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继苓:生命的智慧,穿着诗歌的彩衣——读于金鹏的诗

 倚月临风 2020-12-27

初识于金鹏先生,是在王克金老师的诗歌创作研讨会上,当时于先生的诗歌评论《平平叙来 理趣盎然》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学识渊博,有着丰富阅历的人,近几日看他的小诗、微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却能让人深切地感觉到,他在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他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这些体验凝结为生命的智慧,穿上了诗歌的彩衣。

正如诗人简介里介绍的那样,诗人于金鹏先生真的是一个于学无所不窥的人,他的诗,不仅有道家的出世,也有佛家的超世,更多的是儒家的入世,在他诗里,生命的智慧是坚守梦想、奋力拼搏的情怀,是乐观洒脱、幽默顽皮的意趣,是善于观察、勤于思索的习惯,这些智慧让他的生命充满了能量,思想健康得以升华,人生格局得以提升。

一、梦想与情怀

《大鹏赋》(海澜阔/划然金翅擘*/莫咋舌)是诗人以汉俳自况的一首诗,诗中的大鹏形象,源自庄子的寓言《北冥有鱼》,在李白赋中形成了壮志凌云、博击万里的巨大形象,佛教中又让大鹏金翅鸟这一形象充满了神话色彩,诗人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梦想,可是实现梦想的过程不见得是一帆风顺的,在《风中》(尽管双翅/已蜕化成臂膀/我的胸腔/仍跳着/鸟的心脏),诗人借双翅已蜕化成臂膀来形容实现梦想过程中的遭遇,但是诗人并没有气馁,因为诗人的胸腔仍跳着鸟的心脏,这鸟的心脏便是诗人飞翔的梦——诗人火热的初心,米歇潘曾说,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双翅蜕化算什么,只要心中有梦,只要足够勇敢,依旧能够飞翔,这才是生命的智慧。在《双鱼》(《双鱼》  一双鱼在屋脊上/搁浅、打挺/海呵海//就在他们的头顶/波平如镜)中,那搁浅在屋脊上的鱼让人心疼,他们是借着急流跃上了屋脊吗?如果是,他们又是为了什么把自己弄到了如此艰难的境地?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屋脊上打挺?是海,是头顶的海,海是他们的梦想,是他们的信念,搁浅,是实现梦想中遇到的挫折,打挺,是重新积聚力量,是再次奋力拼搏,那波平如镜的海,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鱼,而鱼也以为只有这样的生命过程才最美丽,最有意义,这同样是生命的智慧,更是儒家文化的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二、智慧与意趣

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守梦想、奋力拼搏可以获得生命的蜕变与成长,漫漫长路,一直紧绷的琴弦会让生命的乐曲缺少了变化美,生命中多一些乐观洒脱、幽默顽皮的意趣会获得生命的喜悦与幸福。《阵雨》(也不知那块云什么时候到的/只知道我一出门/一阵雨便撒到我的身上/它是因为我才来的呢/还是我恰巧赶上了/街上除了我/一个人也没有)来临,诗人感觉到的不是出门遇雨的懊恼,而是以为那云是为我而来,并且假设是恰巧赶上,那么街上不会除了我,一个人也没有,此时此刻,诗中的阵雨便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他不再是出门的晦气,而是可以相伴的朋友,诗人的乐观心态让诗人的心境变化,意趣彰显,透露出生命的智慧。《长途》(又累又渴/向路边的白玉兰/寻一杯水喝)中跋涉,当筋疲力尽又累又渴时,诗人没有抱怨,而是率性洒脱,就地取材,向路边的白玉兰寻一杯水喝,此处的白玉兰是个意象,它可以是一杯酒、一本书、一个人乃至任何物质的和精神的食粮,通感的运用达到了望梅止渴的效果。最耐人寻味的是《私家裁缝》(扯一匹素风/央你为我/做一身衣裳/其实不知道你的手艺/然而我深信/一旦经历了你的手/这衣裳/就会染上细细的清香/定钱奉上/一裹白花花的月光),以素风为材料,制作的衣服经裁缝之手能够染上细细的清香,哪位裁缝能有这么好的手艺,是“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正所谓道法自然,而诗人竟然把这么难以解释理解的“自然”变成了“裁缝”,还是“私家”,不能不说是诗人顽皮到了极致,幽默的意趣尽显,同时也告诉读者这道家文化的“顺其自然”也是生命的智慧。

三、观察与思考

布莱希特曾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论语》中也曾有“学而不思则罔”的句子,思考的前提是善于观察,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只有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才有可能发现小东西中隐藏的大道理。比如《废河》(废河里突然水满了/废河已多年没见过洪水/老哥俩热烈地拥抱着/浑浊的泪水流出来/废河里突然水满了/河底的庄稼不认识洪水/等他们从颤栗中回过神来/才知道已经跑不掉了/桥上的农人是探监的老母/眼望着水牢中自己的孩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一条废河里种上庄稼在农村来说是再寻常不过,农民认为这理所当然,看到的人也大多觉得理所当然,但是在诗人眼里却不是这样,他会联想到废河的水满了老哥俩的热烈拥抱及浑浊的泪水,他还会联想到河里的庄家无法逃生而白白葬送了生命,还有桥上那无可奈何探监的老母,她一句话也没有讲,此时的无声胜过有声:对于废河这样不完整的生命,人类应该如何对待,是为了利益肆意毁坏,还是应该保留他生命的尊严,农民一句话也没有讲,恰恰是这不说话才让诗的结尾耐人寻味,分量加重。诗人能于这样一件很小的事中发现如此严肃的生命命题,这不得不说是诗人善于观察、勤于思索的结果,也蕴含了佛家文化的慈爱众生思想。再比如《鸟与人》(捏一根草茎/我蹲在屋后的隙地上/计算着/而一只云雀/就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又跳又唱),诗中的人蹲在屋后的隙地上捏一根草茎,这是多么悠闲的画面,可是诗人却偏偏让他“计算着”,他在计算什么,是人生的得与失吗?再看看旁边的云雀,居然在人触手可及的地方又跳又唱,他就不怕人会抓他吗?云雀的善良与人的“计算”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许云雀是以自己的举动唤醒人类的善念,亦或是告诉人们人与万物和谐共处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善待其它生命就是善待自己,种善因得善果,因果循环,这是佛家思想,是诗人观察思索后悟出的道理,这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更是生命的智慧。

古罗马诗人玉外纳曾说,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于金鹏先生是一位善于捕捉诗歌意象的诗人,生活中的四季风雨、花鸟虫鱼,被诗人赋予创作主体“我”的生命色彩之后,以简洁的小诗、微诗呈现给大家, 英国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也就是说,于金鹏先生的诗里浸透的是生命的智慧。诗人在《旁观》里说河水已经卷走了他的鞋子,剩他在时光的岸边,相信他一定会在岸边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让生命的智慧,穿上诗的五彩霞衣。

       

      作者简介:高继苓,河北省文安县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廊坊市骨干教师,作品曾在《诗歌月刊》《廊坊日报》发表。2008年5月,参与抗震救灾专辑《五月记忆》编辑工作并发表诗歌作品;2011年至2017年,参与二轮《文安县志》编辑工作。近期,学写诗歌评论。

多精彩推荐,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诚请转发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