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六经辨证用药法眼

 太行森林 2020-12-13

图片

伤寒六经提纲病情

一日太阳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八字为提纲。恶寒二字为病情。

二日阳明以胃家实三字为提纲。恶热二字为病情。

三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六字为提纲,喜呕二字为病情。

四日太阴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二十三字为提纲,食不下三字为病情。

五日少阴以脉微细,但欲寐六字为提纲,但欲寐三字为病情。

六日厥阴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二十四字为提纲,不欲食三字为病情。

简言之:头项痛,太阳寒。阳明热,实渴烦。少阳呕,苦热寒。太阴吐,下食难。但欲寐,少阴经。厥阴证,消渴生,饥不食,气冲心。

太阳经证用药

太阳经症,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兼有汗恶风,用桂枝汤。兼无汗恶寒,用麻黄汤。兼壮热烦躁,脉浮紧无汗,用大青龙汤。

入膀胱腑证,则口渴而小便不利,用五苓散。若小腹胀满,尿短赤不利,口渴,则为无法气化而蓄尿,用五苓散倍桂枝。若小腹不胀满,口渴尿赤,量少是膀胱蓄热,用五苓散去桂枝加滑石。若小腹硬满,口渴而小便不利,是膀胱蓄血,用五苓散加桃仁、红花、当归、万年霜,痛甚发狂则用抵当汤。小腹胀满而尿不出,卧则想便,起则不出,是中气虚,水道阻塞,宜补中益气用升提之法。

传经若三阳经症同见,用桂枝汤加葛根,柴胡。若太阳阳明同见则用桂枝汤加葛根。若兼太阴之症,则桂枝合理中方宜。兼少阴之症用麻附细。若失汗而表里不通,壮热烦躁,还用大青龙汤。

经证误下而成下利,桂枝加葛根汤。过汗而汗出不止,桂枝加附子汤。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芍药,恶寒还加附子。

阳明经证用药

阳明经症,太阳初入阳明,前额连眼眶胀痛,鼻塞而流清涕,发热而不恶寒,用葛根汤解肌发表。阳明少阳合病,用葛根汤合小柴胡。入于经里,则口燥心烦,汗出恶热,渴欲饮冷,用白虎汤。入于腑,则张目不眠,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大便闭塞,用大小承气汤。

少阳经证用药

少阳经证,头痛在侧,耳聋喜呕,胸胁胀满,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汤。入于胆腑则口苦,咽干,目眩,用黄芩汤。

太阴经证用药

太阴经证,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手足自温,宜理中汤。若太阳经证误下陷入太阴,下利而有表证,用桂枝倍芍药汤,让邪从太阳而出。脾湿太过而成五饮之证,则以苓桂术甘汤加味,健脾温中除湿行水为主。若风寒湿邪闭塞经络,而成行痹,着痹,从热化为热邪则红肿热痛,宜清热润燥。若急突起,不赤不痛,为溢饮所致,又当温中除湿。至于全身发黄,阳黄则色光明亮,用五苓散加茵陈,阴黄则色暗无光,用理中汤加茵陈。

少阴经证用药

少阴经证脉微细,但欲寐,是肾阳虚弱,阴阳不交,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令阴阳相交则愈,此处麻黄不是发汗之用。少阴经证若协心火,而现心烦不眠,肌肤燥热,小便短而咽中干,法宜养阴,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若协水症,则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四肢逆冷,主以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厥阴经证用药

厥阴经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主以当归四逆汤(当归,白芍,桂枝,细辛,通草,甘草,枣),吐蛔严非乌梅丸不治。厥阴纯阳之证,张目不眠,口臭气热,是热深厥深,热上攻则为喉痹,下攻则为便脓血。在上用黄连,二冬,阿胶,鸡子清。在下用黄连,二冬,阿胶,鸡子黄。此是润燥而救阴也。厥阴纯阴症,则目瞑倦卧,身重懒言,四肢逆冷,爪甲青黑,腹痛拘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以上是伤寒六经辨证用药之提纲要领,在此基础上细读伤寒论一书,明其人身气化,阴阳,寒热,内外之病理病机,则万病皆在其中,用药之温热寒凉,升降浮沉,也一目了然。

临床识得六经之病情,提纲,则知之邪之所在,而用药有所依据,不致迷惑。凡三阴证,以温补为要,是阴盛阳必衰,故救阳为急。三阳证,以解散清凉为主,是阳盛阴必亏,故救阴为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