋,发现陈设极为简单的屋里,大书架上没有一本书,而是一层层一排排的香烟盒子。他说,烟是好东西,抽完烟也不扔掉烟盒,摆着看着,是一种留恋。烟、茶水、灯光,和一摞摞写完与没写的稿纸,伴着一个健壮的中年男人。他喘息着,呼呼地作响,像一架纸上写字的加工机器,一头牛,正呼呼哧哧地曳犁,翻卷的泥土一畦畦留在身后。饿了,向谁家要一个馍,一根青葱,香香地嚼着,饥肠便安妥了。再么就是咖啡,雀巢牌的,这是肠胃对于洋玩意儿的需要,品尝着,扮一个崇尚欧式生活品位的角色。这阵,他已患有肝病,在小屋里熬中草药喝,这绛色的苦汁完全不同于咖啡的味道。

而香烟对于他,既是生理需求,更是精神依赖。路遥嗜烟,是不断更新品牌的,消费超前,在周围烟民中是有竞争优势的。他经常搬出抽烟是爱国行为的理论,抽得多,抽好的昂贵的,更体现爱国的程度。当然,这是一种有经济学成分的戏言。别人抽金丝猴时,他抽黄果树;别人抽黄果树时,他改抽三五;别人抽三五了,他抽上中华。路遥的抽烟品牌,总比别人高出一个档次。他常敬你烟抽,毫不吝啬,好像是赐予,又像是在显示。他说,人活着,就这么点嗜好。有朋友粗算了笔账,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洋洋百万言,花费了6年时间,每天平均两包烟20元钱,六年就抽掉了四万余元,按当时的稿酬,还不抵烟钱。他要熬干那部机器,留一部巨著在人间。

那年我去了海南岛,回西安时去看病中的路遥。有人说,路遥是累垮了身子,心劲太强。有人说,是抽烟得的,他抽得太厉害。路遥说,我如果得的是肺病,是抽烟的过错,肝病似乎与抽烟没直接联系。那你说,不抽烟的人也得肺病肝病癌症,毛泽东邓小平抽烟也是高寿,世界上的道理谁也讲不清。病中的路遥,已近弥留的日子,他还是让我扶起他靠在床头,拿出一包好烟,一支一支抽起来。护士进病房来,说不许吸烟,路遥像做错事的孩子,央求着说 ,对不起,就抽一支。他抽烟的时候,精神进入一种自然状态, 悠然而深邃的目光很动人。  

几日后,路遥与世长辞。路遥坟上的草已荣枯了七八次,他的书被一版再版。他嗜烟如命,那是生命燃烧的痕迹。

和谷,陕西铜川人,1952年生,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陕西省文联原副厅级巡视员。《市长张铁民》、《无忧树》等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报告文学奖、全国新时期散文奖和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华铁人文学奖、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著有《和谷文集》14卷、《真书风骨 柳公权传》、长篇小说《还乡》《谷雨》等60多部,舞剧《白鹿原》《长恨歌》《孟姜女》编剧。作品收入教材和北京高考试卷,翻译为英文、法文。  

链接:忆路遥

贾平凹(作家):想起在延川的一个山头上,他指着山下的县城说: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我当然信的,听说过他还是少年的一些事。他把一块石头使劲向沟里扔去,沟畔里一群鸟便轰然而起。想起他拉我去他家吃烩面片,他削土豆皮很狠,说:我弄长篇呀,你给咱多弄些中篇,不信打不出潼关!想起他从陕北写作回来,人瘦了一圈儿,我问写作咋样,他说:这回吃了大苦咧。稿子一写完,你要抽好烟哩!想起在街上碰着他去购置呢绒大衣,我说了想去作协的想法,他却说:西安那地盘你要给咱守住啊!想起他病了我去看他,他说:这个病房好吧?省委常委会开了会让我住进来的。想起他快不行了,我又去医院看他,他说:等我出院了,你和我到陕北去,咱一边放羊一边养身子。

陈忠实(作家):我们无以排解的悲痛发自最深切的惋惜。42岁,一个刚刚走向成熟的作家的死亡意味着什么?本来,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期待,属于路遥的真正辉煌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我深沉地惋惜正是出自对一个文学大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事业的无法弥补的损失。一切已不能挽回于万一。

孙豹隐(评论家):《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要联播你的小说。你在与军大比邻的海鲜馆饭店约了几个朋友聚餐,边聊广播小说的事儿。掌勺的送上菜后站着不走,饭店郭经理介绍说这位是《人生》的忠实读者,很想见识见识路遥。朋友们抓住这个契机,对你好一顿揶揄。你反倒乐了,老酒喝了不少,一副劲头十足的样子,兴趣盎然地表示要一鼓作气将二、三部拿下来。我问你三部出齐了多少字,你伸出一个指头,一字一顿地说:“差不多一百万字吧。”

 畅广元(著名学者):他的习惯是常常写到深夜,恰好我多年来也是夜深人静时读书撰文,在省作协大院内,路遥往往是深夜(更准确说是凌晨)敲门而入,说他工作时间长了肚子有点饿,又不愿吵醒别人,见我的窗口还亮着灯,想必还没有睡,看看有什么吃的没有,经常是拿一个冷馍一根生葱又匆匆而去,还常说这样就足够了,既可充饥,又可以边吃边写。

…………

苏童曝作家往事:路遥抽好烟贾平凹很羡慕

来源:2013年04月19日《楚天金报》

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省作协联合举办的2013年春秋讲学之春讲昨日正式拉开序幕。著名作家苏童和评论家谢有顺昨日抵达武汉,开始了在武汉高校为期两周的驻校讲课。

在昨天下午,苏童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不到五十平方米的小教室内挤满了或坐或站的学生。在课堂上,苏童以邻家大哥哥的态度,幽默地分享了自己写作几十年的历程,讲课中他时常引发欢快的笑声。他回忆起自己的青年创作生活,说在上世纪80年代,搞纯文学是可以赚钱的,他曾靠稿费抽上几十元一盒的好烟,而同时代的路遥则是他们中间比较有钱的,抽着“恭贺新禧”,这些曾令当时的贾平凹羡慕不已。

在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苏童表示自己对在场学生们讲课并不是为刻意宣扬什么,他希望当下年轻人以自己的方向成长,“如果我的哪句话能被他们记住,产生影响,我就心满意足了,但是欲把别人培养成某种特定的样子,那是不正确的,没有人有这样的权利,我希望他们自由地发展。”(记者王芳)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