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人张謇——最终的命运

 珠海老杨品谈 2020-12-11


我们接着聊“奇人张謇”。

昨天链接:奇人张謇

引言:

张謇16岁中了秀才,但因“学籍”问题陷入了官司,因为官司得到了通州知州孙云锦的同情,做了孙云锦的幕僚,后才被淮军将领吴长庆聘为幕僚,并入朝解决朝鲜的宫廷政变,在甲午战争前抵抗日本入侵朝鲜。他的对日强硬态度得到了光绪皇帝一派的赏识,帝师翁同龢和光绪的侍读大学士潘祖荫这些光绪身边的“清流”派更是对他抱以希望。

有可能很多人对这一点非常不理解,那就是张謇就随吴长庆去了趟朝鲜,写了几份奏章就能这么有名气吗?

当然能。

一是态度,当时朝廷内一片“恐洋”的气氛,这时有人出来说句强硬的话就显得声音特别大;

二是翁同龢、潘祖荫这样的老学究是只看文章,不看其他。

5

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謇又重回科举之路,也有可能是得到了某种授意,在顺天乡试拿下了“南元”(第二名)也不一定是没有原由。

然而,接下来的十年张謇先后四次进京考进士,却次次落榜。在这一段时间里,江宁府尹孙云锦到开封任职,张謇也跟到了开封,之后又先后到了几个有名的书院任教。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过六十大寿,开恩科,招天下学子会试。

其实,这个时候41岁的张謇早对科举心灰意冷,但七十多的老父亲说,再考一次吧!再考一次吧!。

父命难违,张謇第五次进京应试。

在礼部举行的会试中,张謇考了个第六十名,在三月礼部复试时考了第十名,四月殿试时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

这一切来得好像都不那么正常,又那么正常。叫百炼成钢也好,叫好事多磨也好,都很符合常理。不过,对于张謇中状元一直流传着一段轶事。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说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謇终于在乡试中考中了第二名举人。此后张謇开始参加礼部会试,向科举的最高阶段进发。很富戏剧性的是,当时翁同龢、潘祖荫等“清流”党人对他非常看中,想暗中助一臂之力。在礼部考试中找到他的卷子,那时的卷子都是封了名,并誊抄过的,只能靠文章的风格来辨认,结果却连着三次误认了别人的卷子,将别人录取。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謇参加会试,结果“清流”的考官们将无锡孙和的卷子认作张謇的,孙考中而张落第。潘祖荫因此气愤不已,拒绝接受孙的拜见。

光绪十六年(1890年),第三次会试,这次陶世凤的卷子被误认了,结果陶考中会元,张謇又落第。

光绪十八年(1892年),第四次会试,考官们又误认了刘可毅的卷子,张謇再次落第。

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也就是甲午年,因为慈禧六十寿辰特设了恩科会试。心灰意冷的张謇因父命难违,第五次进京应试。

这次在礼部会试,张謇被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时中了一等第十一名,是翁同龢将他改为第十名。四月殿试时翁同龢的提携之心已经迫不及待。他命收卷官坐着等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匆匆评阅之后,便劝说其他阅卷大臣把张謇的卷子定为第一,并特地向光绪介绍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于是张謇在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一名状元。

这虽然是一段轶闻,但听起来比较有意思,也合理,一个提前是那个时候的科举的性价比已经不高了,就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时代变了。

6

张謇中状元之后,被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同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拥戴光绪帝,发表主战言论,表面上的抨击目标为畏日如虎的李鸿章,实际上都是借以冲击主和的后党。企图借机让光绪亲政,争取实权。

张謇由于历史渊源和政见相近,很快就成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门”弟子中的决策人物,以主战著称,曾单独上书参劾李鸿章。然而正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激烈之际,张謇因父丧循例回籍守制。

可以说,张謇非常幸运,他在这个时候回乡丁忧,远离了政治,没有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为他成了一个实业家奠定了基础。

张謇的一生得意于这个状元头衔,得意于光绪帝党的正义性,得意于张之洞、刘坤一这些洋务派的看中。

张謇回乡守孝之时,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初,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张謇举办通海团练。就在南通组建一支海军。以防日本海军随时可能对长江下游的侵犯,但由于清政府已《马关条约》上签字,组建团练已经没有必要。同年3月,张之洞向朝廷请示,委派张謇在通州兴办纱厂,张謇慨然答应了;同年夏,张謇为张之洞起草了《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针对《马关条约》的后果,提出速讲商务、广开学堂、修建铁路等九条建议。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 张謇已经看到了救国的本质,抓经济、办教育、修铁路。

这三条到现在我们干好了几条呢?铁路是修好了,经济各有说法,教育无疑没办好。

这之后,张謇就在家乡南通兴办大生纱厂。大生纱厂的名字取自《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存才是硬道理,去年万科在年会上说“活下去”,这就是没文化,状元就知道——大生。

张謇的办厂虽然有民间的资本,但总体上还是有官方背景的,最主要的就是张之洞、刘坤一这样两江大员的背书,还有“中国实业之父”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的支持。

7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闰三月,张謇因丁忧期满,按照惯例回京到翰林院销假。此时正是帝后两党激战方酣,维新派则爆发出强烈的政治热情。张謇协助老师翁同龢,上了不少奏议,敦促朝廷调整政策,促进工商业发展。不久,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软禁,翁同龢被慈禧罢官。张謇前往火车站泣泪送别。翁同龢的遭遇,让张謇目睹了官场的险恶、大清政治的阴暗。同年7月,张謇借故请假南归,继续他的“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在他的努力下日益强大,成了中国棉纱的第一品牌。

张謇在大生纱厂的基础上广办实业,遍及了种植、纺织、矿业、冶炼、造纸、制油等各个行业,最重要的是还举办了200多所学校,走了一条实业救国、教育兴邦之路。

最后的结局很可惜,张謇失败了,在国外廉价产品、大额资金的冲击下,1925年大生纱厂被上海的金城、上海、中国、交通四家银行和永丰、永聚钱庄等债权人接管。

而在办实业这20多年,张謇也没有一心当老板,他成了政治上的红人,就是各派都不排斥他。出任过宣统时期的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民国时期的南京政府实业总长、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

在政治上张謇是坚定的立宪派,他相信条文比人更可靠。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民主立宪,他都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倡导者,可惜他没有看到那一天。

大生纱厂倒闭的第二年,73岁的张謇病逝于南通。

晚清有三大商人,胡雪岩、盛宣怀与张謇。“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身后是左宗棠;“大买办”盛宣怀(1844—1916),身后是李鸿章;“状元实业家”张謇(1853年—1926年)身后是帝师翁同龢、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

官商、官商,无官不商,中国商人、企业家的病根,这是制度的病根。这也奠定了中国商人、企业家的悲剧命运,这种梦魇般的起起落落到现在也没有结束,并且越演越诡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