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名家】裴咏杰艺术道路简介(转自:麒派艺术)

 cxag 2020-12-18


裴咏杰,现任湖北省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流派班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1962年1月,裴咏杰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出身梨园世家的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环境,祖父、父亲、母亲、叔叔全部是京剧演员,从小就受到京剧的熏陶。

但是他父亲却因为深知演戏行当辛苦,不想让儿子走这条路。但看到小咏杰的痴迷与坚持,父亲最终同意。

与父亲裴少春先生 1967年

自8周岁起(1970年),裴咏杰正式开始和父亲学戏练功,开蒙武生戏。作为第一任老师,父亲前后教了一共整整十年,在这期间,同时也向孙述权、叶盛华、杜振华、高少亭、王富岩、崔慧君等先生们学戏。

1972年,10岁的裴咏杰便能登台演出,加入了河北衡水地区京剧团,后又回到德州跟随父亲继续学戏,参加山东省德州地区京剧团,18岁已成为剧团主要演员。

1979年,裴咏杰偶然看到了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先生的彩色艺术片《周信芳舞台艺术》,深深被周大师的艺术魅力所吸引,看完之后意犹未尽,他又出来买了两场票,一天时间里将这部艺术片连看了三遍,回家便开始研究模仿,表示要改学麒派。

当时的裴咏杰学余派已经学有小成,因此遭到父亲的激烈反对。恰逢父亲的老友戴孝轩(京剧名家周啸天先生之徒)先生来家里做客,戴先生的麒派唱得也特别棒,了解到他想学麒派之后,传授了一出麒派名剧《徐策跑城》以及周(啸天)派名剧《三家店》。《徐策跑城》便是他学麒的第一出戏。

学的第二出麒派戏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他来到叔叔所在的山东聊城地区京剧团,跟本团著名的麒派老生李忠华先生所学,也学得中规中矩。

通过舞台实践,他的麒派戏也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父亲也就默许了。但在这一时期,还是以唱余派戏为主。用裴咏杰的话说,那时演麒派戏,还是“玩票”的性质。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子里,裴咏杰投师访友,先后在河北省邯郸京剧团、河北省京剧院、山东省德州京剧团、淄博京剧团、山西省京剧院学习,在一路历练中提升自己。

在此期间演过的戏有《文昭关》《四郎探母》《红髯烈马》《托兆碰碑》《桑园会》《大·探·二》《龙凤呈祥》《打金砖》《辕门斩子》《战太平》《徐策跑城》《追韩信》《群·借·华》(一赶三)等。

无论主角配角,他都仔细研究人物,注重刻画细节。正是凭着执着的劲头和扎实的功底,在不断的努力实践中,很快就成为了小有名气的青年演员。

1980年,他到山东聊城地区京剧团看望叔叔,正值剧团主演小麟童先生演出《古城会》,一下被老爷戏的庄严肃穆,独特的雕塑美所震撼和吸引。于是下定决心,学老爷戏。

叔叔裴少双先生表示支持,帮助他说戏排戏,第一出老爷戏就是由叔叔开蒙所教。父亲裴少春则表示反对。

父亲说,40岁之前最好不要动老爷戏,因为老爷戏难度大,关老爷的形象已经神化,太年轻阅历达不到,造诣达不到,不可能演出老爷戏的深度,“40岁之前最好不要进老爷庙”。但是裴咏杰依然默默坚持。

1981年,那年裴咏杰才19岁。演出前,是在别人的指导下,把脸勾好。但就是这个最初不被人看好的演出,他却拿了个满堂彩。就是通过在每一次演出的锤炼中,技艺不断精进。

1983年,他在邯郸工作学戏期间,遇到了京胡大师杨宝忠的弟子、著名琴师徐炽明先生,又跟随徐先生学了杨派艺术。对日后在运用杨派声腔艺术、塑造麒派人物性格上,有很大帮助。 

1983年在天津,裴咏杰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小王虎辰先生为师,同时有幸得到京剧界前辈老艺术家赵松樵老先生的亲传。


与师爷赵松樵先生 
师父小王虎辰先生 师娘陈玉梅女士 1983年 

恩师小王虎辰先生艺术造诣高超、教学非常严格,怹教学生只有两遍:第一遍是基本框架,第二遍是精华,两遍过后再不讲戏,这就要求学生有超凡的记忆力和领悟能力。

与师父小王虎辰先生 1983年

在追随小王虎辰先生学戏的日子里,裴咏杰相继学了《千里走单骑》《走麦城》《岳飞》《群·借·华》 等,唐(韵笙)派、白(玉昆)派、赵(松樵)派等代表剧目。

他记忆犹新:“有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师父拿着苍蝇拍,我拿着鸡毛掸子,师徒二人在不足几平米的狭小房间里,完成了上述几出大戏所有的舞台调度和武打场面”。 

在向小王虎辰先生学戏的日子里,每天五点钟必须起床,在鸭绿江边“喊嗓子”,寒暑不误。即使到了现在,他也依然保持着每天五点起床的习惯,很多朋友开玩笑说他是不是打更的出身?

1987年参加首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裴咏杰原本准备的是余派《战太平·游街》选场“叹英雄失势入罗网”一段,但是决赛时却没演,唱起了被他戏称为“玩票”性质的麒派名剧《徐策跑城》。

早在参加山东初赛时,他在舞台上的出色表演,就被在现场担任评委的麒派名家李师斌先生看中,当时就单独给说了四十多分钟的戏。李师斌先生看到他对麒派如此痴迷,从心底高兴和喜欢这个年轻人。

于是,在有关领导的倡议下,特意将李先生从青岛请到德州,为裴咏杰加工说戏,并在德州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正式拜周信芳大师的入室弟子、麒派传人李师斌先生为师,自此他成为真正的麒派第三代传人。

与师父李师斌先生 1987年

凭借《徐策跑城》一剧,裴咏杰顺利进入了决赛。李师斌先生所传授的技艺,他也都在决赛中运用体现,最终不负众望,荣获青京赛优秀表演奖。通过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的现场直播,一夜之间,戏曲界的同仁和全国戏迷朋友都知道了,山东有一个青年麒派老生演员裴咏杰。
 
1988年,裴老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明星班”深造,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大师亲传弟子萧润增先生,和中国戏曲学院资深教授逯兴才先生。

与老师萧润增先生

回忆起在国戏的学习时光,逯兴才先生说:“咏杰在专业学习上非常的较真儿,小到一个身段、一个表情、一句唱腔,他是非弄明白不可,不单要问明白,而且在练习上他也要走明白,无论是课内课外,他都是非常刻苦的练习。”

从1980年成为主演,到1995年。这十五年间,他一路投师访友,一路演出实践。在跑码头的日子里,一日两场、甚至一日三场戏。回忆自己五十年演艺生涯,他感慨道:“学戏学的多,演戏演得多,就是在这十五年当中。这十五年,对我来说非常关键的十五年!”

2000年10月,裴咏杰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连唱三天,在《乌龙院》《弦高救国》《古城会》等剧目中表现非常出色,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

《古城会》剧照  2016年

演出结束之后,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举办专家座谈会。大会由著名戏剧家郭汉城先生主持,同时邀请戏曲理论家曲六乙先生、霍大寿先生、龚和德先生、朱文相先生、苏移先生等,和麒派名家萧润增先生、国戏教授逯兴才先生,吉林省文化厅及京剧院的相关领导同志参加。

会上给予了裴咏杰很高的评价,作为麒派第三代传人的杰出代表,与上海京剧院的麒派老生名家陈少云南北呼应,并赞为“南陈北裴”。

凭借三天大戏的出色展示,裴咏杰荣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年12月,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与师伯赵云鹤先生 2001年

2002年5月,裴咏杰同江西麒派名家王全熹老师一起,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麟童先生为师。同年9月,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中国京剧研究生班。

与师父赵麟童先生


2006年1月14日,裴咏杰在上海,拜周信芳大师哲嗣、京剧表演艺术家周少麟先生为师。共同举行拜师仪式的还有上海麒派名票穆晓炯。

翌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办拜师专场演出,同时也是纪念京剧大师周信芳诞辰111周年的一次麒派剧目展演。参加庆祝演出的还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萧润增先生、张信忠先生以及周少麟先生弟子陈少云等诸多京剧名家。

与师父周少麟先生

五十年艺术生涯中,裴咏杰还曾向麒派名家赵云鹤、陈鹤昆、刘泽民、徐鸿培、孙鹏麟、董春柏、小昆童、马少童等诸多先生学艺,先后受到20多位京剧名家的传授与教导。

每当回忆起诸位先生们,他无不感慨:“我是从心底里,感激传授我技艺的先生们,这是我从艺当中,乃至我人生当中最幸福的事情。因为今天,要想再遇到这些技艺高超的老先生们,是不可能了。”


图一:与老师刘泽民先生

图二:与老师徐鸿培先生

              图三:与老师张鑫海先生(左)孙鹏麟先生(右)

2004年至2007年,央视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录制并播出由裴咏杰
表演的《路遥知马力》《乌龙院》《未央宫》《徽钦二帝》《赵五娘》《打侄上坟》《明末遗恨》《古城会》《哭灵牌》等麒派剧目的精彩片段。

《赵五娘》剧照 裴咏杰饰演张广才
 

《群·借·华》杜镇杰饰演孔明、裴咏杰前鲁肃后关羽 2006年 辽宁丹东

2007年12月底“南麒北马关东唐”京剧名家展演,北京、上海、吉林、沈阳京剧院大合作,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拉开帷幕。第三天,张学津、陈少云、裴咏杰、尚长容、叶少兰、王蓉蓉、朱强合演《四进士》

《四进士》尚长荣先生饰演顾读
裴咏杰饰演宋士杰

《打严嵩》朱玉峰饰演严嵩、裴咏杰饰演邹应龙

新编京剧《牛子厚》体现了裴咏杰对麒派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此剧由著名戏曲导演宋强先生担任导演, 中国戏曲学院著名教授逯兴才先生担任艺术顾问。

2011年11月,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武汉举办。吉林省京剧院创编的现代京剧《牛子厚》进入决赛!

进入决赛的剧目大约有二十多台,在竞争激烈的第六届京剧艺术节上,裴咏杰主演的《牛子厚》是七台荣获一等奖的剧目之一!该剧还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2012年8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进行展演;2012年9月,该剧又荣获了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大奖!

京剧《牛子厚》剧照

2012年,在湖北省京剧院院长、京剧名家朱世慧老师的邀请下,裴咏杰由吉林省京剧院南下,加盟湖北省京剧院。12月23日下午,他在京韵大舞台首次亮相,演出麒派名剧《斩经堂》《徐策跑城》。

2014年6月6日,他主演新编传统京剧《楚汉春秋》在武昌京韵大舞台首演,和广大观众见面。再度特邀宋强先生和逯兴才先生分别担任此剧的舞台导演和艺术顾问 

《楚汉春秋》是在原麒派名剧《萧何月下追韩信》、梅派名剧《霸王别姬》的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裴咏杰前扮萧何,后饰霸王。前扮的萧何给观众原汁原味的麒派神韵,后饰霸王将净行粗犷、霸气的表演揉进麒派的唱、念、做、打中,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不同于净行的楚霸王形象。


《楚汉春秋》剧照 咏杰后饰项羽

2014年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举办,共有26台参演剧目和5台祝贺演出剧目参加本次京剧节。《楚汉春秋》是八台现场直播剧目中的一台,在当时引起热烈反响。此次京剧节不评奖,由全国的戏曲爱好者投票排名。《楚汉春秋》在"七京节"参赛的剧目中排名第一!

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出《红灯记》,裴咏杰饰演鸠山。



2016年,空中剧院湖北行,裴咏杰老师演出并录制了 《奇双会》《古城会》《群·借·华》等剧目。

《群·借·华》朱世慧先生饰演蒋干
咏杰饰演曹操

2017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裴咏杰麒派艺术工作室”。杨曦、吕蒙等优秀青年演员一直追随他学戏,传承麒派艺术。同年12月,裴咏杰麒派艺术工作室举办“师生同台麒派专场演出”:

12月1日,裴咏杰携学生杨曦合演《乌龙院》

12月2日,学生吕蒙、杨曦联合演出《斩经堂》,裴咏杰演出《徐策跑城》

12月3日,裴咏杰演出久未上演的麒派名剧《清风亭》 

《清风亭》裴咏杰饰演张元秀 谈元饰演贺氏 

2017年8月24日,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麒派经典剧目《斩经堂》的录制工作在天津电影艺术中心圆满杀青。 

2019年1月2日,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麒派经典剧目《清风亭》的录制工作在天津电影艺术中心圆满杀青。

《斩经堂》 裴咏杰演吴汉 

2018年9月26日,郭德纲于浙江金华补行拜赵麟童先生为师仪式,众多麒派名家合演《薛刚反唐》,陈少云老师饰演徐策,裴咏杰饰演薛刚。


2019年5月,裴咏杰专程赴天津向赵(松樵)派传人、京剧名家魏伟先生学习赵(松樵)派名剧《斩颜良》,并于同年12月与观众见面,他饰演颜良。


据微博朋友统计,裴咏杰到武汉之后演过的主要角色如下:
《乌龙院》宋江、《打严嵩》邹应龙、《斩经堂》吴汉、《清风亭》张元秀、《追韩信》萧何、《奇双会》李奇、《三娘教子》薛保

《斩颜良》颜良、《霸王别姬》项羽、《古城会》关羽、《青石山》关羽

《群·借·华》鲁肃/曹操/关羽、《杨门女将》寇准/王文、《徐策跑城》徐策/薛刚、《龙凤呈祥》乔玄/鲁肃、《楚汉春秋》萧何/项羽、《红灯记》鸠山

裴咏杰从艺五十年来受教于多位名师,横跨老生、红生、花脸三个行当,三行皆优,体现了周大师所倡导的“一人千面”,注重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的演剧精神。

先余后麒,南北融合,突破界限。裴咏杰排演了众多优秀剧目,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独特的舞台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剧风格。

剧照资料:酱油
  文稿整理:鲁帅



本文根据裴咏杰老师口述整理并结合其五十年演艺资料编辑而成,特别感谢裴老师百忙之中接受采访,并提供大量珍贵的师徒合照,向裴老师致敬,愿麒艺百世流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