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3虚静无为叁伍比物

 琴诗书画情 2020-12-16



韩非》卷8扬权诗解3虚静无为叁伍比物

题文诗:
凡听之道,以其所出,反以为入.审名定位,

明分辩类.听言之道,溶若甚醉,若愚若痴.

脣乎齿乎,吾不为始;齿乎脣乎,惽惽.

彼自离之,吾因以知;是非辐凑,上不与构.

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叁伍比物,事之形也,

叁以比物,伍以合虚.根干不革,动泄不失.

动之溶之,无为而为.喜之多事,恶之生怨.

去喜去恶,虚心道舍.上不与共,民乃宠之;

上不与议,使独为之.上闭内,从室视庭,

收视反听,咫尺已具,其处,情通万物.

以赏者赏,以刑者刑,因其所为,各以自成.

善恶必及,孰敢不信?规矩既设,三隅乃列.

主上不神,下将有因;其事不当,下考其常.

若天若地,是谓累解;若地若天,孰疏孰亲?

能象天地,是谓圣人,真情所至,通天达地.

【原文】

  凡聽之道,以其所出,反以爲之入。故審名以定位,明分以辯類。聽言之道,溶若甚醉。脣乎齒乎,吾不爲始乎;齒乎脣乎,愈惽惽乎。彼自離之,吾因以知之;是非輻湊,上不與構。虛靜無爲,道之情也;叁伍比物,事之形也。叁之以比物,伍之以合虛。根幹不革,則動洩不失矣。動之溶之,無爲而攻之。喜之,則多事;惡之,則生怨。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爲道舍。上不與共之,民乃寵之;上不與義之,使獨爲之。上固閉内扃,從室視庭,咫尺已具,皆之其處。以賞者賞,以刑者刑,因其所爲,各以自成。善惡必及,孰敢不信?規矩既設,三隅乃列。

  主上不神,下将有因;其事不當,下考其常。若天若地,是謂累解;若地若天,孰疏孰親?能象天地,是謂聖人。

【原文】简体


  凡听之道,以其所出,反以为之入。故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听言之道,溶若甚醉。脣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脣乎,愈惽惽乎。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是非辐凑,上不与构。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叁伍比物,事之形也。叁之以比物,伍之以合虚。根干不革,则动泄不失矣。动之溶之,无为而攻之。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上不与共之,民乃宠之;上不与义之,使独为之。上固闭内扃,从室视庭,咫尺已具,皆之其处。以赏者赏,以刑者刑,因其所为,各以自成。善恶必及,孰敢不信?规矩既设,三隅乃列。

  主上不神,下将有因;其事不当,下考其常。若天若地,是谓累解;若地若天,孰疏孰亲?能象天地,是谓圣人。

3【译文】

君主听察的方法是,根据臣下发表的言论,反过来作为他们应该做出的实效。所以要审核言论来确定职位,弄清是非来辨析类别。听察言论的一般原则,就像大醉一样,若愚若痴。群臣纷纷动嘴动舌,我总也不先开口;群臣纷纷动嘴动舌,我越发装得糊糊涂涂,让他们自己去条分缕析,我从而加以了解;是非一起集中上来,君主并不卷入。虚静无为是规律的固有属性,交叉连结,是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联系中检验事物,从联系中发现规律。根本规律不加变更的话,任凭事物怎样运动也不会出现失误。动荡吧,纷扰吧,君主仍旧要用无为原则加以处理。表示喜悦,就会惹事;表示厌恶,就会生怨。所以要排除爱憎,空下心来,作为道所。君主不和臣民共事,臣民才会尊敬君主;君主不和臣民议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君主关闭起门户,从室内观察庭院,近在咫尺,全在眼前。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各自受到相应的处置。善恶一定受到赏罚,谁还敢不诚实?规章制度既经设置,其他方面从而确定。


     君主不能神秘莫测,臣下就会有所凭借;君主行事不能得当,臣下将会引为成例。如天如地,该赏就赏,该罚就罚;如地如天,哪个疏远,哪个亲近?能像天地一样,才能称为圣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