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置入中线导管后可见血液搏动!急着拔管可能会出错!

 紫燕玥玥 2023-03-24 发布于陕西
置入中线导管后可见血液搏动,究竟怎么回事儿?


案例回顾

患者孙某,老年女性,因“车祸伤及头部等处约17小时”于2023年2月25日以“1.脑挫裂伤;2.脑梗塞?3.硬膜下血肿;4.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头皮裂伤;6.左侧肩胛骨骨折;7.左侧肱骨近端骨折;8.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院。

因病情需要拟于患者右上肢留置中线导管, 2月27日,在超声引导下顺利置入导管,回抽血液通畅,但可见血液搏动,难道是置入动脉了吗?



案例分析

穿刺前已为患者进行血管评估,确定是对静脉血管实施了穿刺,为什么导管血会出现搏动呢?静脉产生搏动的因素有哪些?

1.伴行的动脉搏动影响

因周围组织受压,动脉与静脉并行,动脉搏动时引起相邻静脉搏动。本案例中,穿刺前超声筛查动静脉距离较远,可排除动静脉伴行情况。

2.动静脉瘘

动静脉瘘指动静脉之间产生不经过毛细血管床的异常交通,常发生在四肢主干动脉和其伴行静脉同时损伤破裂时,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创伤导致。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瘘管部位及大小,若发生于四肢,患肢可出现肢体水肿,跛行、静脉曲张、局部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在瘘口附近可听到粗糙连续的隆隆样杂音,瘘口愈大,杂音愈响,在瘘口相应的体表可触及震颤。

该患者上肢未听及杂音或触及震颤,可排除动静脉瘘的情况。

3.颈静脉搏动

颈部搏动征是颈静脉搏动增强引起,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内存在折返,折返环的逆传形成逆行P波,向下前传引起QRS波,逆行P波引起心房收缩时,恰遇三尖瓣正处在关闭过程中,使心房收缩产生的前向血流被迫反流,再加上三尖瓣正关闭时产生的向上力量,两个力量的相加,使向颈静脉的反流增强,并引起颈静脉搏动增强。颈部搏动征是阵发性室上速患者可能存在的一个体征。

4.肌肉跳动

由于静脉内压力较低,所以静脉通常不会搏动,如果机体处于过度兴奋情况下,会导致静脉周围的肌肉跳动,可能会使人误认为静脉搏动,通常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该患者穿刺时,没有明显肌肉紧张,排除此因素。

5.甲亢

甲亢时,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能力增加,使血管搏动能力增强,因此,甲亢可导致静脉出现搏动。在此情况下,可配合医生使用卡比马唑、甲流氧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未体现该疾病的指标及症状,排除此因素。

6.贫血

贫血会导致心率代偿性增快,从而导致外周血管搏动增加。此时,也有可能会导致静脉搏动发生。明确贫血类型后,可配合医生使用乳酸亚铁、硫酸亚铁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患者血红蛋白为121g/L,可排除该因素。

此外,生理性搏动一般在瘦人中更为常见,颈部血管搏动较明显,特别是在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血液循环加快,出现颈静脉搏动。

回顾患者病历发现:患者入院时心率快,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融合波,电轴右偏,伴缺血性ST段改变。结合上述,综合考虑该患者静脉搏动是由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引起颈静脉博动所致。

在颈部和胸部的交界处,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或无名静脉。而中线导管的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距离汇合处较近,所以血流动力学较明显。 



临床处理

1.考虑置管血管在穿刺点与动脉距离较远,误穿动脉可能性较小,立即撤除导管鞘,给予敷料加压按压;

2.再次抽回血,观察患者血液颜色为暗红色,与动脉血有所区别;

3.考虑到动脉压力高,液体不易滴入,给予中线导管接液体静滴,液体滴入通畅;

4.后抽取2ml中线导管内血液查血气分析,血气示PCO2 29mmHg,PO2 40mmHg,经医师判断为静脉血;

5.经综合判断,中线导管置管成功,予妥善固定,向患者家属再次交待注意事项;

6.3月8日复查胸部CT,CT示中线导管尖端位于右锁骨中线。



经验总结

临床上发现颈部搏动,如何区分究竟是静脉搏动还是动脉搏动?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区分:

1.颈动脉异常搏动范围较局限,局部搏动有力,幅度较大,而颈静脉搏动范围弥散,触诊时无搏动感。

2.每个心动周期,颈静脉有两次向内跳动;而颈动脉只有一次向外跳动。

3.颈动脉搏动不受体位和呼吸的影响,颈静脉搏动在直立位或吸气时减弱甚至消失。

4.轻压颈根部,颈动脉搏动不受影响,颈静脉搏动则减弱或消失。

封面图由沙坪坝区中医院提供,图文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