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爸爸一起跑马拉松PB,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跑步学院 2020-12-17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王怡,她只有22岁,却已经跑了5个全马,几十个半马,月跑量随随便便就300公里,除了跑步,她还出版过一本散文集!

这还不算结束,上周日,她和爸爸参加了北京马拉松,再次一起PB!位列今年北马年龄组第23名!

她在2015年8月12日关注了跑步学院,那是她开跑的第32天。

一切都是刚刚好

王怡

9月17日,北京马拉松,我在这次被誉为北马史上最高温度的比赛里,很满足的和老爸再次无伤且无撞墙的刷新了PB。我的全马成绩也终于破四,3小时54分42秒,比上次重马的406快了12分钟,老爸3小时19分58秒。

离北马结束已经三天,但这次北马之行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鲜活得我几乎能记住每一个细节。北京的九月真的很“热情”。

▲ 我和老爸

作为国马,且是大满贯的第一站,北京马拉松应该算是国内跑者心中最向往的比赛,能奔跑在天安门下,并刷新自己的成绩,真的让我百感交集,虽然已经没有以往的狂喜。距离3月19的重马到9月17的北马,近半年的时间,短短的六个月里,我也算经历了一番小波折和不同程度的考验。

 北马备战,有舍有得 

跑完重庆马拉松,我受邀参加6月23日的六盘水马拉松。为了筹备这场比赛,我辛苦备战,从每周一次的速度跑练习,到LSD、节奏和间歇,却未曾料到比赛前四天,我受伤了——股骨大专子滑囊炎。也许是把这次比赛看得太重吧,一向自诩科学训练的我也为自己超负荷训练买了单。六马赛场只能遗憾退赛。

六马回来养伤的两周中,我学了网球,跑步改为走路,小距离的倒着跑。幸运的是,伤好得很快,8月2日那天,我可以无痛的跑下10KM,也算是宣告着伤病的结束。

这次受伤也为自己敲响了警钟,让我沉下心来分析自己的情况。我请了私教,一周三次交叉的力量训练。跑步训练依旧是节奏、轻松、配速,间歇。长距离的LSD还不敢拉,因为伤病刚好。合理安排休息放松,加饮食调整。慢慢的,我能比较轻松的十公里跑到46-47分钟,两三周后,跑了伤病好后的第一个半马。

▲ 健身房的我

一切仿佛都在往心里那个最期待的赛事慢慢靠近,不料好事多磨,北马老爸和朋友中签,唯独我被落下。那寻找赞助名额的三天,是我过得最艰难的三天,一入梦,就是找到名额,醒来却是空欢喜一场。北马于我来说,因为意义非凡,所以格外期待和重视。

特别感谢我的朋友们的帮忙,有位好友更是第一时间把所有北马的赞助商都关注了一遍,帮我打听询问,发活动信息。还好在我快要放弃的最后一天,终于找到了特仑苏的赞助名额。

赛前的最后一次10KM,我跑到了46分钟,半马1小时49,最后一次31KM的LSD,以5分30的配速完成。

9月13日,我感觉到身体状态从未有过的好,补偿了几天的碳水,九月十五日晚上的飞机,等到达北京,已是新一天的凌晨。

▲ 在来北马路上的我和老爸

 一切刚好的PB 

七点半起跑,四点五十起床,洗漱用餐排空完毕后,我们乘上去天安门的地铁。地铁站里一眼望去几乎都是跑者。到达目的地后,找到此次比赛的C区时,还有十分钟起跑。三万多人在北京蓝的天安门广场合唱起了国歌,那个场景让人不自觉就跟着心潮澎湃。

已经知道今天温度会很高的我,看着已经明晃晃出来的太阳,有点紧张。

七点三十发枪后,过了四分半的时间,我们才终于踏过计时区。同行的私兔朋友一边给我提醒时间和节奏,一边叮嘱我要加点速度。因为赛道上的跑友实在太多,我们见缝插针的往前奔跑着,在十公里的地方超过了两个400的官方兔子。脚下的多威很轻便,身体仿佛充满饱足的力量,我也一边轻松的掌控着节奏,甚至还关注着镜头(在以往的比赛中,我从来没有这样)。

从十公里开始,队友就开始给我拿水开始补给,前程的温度还是很舒适的,但是人太多,跑不开,在十八九公里的时候,我出现了第一次严重的岔气,在我要求放慢速度调整的时候,队友一边嘱咐我不要停下来,一边让我深呼吸。3公里的调整后,我的岔气好了。我们也算跑开了,没有之前那么拥堵。

随着路程的增加,天气也越来越热,温度在不断升高,在跑上一个缓上坡后,差不多路程过半了。刺眼的阳光,晒得人表情微微扭曲,我在22Km的时候,补了两颗盐丸,同行的私兔队友,仍旧路过一个补给点就给我拿水、饮料、海绵。而我只需要负责绕过右边的补给人群,往左边一路前行。

温度的升高,让我开始有点疲乏,配速有点变慢,队友贴心的拿着水给我浇泻降温,我还第一次喝了海绵里的水,真的是清凉甘甜的舒服。一路上的志愿者们也每个都是笑着为我们加油,还有一口奶音的小朋友的呐喊,打腰鼓的大妈们个个起劲儿的挥舞着节奏。我们一路上超越了好多个400的官兔和私兔,更感谢我身后那些为我加油的跑者。

一路上,遇见了双臂没有的残疾跑者,赤足的跑者,白发苍苍的老年跑者还有一对对情侣跑者……跑步之路真的很美妙,它可以让你见到不同生命阶段的绚烂,不同却同样夺目的生命的绽放,可以感受到每个跑者人心里那股子热爱,那股子执着。

我不知道我这一路上在想的具体到底是什么,仿佛是在一片空白,又仿佛是有一些想法在脑海中的。像是抓不住的帆船,摇摇晃晃,但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在往前往前。

到第二十九公里的时候,我又开始肚子疼到三十三公里,这四公里配速明显变慢,还好过了三十三公里,肚子争气的停歇了下来。本以为有可能会有撞墙期的我,却丝毫没有撞墙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有劲,后程不仅能加速,甚至可以无所顾忌的吃起了队友拿给我的小番茄、葡萄干、喝着饮料,不再惧怕岔气。

这里,我深刻体会到,除去平日科学的训练,休息和饮食真的很重要。我能很明确感受到赛前几天超碳水的补充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现在要开始超人了哟,你看很多人都开始崩了。”队友对我说。因为天气的原因,所以很多跑友都出现了抽筋和停下来走路的情况。在队友“加油,还有9公里…….”的鼓励下,我也为自己打气,“重庆的妹子,不怕晒”(揶揄自己好歹也是被六马暴晒过,被重庆火炉高温炙烤过的厚皮子儿)而更加起劲的奔跑。

终于,迎来了38公里。在途中,队友还给我拿了一块私补点的西瓜,我一边啃着西瓜,一边卯着劲坚持往前奔跑,“没到41KM,比赛就还没开始,加油!我的撞墙期在42.195!”这是我给自己的鼓励。

▲ 拿着西瓜奔跑的我

快到终点的最后两公里,队友拉着我开始最后的加速。我们已经能远远看见鸟巢了,几番来回折返过后,路程从1KM到800米再到400米再到最后的200米。在我们追上了最后一个400的兔子(整个全程,我们超过了差不多有二十个400的兔子…….)后,我举起右手摆了我冲线前的最后一个姿势——胜利的右臂,成功的完成了我的这次北马,顺利的圆了我的破四心愿。也给一直辛苦训练的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复,一个温和却持久的鼓励。

领完完赛包,也接获老爸的好消息,同样PB,五十岁的老同志跑了319,同行的跑友们也成绩不俗。

看着鸟巢下聚集的来自全国不同各地的跑友,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感动:“跑步真的很好,马拉松更美妙。”

应该是有一群有着共同热爱的人一起为这份热爱而撒汗,不怕刮风下雨,夏日酷暑冬季严寒让人更为动容吧。每个人都因为这份热爱和努力熠熠发光。

鸟巢上空的北京蓝正如北京的秋天,一样美得很。

这次的北马之行,一切都是刚好,刚好的期待,刚好的努力,刚好的水到渠成。希望能在以后的赛道上,在每次比赛的万万人当中,遇见能伴我奔跑或是在终点等我的我的严肃跑者。更希望我能追上已经达到波马BQ的老爸,和他再一起站上波马的赛道。

  • 跑步学院:

    和老爸一起跑马拉松,是什么样的感觉?

  • 王怡:

    虽然每次都只能看到他的背影,追不上他,但每次,我都会知道终点有个人在等我。希望能和我老爸走更多的城市,跑更多的路。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