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金森—看中医四诊,辨证求机,精准用药

 昵称71982450 2020-12-02

中医一般认为帕金森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实为内风、瘀血、痰热。证候要素中震颤型以血瘀及风最多见。

     帕金森病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此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属于中医中的“虚损”范畴,病名被称为“痉颤”,“颤”指肌肉震颤;“痉”指肌肉强劲、不柔韧。帕金森病在中医分初、中、晚三期。帕金森病位以肝及肾为主,脾次之。因“肾主骨,生髓,上荣于脑”,肾虚则脑髓不足,反应迟钝,动作徐缓;“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亏乏,肌肉失养,加之脾虚运化水湿停蓄,浸渍腠理,导致肌肉强劲拘挛而失其柔韧。同时,口水多、流涎、痰多呛咳等,都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盛的表现。

    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导致人体气血精液亏虚,无法濡养筋脉,或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阻滞经络,或热极生风,扰动筋脉,又或寒极筋脉收引,故致肢体颤动,病位在筋脉,与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辨证治疗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可为阴血亏虚、筋失濡养,阴血亏虚、肝风内动,气血两虚、厥阴风动,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四型。王大夫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发现,帕金森综合征多以阴虚动风型及肾阳亏虚型最为常见。

临床症见:肢体静止性震颤,受凉加重,四肢关节僵硬,肌张力增高,伴见畏寒肢凉,渴喜热饮,食少,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辨证属肾阳虚型。

处方:白芍、生姜、茯苓、白术各12克,制附子(先煎)、干姜、炙甘草各7克,肉桂4克,等....。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典型病例

       谢某,男,63岁。主诉:“右上肢不自主震颤2年伴双下肢乏力1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肢不自主震颤,自觉情绪激动、受凉时加重,伴见畏寒、双膝关节僵硬、酸痛、双足踝关节活动不利,自以为精神激动所致,未在意。1年前自觉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见双下肢乏力,每行走约10米,便觉双下肢发抖,身体欲扑地,需休息数分钟才可继续行走,遂至医院检查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

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现症见: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受凉及情绪激动时加重,右上肢活动减少,双足踝关节活动不利,四肢关节僵硬,肌张力增高,伴见畏寒肢凉,无汗,鼻时流清涕,口中涎液粘稠,口气恶臭,渴欲饮热水,食少,眠差易醒,易惊,噩梦纷纭,夜尿频,小便细长清亮,大便干结难解,舌淡苔白腻,脉沉微。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中医诊断为颤证,辨证属真阳亏虚,水饮上犯。治宜温补真阳,化饮定颤。处方:白芍、生姜、茯苓、白术各15克,制附子(先煎)、虎杖、干姜、炙甘草各10克,肉桂5克,等....。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共30剂。忌食水果、辛辣及生冷食物。

二诊,诉畏寒症状减轻,饮食增加,肢体震颤稍减,睡眠较前好转,但另见口中干苦,咽中热痛,白天小便频多,仍有大便干结。原方加砂仁、生牡蛎(先煎)各20克,炒黄柏、制吴茱萸、等....。30剂,服法及禁忌同前。

三诊,诉睡眠好转,大便2日一行,肢体颤抖减轻,畏寒症状缓解,继续以上方加减调理后诉精神较前好转,足踝关节活动较前灵活,肌张力恢复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