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过10000+次都吃不腻!这些人气美食太勾人,一口就爱上

 BTV暖暖的味道 2020-12-10

说起厦门,你会想到什么呢?

小编首先想到的是它一直被号称是文艺青年必去的地方,但机缘巧合之下去过那里后,对厦门的记忆和体会,也拥有不同的演变。

这一次,带你寻味古早厦门,寻找这里最精髓的一面。让大家来感受这鲜活、人情味、烟火气,舌尖上的厦门~

地域美食大盘点」

请你入场 → 

厦门——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

它有着大都市的繁华,也有着普通小城的安静自在。它的烟火,在那些喷香的食物里,比如这芋包王、锅边糊、酸笋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个个小摊小铺里。

花生汤



一碗热气腾腾的花生汤,就是厦门人一天的开始。

精挑细选的花生仁用沸水去除外膜,加水煮至花生熟了后放糖,继续熬煮直至烂透。汤色呈乳白,入口香甜,可佐以甜咸点心,如油条、甜包、糯米炸等,更会感到舒心可口。

韭菜盒



不同于外地的饺子形状,厦门的韭菜盒是圆滚滚的样子,还带有波浪状的纹边,层次细致分明,外形充盈饱满。

用面粉拌猪油做酥脆皮,猪腿肉、荸荠、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炒干做陷,皮酥馅嫩,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土笋冻



土笋冻是闽南地区最独特的小吃,外地人不敢轻易尝试,却是本地人的心头之爱。

很多人经常会吐槽土笋冻:吃这个就是吃虫子,太可怕——

它的主要原料是生活在泥沙里的沙虫,一锅慢熬出来,附着黏稠胶质的土笋,吃时配上酱油、花生酱、甜辣酱、芥末以及香菜、蒜蓉等,冰凉酸辣,一个接着一个,让人欲罢不能。

沙茶面



沙茶面的精华在于汤头,福建的沙茶酱跟潮汕的略有不同,主要由虾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做成。放学回来的学生都爱吃。

汤头香浓爽滑,清甜中带着微微的辣,咀嚼着丰盛的配料,每一口都是味觉盛宴。一碗汤汁超浓郁的沙茶汤底,配上又酥又嫩的醋肉和一根酥脆的油条。老厦门能把汤底都喝到一滴不剩!

面线糊



面线糊作为闽南地区的风味小吃,在众多闽南人心里就是早餐必选。

一碗爽滑清淡的面线糊,一定要加入老几样:大肠、小肠、豆腐等。

将醋肉大肠剪碎垫底,舀一勺热乎的面线糊往里一烫,胡椒粉和葱段要绕圈撒,吃前用筷子夹一段油条摁进汤底,那鲜甜爽滑劲儿,比热鸡汤治愈上百倍。

薄饼



薄饼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对厦门人来说,拥有一个扁包菜就意味着可以切薄饼。薄饼好不好吃,薄饼皮占了很大因素,好的薄饼皮,薄如纸,喷香松脆~

芋包



老厦门人过年必吃芋包,它的地位类似北方的饺子。但由于加工过程复杂,只有极少数老店才肯做。店铺少,游客知道的也就少了。

芋包外皮柔嫩软糯,薄厚刚刚好,有芋头的清香,芋包里面有笋干、香菇、虾仁,满满的馅料让人食欲大开。笋干的香脆与芋包的软糯中和,口感独特。

烧肉粽



管你甜粽还是咸粽,厦门人独爱烧肉粽!糯米的口感软糯却不粘牙,牙齿能切实地感受到与食物的摩擦,伴随着不断挥散出来的馥郁浓香,再蘸上点厦门辣酱和花生酱,绝了~

海蛎煎



上等的“珠蛎”,加上蒜子叶,地瓜粉,鸡蛋一同搅拌,然后在平底锅里面煎到两面焦黄。扑鼻的香味,白色的海蛎子,绿的蒜叶,黄灿灿的蛋汁,再淋上红艳艳的闽南风味甜辣酱。

舌尖品尝到海蛎煎的第一口就体味到了意犹未尽的鲜美~

麻糍



一个糯米团子,打得韧劲十足后裹上花生芝麻碎和糖粉,揉成团,滚上一层黑芝麻粉,麻糍就诞生了。一口咬下,满嘴酥香。吃四五个也不会腻。

姜母鸭



既不喜欢吃姜又不喜欢吃鸭的小编,却被这道姜母鸭引得只咽口水,选用鲜供正番鸭,姜,要选上好的老姜,煮出来的味道才够味。

每只都要用砂锅煮上一个多小时,再炒后收汁,香气扑鼻,浓厚的姜味已侵入骨髓,鸭肉酥软有嚼劲,带着姜的微微辛辣味,吃完微微出汗,畅快淋漓~

同安封肉



厦门同安传统的名菜,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少不了它。

选用一大块三五斤重的猪腿肉,掺和着海蛎干、香菇、莲子、虾米等佐料,泼上酱油,再用纱巾包裹,加盖入笼焖烧,随着筷子下去,油亮的肉皮绽开。

肥瘦比例恰到好处,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软都无需咀嚼,入了味的封肉,真的是肥而不腻,超级下饭~

葱糖卷



葱糖卷有点像春卷,但味道迥然不同。

葱糖卷的外皮是小春饼皮,包上麦芽糖、酸萝卜、花生碎、甜辣酱、肉松……麦芽糖是葱糖卷的关键,合适的量才能保证葱糖卷吃起来甜而不腻、韧不粘齿。

日益繁华的厦门,却藏匿着最地道的古早味。

那些深藏在街巷市井的小摊小店,带着甚至连招牌都没有的朴素简陋,却有着这些质朴纯真的好味道等着你来探索~

下期大家想探寻哪里呀?或者有什么地道美食推荐,都可以留言告诉室长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