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周期品种可能是明年最大的投资机会(资深投资人观点分享)

 追梦文库 2020-12-20

前两周重点跟踪的大周期品种短线调后再强势迎来集体上涨。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提升,以及短期全球补库存提振,再叠加受益于弱美元,未来半年内重点看好国际定价的大宗品,即顺周期行业,主要为:有色、化工、钢铁、煤炭等(建议精选一两个行业)。而很多新股民并未没体验过当年(2006年和2010年)受益经济增长推动资源类大周期品种的疯牛行情,更多的是看到近年来,这类品种连年下跌,被标为垃圾品种,故望而止步。更多粉丝认为大周期品种常年业绩毫无表现,近期上涨仅为低估值提升的短期反弹并非反转,不具有长期反弹的空间。具有此种分歧的,主要是担忧未来大周期的盈利预期是否能实现,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第一:2021年国内经济复苏的持续性。一般观点认为,随着财政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在基数效应作用下,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PPI和周期行业的利润增速也会受此带动。在这种预期下,周期行情最多持续1-2个季度,甚至不如2016-2017年供给侧结构改革时期,大资金很难参与。但市场低估了2021年全球共生模式重启,大循环对于国内经济韧性的支撑。消费国欧美持续政策强刺激以及全球美元超宽松的流动性将支持制造国中国及资源国景气回升。新冠疫情后,全球总需求扩张比肩2008金融危机后的时期,这将持续的带动中国出口和制造业增速的回升。此外,在大洋彼岸美国房地产周期启动将有力的支撑全球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因此,相比于2016-2017年全球补库带动的短周期上行,这次复苏伴有更强的全球总需求扩张和中周期房地产上行的推动,持续性更强,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必然享有全球复苏的红利。从近期出口数据大增可窥,中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全球经济复苏影响巨大及深远。

大周期品种可能是明年最大的投资机会(资深投资人观点分享)

第二:大周期行业没有成长性,盈利持续性不佳,没有实质盈利增长,难以有大行情。

过去10年,市场习惯了在投资率下行的背景下,政策刺激冲高回落的周期行情。而认识到消费、医药弱周期板块成长性高的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在收益率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周期盈利持续性不强,没有大行情自然深入人心。以成长性得到的估值扩张,本身是盈利持续性和确定性的结果。消费行业更像是马拉松,盈利稳定性强;科技行业更像是短跑,产业周期的确定性以及阶段性业绩的高弹性。如果传统周期行业具备了上述两个特征之一,它的盈利波动性大的诟病就可以改观,而事情确实正在发生变化。万华化学,三一重工,海螺水泥等传统周期龙头正在表现出它成长性的一面。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传统企业大型化的过程中,纵向一体化,规模优势使得龙头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盈利能力。周期属性更强的如上游资源原材料黑色、有色由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优化,过去五年全球产能扩张减速,龙头的溢价能力也较之前得到了提升。即便我们不奢求周期有消费的稳定盈利能力,但获得类似科技产业周期,阶段性的高业绩弹性是可以期待的。本轮国内政策刺激较为节制,带来供需缺口持续紧平衡,叠加海外出口,下游汽车、新能源等需求的改善支撑了大周期行业的业绩改善。

大周期品种可能是明年最大的投资机会(资深投资人观点分享)

第三:期货价格上涨,期货和股票配置如何选择。

商品期货价格取决于边际上的供需错配。供需缺口存在带来价格持续的上涨压力。在金融资本的助推下有时会上演“逼空”行情。周期股是盈利和估值共同决定的。期货涨得多,周期股涨得少的症结在于估值没有得到同步提升。因此,估值对于周期股而言是把双刃剑。当商品期货出现“逼空”,价格出现凌厉上涨的过程中,虽然周期股的静态盈利得到改善,但市场预期价格波动性也会加大,这就带来了估值的折损,自然周期股的收益就跑输了商品期货。当然这些都是基于短期的讨论。以终为始作个倒推,在供给刚性、需求弹性的影响下,叠加美元中期贬值,如果这轮工业品的价格全面超越2016-2017年,逼近2009-2011年,铜、铝这类工业金属的盈利空间会大幅打开。那么周期股的估值也会得到系统性提升,股价自然会得到相应的上涨匹配。这个时候估值就相当于周期股的乘数,会比单一由价格决定的商品期货弹性更大。这又回到了我们对于分歧1的回应,全球总需求扩张,经济复苏的乐观判断上面。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商品期货和周期股最理想的状态是忽略短期波动的影响,专注于价格的趋势性,随着周期股盈利空间的打开,股价反身性自然会得到修正。

大周期品种可能是明年最大的投资机会(资深投资人观点分享)

第四:行业配置,科技与消费仍然是机构重仓板块,可以做板块内景气轮动,跨行业大周期行业重仓意义不大。这其实是不同周期定位下的行业超配问题。2021年中国经济处于扩张后期阶段,在过去几轮扩张后期的阶段,周期和消费具备行业上的超额收益。但考虑到,此轮扩张前期,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金融、周期板块的滞涨以及消费板块估值分位较高,使得大周期行业具备了补涨和超配的基础。从自上而下的视角看,明年大周期行业会有三重逻辑支撑,全球复苏,再通胀以及随后的货币政策初步紧缩带来的收益率上行。从行业比价角度看,明年大部分科技行业的盈利弹性跑不赢主板,估值分位过高使得其对流动性更加敏感。消费板块仍然会获得业绩确定性溢价,但相对收益有可能会跑输大周期行业。风格的大切换需要极端的大行情,虽然我们看到了这方面依稀的苗头,并认为明年是加强版的2017年,但仓位决定论的原因仍使得这种切换来得温和一些。

因此,明年的有色行情,我觉得和起始于2018年下半年的猪周期行情有较强的相似性。供给刚性、需求弹性使有色行业盈利持续性大大加强。现有行业上市公司大多处于刚刚扭亏阶段,伴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行业公司的盈利也会持续改善。不同于以往国内、基建地产带来全行业盈利改善,产能扩张,本轮新能源光伏、汽车等新兴产业带来的需求回升,带来行业龙头溢价会更加明显。

点关注,参阅更多分析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