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接触电子屏幕就能保护视力?你想的太简单了!

 牛妈古法育儿 2020-12-10

01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电子屏幕对孩子眼睛的伤害,虽然还是会让孩子上网课,但也会配备一些保护措施,如防蓝光眼睛、防蓝光膜、投影仪、电子投屏……可是,这样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孩子教给电子设备了吗?就算不让孩子看电子屏幕,让他们看书、写字、画画、做手工、弹钢琴、下围棋、玩桌游……就是在休息眼睛了吗?

电子屏幕因为蓝光、频闪、眩光的问题,的确对眼睛有不小的杀伤力,要不然今年疫情过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比2019年年底增加了11.7%,但导致近视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看电子屏幕,而是常被我们忽略的两件事:

一、长时间用眼。二、近距离用眼。

电子屏幕只是在此基础上推波助澜。

02

人的眼睛就像是照相机一样,在观看远近的事物时,会对眼球的前后距离进行调节,调节后成像在视网膜上传递给大脑。

当观看5米以内的近距离物体时,为了让事物成像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眼睛就会积极调节,包括

双眼球由平行改为双眼内转,

双眼内直肌同时等量收缩,

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变凸,以使屈光度相应增加。

这就要比正常情况下看东西消耗更多的气血。

近距离视物的时间越长,消耗的气血越多,眼睛的疲惫感就会越强,长此以往,眼睛上的气血就会不足,长期紧张的睫状肌失去足够气血的供养就会逐渐失去弹性,功能丧失,导致晶状体不能复原,眼轴就是这样加长的。

眼轴每增加1mm,近视就会增加300度。

近距离用眼不好,远距离用眼就好了吗?在近距离用眼后眺望远方,可以放松眼睛肌肉,是一种调节。但如果长时间望远,尤其是有意识地盯着某处,也会造成视疲劳。我们都有等车的经验,如果眼睛总盯着汽车要来的方向,也会感觉到累。孩子在教室里的座位如果太靠后,看黑板费劲,时间长了也会增加视疲劳。

总之,眼睛的“过用”会消耗更多的气血,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

03

孩子们经常做的近距离用眼的活动太多了,除了看电子屏幕外,还有看书、写字、绘画、做手工、弹琴、下棋等等。

为什么“十个琴童,九个近视”?就是因为孩子练琴时要长时间盯着乐谱,再加上琴谱上的音符往往印刷的都很小,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疲惫的状态,自然容易发展成近视。钢琴王子朗朗在一档节目里就说过自己是因为学钢琴才导致近视的,他现在双眼度数加起来得有1500度。

那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过度用眼呢?

1、在不得不近距离用眼时,比如上网课、打字、看书,建议眼与书本(电子产品)能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2、观看电视也要保持合适的距离。看电视的合适距离=屏幕对角线长度*1.6,例如55寸的电视,对角线长度为1.4米,孩子的最佳看电视距离是2.2米左右。

3、减少连续用眼时长,一般用眼30-40分钟后要有10分钟的休息,注意,这一休息不是画张画,做个手工,下个棋,搭个积木,这相当于换个形式近距离用眼,最好的休息方式是远眺、动眼操、闭目养神,或看看绿色植物。

4、如果是观看电子屏幕,要遵守“20-20-20”法则:每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便把目光转向至少20英尺(约6米)远的地方,眺望至少20秒。

5、看电子屏幕时要注意周围光线。如果屏幕比周边环境光线越亮,眼睛看起来越吃力。所以要注意调整房间的光线,以减少用眼的强度。

6、白天多到户外活动。据研究发现,孩子每天日间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近视概率大大降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