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朱丹溪称为“元气之贼”的相火究竟是什么东西?

 shenjiahuai 2020-12-19

朱丹溪对相火的阐述,主要包括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

被朱丹溪称为“元气之贼”的相火究竟是什么东西?

一.相火的生理

人身之火,不外乎君火、相火。君火即指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故谓之君火。丹溪认为相火受心的支配,相行君命故曰“相”。同时它又具有动的特点,“凡动皆属火”,故谓之相火。

朱氏认为相火的表现形式是:“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意思是说其不同于一般的燃烧之火。相火本身虽然肉眼看不见,但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异常的病理变化,可以使人感觉出有火的征象。相火为人身动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天之所以能生化万物,是天体运动的结果;人之所以有生命力,亦在于机体内部的运动,这种运动所以能够维持,则是由于相火的存在,所以他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由此可见,丹溪所谓相火,并不神秘,只不过是人体生生不息的机能活动而已,故正常的相火是不能泻的。

相火所居部位,“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说明相火主要寄于肝肾二脏,它如胆、膀胱、心包络及三焦亦藏相火。此为丹溪综合了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诸家之说而提出来的,成为后世言相火的根据。

被朱丹溪称为“元气之贼”的相火究竟是什么东西?

二.相火的病理变化

相火主动,为人身动气,但相火之动要受五脏的节制与限度,只有五脏“动而中节”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失节而妄动,则病变丛生,成为危害生命的贼邪。朱氏认为相火有节与失节都受制于君火,如君火静谧,则相火潜伏闭藏以发挥其正常功能;君火不宁,就导致相火妄动。人处气交之中,多动而少静,外界事物又时时感应于心,故君火动易而静难,因此相火亦常亢而为害。诚如朱氏所云:“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相火妄动则消灼人体真阴,进而产生病变。震亨谓:“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这种火为害甚暴,已非动气之火,而是食气之贼,故称相火为'元气之贼”。

引起相火之原因,主要是人之“情欲无涯”。“夫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是铁汉,心不为之动也”。凡此温柔、声音、颜色、馨香诸物欲,皆是能起相火妄动之外在因素,朱氏认为七情六欲之伤激起脏腑之火(即“五性厥阳之火”),然后煽动相火。心主神,心火为君火,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朱氏特别强调心火之动与相火妄动两者的密切关系,指出:“二脏(肝、肾)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心动,心动则相火亦动。”此外,房劳过度、饮食厚味、情志过激等也是引起相火妄动之原因,“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肝……”

被朱丹溪称为“元气之贼”的相火究竟是什么东西?

结语:丹溪所言相火妄动,是指人体功能过于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它能耗损阴精、损伤元气,对人体危害甚大;丹溪所言之相火,为人体功能活动的推动力,对人体十分重要。故丹溪的相火论,也是其滋阴降火法及预防、摄生思想的理论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