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文化是儒家的源头活水(下)

 hnhksyf 2020-12-05

四、儒家伦理没有哲学根基,决定了他必受制于道家

从上述可知,历史上儒家从开始创立到每一次发展都要从道家吸收营养,就算我们持中庸的观点,不说《易传》、董仲舒天道论、程朱道学是道家的,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他们不仅模仿道家哲学本体论框架,还在大量吸收引用道家思想。这其实与先秦儒家思想没有哲学根基,严重的先天不足有关,我们在此提出一点想法,后面第十一章还要站在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进行剖析。



1、儒家伦理起点低,道家宇宙大道起点高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义爱人、克已复礼等,这些都属于人的道德伦理范围,是就事论事,就礼说礼,没有哲学道理的。因此,早期儒家作为一种系统的学说,其主要缺点是缺少自然观、宇宙论、认识论、辩证法等哲学思维,长于伦理而疏于哲理,难以从思辨的高度和深度上给人以理性的满足。道家就不一样了,口口声声讲的宇宙大道的生成演化,人道要模仿天道,都是大道理,是大道哲学。先秦百家中也唯独道家既重政治伦理,又长于哲学思维,以其深邃的哲理、缜密的思辨、新奇的道论、卓异的境界说、高超的辩证法倾倒了诸子百家,时人无不以高谈玄妙的道论来装点自己的学说。就象见识有限一样,儒家仅仅靠以礼说礼,是绝对没有出息的。儒家从人性立论的理论遭到道家的批评,庄子就曾指出儒家的弱点,人不过是宇宙中一个小的环节,不可能从人本身得出万物的普遍原则:“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辨。”庄子还曾以鄙视的口吻,称儒家为“君乎牧乎”的小知,是忠君愚民的小道。庄子还认为,只有从自然天道中才能真正求得人生的正确生存原则:“圣人游于万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在这一点上,清末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徐润第认为:儒学“游谈无根,无天地法象可循”,认为不以“道”为体,靠儒学消化不了西学。在这一根本之点上,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也认为,道家显然要比儒家高明,因为毕竟社会伦理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由自然界派生的,而不是相反(李约瑟,2003)。甚至连黑格尔也看出了问题所在,黑格尔曾经把中国哲学分为“孔子”、“易经哲学”和“道家”三家,并认为孔子那里只是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缺乏思辩的哲学;而易经哲学和道家注意到了“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黑格尔以一代哲学大师和身份,一眼就看出儒家没有哲学根基(黑格尔,1995)。

孔子晚年显然意识到这点,就礼论礼是没有根基前途的,必须站在宇宙大道、天道地道的角度来论礼。为了弥补理论先天上的不足,儒家要树立其学说的天道依据。他们首先将眼光集中在《周易》的诠释上面,而这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本身与《周易》所汇集的人生智慧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周易》对诚的强调,本身就是儒家仁论的思想来源之一。于是孔子晚年潜心研究《周易》,带领弟子注释并形成了《易传》。后经过董仲舒和程朱道学两次嬗变,儒家模仿道家理论框架,建立了天道论、天理论,才为儒家学说找到了哲学本体论。



2、儒学发展中,必然要模仿道家的理论框架

就先秦儒学来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都只是一种自然关系,要把说成是绝对的臣服关系,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要绝对这种关系,必须要从高级的哲学理论来说明,这就是人道服从天道。但要得出人道服从天道的结论,必须说明一系列问题,如天道如何生成、发展、演化,天道如何制约、统治人道,人道包括哪些形式、内容,等等。

儒家需要这些道道,道家早就研究透了,老子不仅阐述了宇宙道、自然道的生成、发展、演化、特征等,也研究了次级的天道、地道、人道的形式、内容以及与上级道的关系。老子早就把大道哲学设计好了,就等着儒家来对号入座了。但儒家不仅要对号入座,还要扭曲,否则就不是儒家而是道家了。

儒家经典《易传》是孔子晚年带领弟子注释《周易》的结果,注释中首次吸取了道生观、阴阳观等道家思想,但不系统,没有形成儒家哲学的本体论(陈鼓应,2003)。

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才开始真正模仿道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天道论、人道论,在模仿的同时还扭曲道家思想,提出一个天命论,把高低有别的自然秩序说成是天命,这样就逻辑的得出了君权天授,三纲五常是天理的结论,终于为儒家礼制找到了更高的哲学基础。但董仲舒学说的重点在天人感应论,天道论、人道论的论述不充分,儒家哲学上的本体论只能说有了个初步框架(汪高鑫,1997)。

宋明的程朱道学才真正建立了儒家哲学本体论,其开山之祖周敦颐继承道家思想,提出了宇宙构成论;二程也模仿道家道的本体论,提出“天理论”,并牵强附会的将儒家的礼说成是天理;朱熹采用道家道生论提出“理一分殊”的思想,并把理无限抽象拔高,以达到把封建纲常道德也全纳入天道天理的目标。朱熹还将道家无为也释为理,他说:“圣人所谓'无为’,却是付之当然之理”(《朱子语类》)。

宋明理学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以道补儒,宋明理学不同于传统儒学原因,也是因为道家思想在更深程度上的介入有很大关系。宋明理学使用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无极”、“太极”、“无”、“有”、“道”、“器”、“动”、“静”、“虚”、“实”“常”、“变”、“天”、“理”、“气”、“性”、“命”、“心”、“情”、“欲”等,大都来自于道家的传统或吸收了道家的理念。这些重要概念,不仅是构成新儒学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构架之主体,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儒家接受了道家所确立的思维方式。故明代思想家王廷相云:“老、庄谓道天地,宋儒谓天地之先只有此理,故乃改易面目立论耳,与老、庄之旨何殊?”他还指出理学家讲“理一而不变”为“老、庄之绪余也。”(王廷相,1965)

值得一提的是,儒家虽然模仿道家哲学框架,建立自己的哲学本体论,但他们那一套严格说不像哲学上的本体论,本体论就是解释世界本原,三纲五常是世界本原吗?可见,儒家始终跳不出人事的小圈圈,他们的技俩是先把理说成是世界本原,然后将三纲五常偷偷塞进去。其实猴子就是猴子,穿上人的衣服,怎么包装打扮,明眼人一看,还是猴子。儒家怎么包装,都跳不出人伦的小道。



3、儒学发展中,必然还要大量吸取道家思想观点

儒家在创立自已的哲学本体论过程中,不仅模仿道家理论框架,还要直接引用道家思想、观点和结论。常言说真理是唯一的,道家的大道哲学提出了丰富的思想观点,如道生论、天道论、人道论、无为论以及有无观、阴阳观、自然观、体用观等等。至于儒家吸取的具体内容太复杂,上面列举的也仅是极少数,下面就道家核心观点无为论方面,说明儒家是如何吸取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是道家理论的核心,“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的格言。但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无为而治是德治无为,而道家是自然无为。

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周易·系辞上》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

董仲舒说:“为人君者,居无为之位,行不言之教。寂而无声,静而无形,执一无端,为国源泉。”(董仲舒《保位权第二十》)

周敦颐说:“天道无为,人事有功,尽人以事天,则人尽天见,而天人合矣。”(周敦颐《关闽书》)。

朱熹说:“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 (朱熹《四书集注》)

朱熹说:“无为则所行事简。”(《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上》)

朱熹注释老子的无为而治说:“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为政以德,然后无为”;“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繁),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朱熹《四书集注·论语》)

朱熹回答弟子“如何无为”说:“只是本分做去,不以智术笼络天下,所以无为”;“只是不生事扰民,但为德而民自归之”;“不是决然全无所作为,但德修于己而人自感化。”(《朱子语类》)

《礼记·中庸》曰:“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礼纪·中庸》曰:“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名,是天道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何晏说:“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何晏《论语注疏》)

邢昺说:“帝王之道,贵在无为清静而民化之。”(邢昺《十三经注疏》)

《韩诗外传》第27章说:“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知足,然后富从之。”

《韩诗外传》第31章说:“故大道多容,大德多下,圣人寡为,故用物常壮也。”

《大戴礼记·主言》说:“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

《新序·杂事三》说:“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陆贾说:“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虞舜治天下,弹五绝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周公制作礼乐,郊天地,望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越裳之君,重译来朝。故无为也,乃无为也。”(陆贾《新语·无为》)

热点点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