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脖子」能看出什么 | 放映台·协和八

 张戈120 2020-12-25

应证

「上期答案

A. 凝血功能障碍是深静脉穿刺的绝对禁忌症  错误 应为相对禁忌症

B. 穿刺时应让患者处于头高脚低位  错误 应为头低脚高位,此体位又称Trendelenburg位

C. 锁骨上动脉在锁骨上静脉的后上方 错误 应为锁骨下动脉/静脉

D. 穿刺时应30-45度进针,针头长轴指向胸骨切迹  正确

E. 穿刺后若为暗红色、非搏动性的血液则可以断定未穿刺入动脉  错误  对于低血压、低氧血症或两者兼有的患者,很难通过血流形态判断到底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


「课前小测」

对于呼吸困难、水肿或低血容量的患者,颈静脉查体可以评估右心房压力及血管内容量。颈静脉查体包括静脉压测量及腹颈静脉回流试验,可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功能衰竭。本期视频介绍几种颈静脉查体方法具体操作赶紧戳????

视频来源为NEJM(视频及原文链接:https://www./doi/full/10.1056/NEJMvcm1806474?query=main_nav_lg)

仅用于交流学习用途,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视频不会细致入微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更多相关内容~

如果你没有时间点开视频,那就收下这份课代表总结文字版吧~

图文讲解较简略,视频效果更好哟~

    解剖   

  • 颈内静脉与颈外静脉一同汇入头臂静脉;
  • 下颌后静脉与耳后静脉在下颌角处汇合形成颈外静脉,走行在颈阔肌深部,胸锁乳突肌表面,穿过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
  • 岩下窦和乙状窦汇合成颈内静脉,穿过颈静脉孔,伴随颈内动脉在颈动脉鞘中向下走行,最终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

    颈静脉定位   

  • 站在患者右侧。
  • 患者体位:床头抬高30-45度,若找不到颈静脉,可尝试抬高或降低床头15-30度。

  • 患者向左转头部,用手电筒照向右耳,充分显露颈静脉。

  • 颈外静脉定位:胸锁乳突肌表面可以看到血管两个向下的搏动,分别对应于波形图的x‘波和y波。颈静脉搏动波形如下:

    a波
    右心房收缩
    x波
    右心房舒张
    c波
    右心室收缩及三尖瓣关闭
    x'波
    右心室收缩
    v波
    右心房充盈
    y波
    三尖瓣打开
  • 辨认困难时,可选择按压锁骨上部、嘱患者进行Valsalva呼吸,或按压上腹部使颈静脉充血。

  • 颈内静脉定位:位于胸锁乳突肌两个头之间,可能看到血管的两个向下的搏动。若显露不明显,可选择抬高或降低床头、按压上腹部

  • 颈静脉的选择:颈内静脉与颈外静脉压力相似,均可用以评估右心房压力。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可通过Trendelenburg体位识别颈静脉。

    区别颈静脉与颈动脉   

  • 心室收缩期间,颈静脉有两次向内的血流,颈动脉只有一次向外的血流
  • 颈静脉搏动不可被触及,颈动脉搏动可以被触及
  • 吸气或患者坐起时,颈静脉搏动减弱,且搏动点在下方更明显,颈动脉搏动不受影响;
  • 腹压增加时,颈静脉搏动加强,搏动点在上方更明显颈动脉搏动不受影响

    评估静脉压   

  • 床头位于30-45度胸骨角作为参照点;
  • 测量静脉搏动最高点到胸骨角的垂直距离;
  • 正常值为小于3cm,颈静脉压(cmH2O)=距离+5
  • 若距离大于3cm,即颈静脉压大于8cmH2O,可认为右心房压力升高敏感性57%,特异性93%);
  • 搏动点不可见时,表明颈静脉压小于5cmH2O,提示血容量不足。

    腹颈静脉回流试验   

  • 按压患者右上腹或者上腹部10s,测量颈静脉压力;
  • 与不施加压力时的颈静脉压力进行对比,若增加超过4cmH2O,且持续时间超过10s为异常,提示右心房压力升高
  • 结合颈静脉压力测量和腹颈静脉回流试验结果,检测右心房压升高有80%的敏感性和81%的特异性


    Kussmual征   

  • 吸气时,颈静脉压反常升高,颈静脉明显扩张,可见于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心衰、肺栓塞和右心室梗死
文中图片来源于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