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八段锦习练的误区,揭秘真传八段锦

 叶舞留香 2020-12-27

最近有内部学员询问阿福关于八段锦的习练要领和方法。因此我今天就先跟大家来谈谈八段锦的奥秘。

八段锦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传统养生健身术,流传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体力劳动越来越少,而脑力劳动越来越多,所以因久坐和缺乏运动而产生的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其中八段锦就成了人们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不仅老年人喜欢,而且也受到很多办公室白领们的青睐。

确实,八段锦只有八个式子,简单易学,又没有场地的限制,非常方便习练。

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八段锦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

2、少林八段锦。

3、道家八段锦。

4、其他类型的八段锦。

其中,国家体育总局的八段锦最受欢迎,流行最广。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阿福对这些八段锦都作了一些研究。这些不同类别的八段锦虽然在某些动作上略有不同,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尤其在核心练法上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虽然它们在传授时对每一式的健身养生原理和功效都讲解的不错,但在练法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习练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了。

其实只要得了内家拳的真传,有了内家拳的功夫就能立刻判断出某老师所练所传授的八锦是否正确。

阿福现在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现今八段锦传授和习练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错误并同时阐述正确的习练方式是应该怎样的。

1、是否按照抻筋拔骨的要求来习练八段锦。

2、手脚之劲是否相连?

3、是否有很多无用的动作和断筋?

4、能否分出阴阳,如虚实、轻重、上下、前后、左右。

5、呼吸是否和顺得法?

6、是否能拿住脊椎这个核心来练八段锦。

下面阿福就上面这六个问题,特别是第一点来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一、是否按照抻拔骨的要求来习练八段锦?

八段锦又名“拔断筋”,言下之意,这套功法的八个式子是练抻筋拔骨的,是改变人之筋骨、变化人之生理和气质的秘法。这与中华传统武术的内家拳所追求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

但如今社会上流行的八段锦几乎都失去了抻筋拔骨的内涵。要么变成了只有肢体活动的体操,要么变成了炼气的气功,要么变成了松懈无力的太极操。皆与八段锦的本意相去远矣!

因抻筋拔骨对于健身养生和之后的技击实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阿福重点就这八个式子分别来说明一下如何才能真正地抻筋拔骨。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现在通常的练法是:

双手从腹前托到胸前翻掌,继续向上托过头顶到极限处。整个过程只有最后的上托到极限处有抻拉,其他90%多的运动都是在做无用功,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正确的练法是:

两手在小腹下交叉,掌心朝内,肩下沉,两手臂顺自身的重力下落到最低点。接着两手向前伸展,并抻拉肩胛骨,脊椎略后撑(抻开两肩胛骨,并打开膏肓穴)。在保持抻拉的状态下,两手缓缓上提,此时抻拉的是手三阳经。两手上托到与胸同高时,翻掌继续上托,力在掌根,此时撑拉的是手三阴经。

双手过头时,头在上顶的同时后仰,脊椎略后弯弓。此时胸腹开,而腰背合。双手上托到极限时头前翻上顶,下颌内收,停四到九秒。此时头上顶领起脊椎,则腰背开而胸腹合。

我们知道五脏是挂在脊椎上的,心肺在上焦,肝脾肾在中焦,只有运动到了脊椎才能调理五脏。而下焦是大小肠和膀胱等所在处。通过腰脊和丹田的开合,也同时运化了六腑。

这样练才能真正抻筋拔骨并达到理三焦的目的。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这个动作其实练的是胸背的开合及两肩、两臂的伸展。现在大家练的方法却只有了拉弓,即开胸合背,但没有开背合胸的动作。只有开而没有合,少了至少一半的内容。

正确的练法是:

开弓之后,如右手是弓背手,不要直接把它收回来,而是要单手如揽月,一只手臂如将一个大大的球抱入怀中,肘要保持外撑的状态,拉开右肩胛骨。此时左肘外拉下坠再内旋,打开左肩胛骨,这样背开而圆。左手内旋后再从胸前上钻翻掌向左侧推出,右掌右肘同时向右展开,与左手呼应对开。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这个动作与太极拳的金鸡独立相似。但太极拳习练者们和八段锦的习练者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只有当手举到最高处时,才抻拉到肋部和脊椎,其它绝大部分的动作都是没用处的。从武术上来讲这是断劲的。

正确的练法:

以右手上举左手下按为例。右肘下沉并向左拧,拉动右肩胛骨,右肘向左侧拧转的同时右手向上钻起,要一直撑着肩胛骨和脊椎。手领肘,肘拉肩胛,先顺缠后逆缠翻转成掌心朝上。这样把右侧肋打开,左侧肋下合,两肋一开一合,一升一降。使肝经得到刺激,可把肝气疏解开,则脾胃调和。

在右手上钻的同时,左手掌心朝下,并下按。右手到最高点时停四到九秒。

接着右手大指领劲,逆缠翻转下按,而左掌则同时上钻,方法同右手的上钻。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这一式有向后转头的动作。现在流行的做法是水平向后拧转,这只能练到部分颈椎,有的扭头向下看,效果更差。两臂的翻转也没有手指领劲,没有缠丝劲,无法激活手三阴和手三阳经脉。

正确的练法:

头在向后转的同时,要尽量向上拔起,螺旋上升,这样就会拉动颈椎并激活大椎,同时可牵拉到整条脊椎。如此方能治五劳七伤。两臂同时以大指领劲,不是整个手掌翻转,要以指尖领劲,抻开由梢节到根节的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

两手要先小指指尖领劲,再逐个拧转,顺缠外展,由掌心朝下变成掌心朝上,再大指领劲,其它各指逐个拧转,变成掌心朝下。这样手三阴和手三阳都得到盘练,脊椎也同时拧转,如此方能治五劳七伤。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这个动作大家通常的练法是头和胸背同时转动,尾椎骨没有拧动,只摇头没有同时摆尾。效果相差甚远。

正确的练法是:

头要向前抻开,拉动脊椎。摇头不是目的,以头领脊椎转动才是要点。

而且脊椎与肩胛骨要分开阴阳。两肩胛在转动的时候也要有高低的变化,即一高一低。命门连两腰肾到尾椎的倒三角区为肾的封藏之所,对健康非常重要。在武术上来说,这个地方如能活开也是功夫高低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因为人的尾巴已经退化没了,只剩下了一点小根,即尾闾。它本就不容易拧动,特别是人成年之后,这个地方就长死了,再加上久坐不运动,这里就更加僵死了。这样肾气不能封藏,肾水难上升,而心火亦难下降,导致心肾不交,水火不能既济。因此,容易风火上炎,上火生病。

所以这一式一定要有意识地扭动尾骨,即摆臀,注意不要扭动膝盖。初期尾骨难动分毫,但只要你有拧动之意,并不断增加扭动之力,则尾骨慢慢会活开,久之可如鱼尾摆动。这叫激活尾闾,腰骶亦会同时在尾闾的拉动下活开,骶椎活则全身活,则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很多人把这一式做成了弯腰和起身。只做了两手对腰和腿的按摩。其实这一式主要练的是从头到脚的整体抻拉,按摩腰腿只是顺势而为。

正确的练法是:

两手攀足时,头领脊椎向下拉,并向后合。膝盖不要弯。这样便可由头抻拉到两足。接着两手下按到脚面,再向前伸展,此时,臀要撑定住不要前晃。头拉脊椎,两手拉肩胛,肩胛带脊椎。这样两者同时向前牵拉,从脊椎拉到后腿,一直到后脚跟。

如此人身体最长的经脉--膀胱经才能得到充分的抻拉和疏通。而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肾也同时得到滋养和强壮。肾虽为先天之本,亦可后天养练强壮。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这一式与中国传统武术的马步冲拳很相似。阿福在上初中时就练过,但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明白其中的奥妙。其实这一式的真正内涵大家都没搞明白,只练了冲拳或拧腰冲拳,腿和脚没有和拳产生任何关系,只是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上下之力没有贯通,全身经脉在中盘断开了,没有连通,没有上下循环。

正确的练法是:

出拳时不是胳膊拳头自己打出去的,而是先要坠肘沉肩,拉动肩胛骨,并牵动后背的斜方肌和背阔肌,一直到骶椎和臀尾。此时不可主动拧腰转胯,否则就不会成拉到这些肌群了。

腿和脚是怎么和手产生关系的呢?

这个方法在很多拳法门派中已经失传了。阿福在这里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出右拳时,先沉左胯蹬左脚,而身体不可妄动,力由脚跟上的跟踺发出。大腿后侧和内侧大筋上抽,翻过尾骨上脊椎,此时要扣肩,则力过肩到右手。

出左拳的方法同上,只是要蹬右脚。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现在通常的练法是:

主要靠脚趾和前脚掌的力把脚跟抬起来,再落下,头、脊椎和腿没有多少参与,头和脊椎没有上拔,腿的筋腱也没有上抽。

正确的练法:

脚跟踮起来并不是通过脚掌用力,而是先要头领着脊椎向上拔起,同时大腿后侧大筋上抽。这样在脚跟起来的同时,整个身体就拔开了,这样才有了开合。就像拉开的橡皮筋,先拉开,再松开下落。这样就会产生振颤和抖动。如此才能摩荡脏腑,洗髓强筋,改变人之生理。

上面是从抻筋拔骨的角度来谈八段锦的,这也是八段锦习练中最重要的核心。

为了节约篇幅,关于其他五个方面,阿福只做简要说明。

二、手脚之劲是否相连?

这一点其实就是太极拳谱中说的“由脚而手的节节贯穿”。如今能真正做到的人已经凤毛麟角了。因为不明拳中真义,徒练多年枉劳神。

其实只要有明白师傅传授或点播,练出由脚而手的内劲的贯穿并不是太难的事情。而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按照手脚相连的秘法去炼,只要按此规矩去练,内劲就会日日积累,月月提高。阿福用了大约3年时间,就基本做到了节节贯穿。

大家的身体条件比我那时要好,只要找到明师,应该能更快地练出这个由脚而手一气贯穿的内劲。

三、是否有很多无用的动作和断劲?

所谓无用的动作是指动作有偏差,没有做到位,没有练到身体,没有练功,是在做无用功。

比如前面提到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的上托和下按都只是手和手臂的动作,没有连到躯干。就是无用的动作,在武术上就称为断劲。

四、能否分出阴阳,如虚实、轻重、上下、前后、左右。

如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右手上举时,右手掌心朝上为阴,左手下按掌背朝上为阳。左实右虚,重心放在左脚,力发于右手。

五、呼吸是否和顺得法?

八段锦可自然呼吸,也可配合呼吸。初期最好不要管呼吸,关键是动作要做对。如配合呼吸,一定要记住,要以和顺自然为前提,不要强行吸或呼,否则会引起横气,逆气,憋气。

总体原则,呼或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丹田呼吸。要呼气、吸气、屏气、自然呼吸四者相结合,不必拘泥教条。

六、是否能拿住脊椎这个核心来练八段锦。

比如第一式就是先抻开肩胛骨和胸椎,再拉颈椎和腰椎。第三式是通过两肋的开合,形成脊椎的螺旋升降。第四式开颈椎。第五式是以头尾这两端的摆动,使整条脊椎如龙骨抻拉活转。第六式是脊椎前弯弓和后弯弓。第七式是脊椎的左右拧转。第八式是脊椎的拔落和振颤。

仅从以上简单的说明大家就会明白,看似简单的八段锦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如仅仅跟着现在网上流行的视频或普通的老师学习,几乎肯定会练错的,健身、养生和防病治病的效果是有限的。

阿福经常会思考,为什么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宝贝现在要么失传,要么走样了呢?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莫不如是。

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1、师傅保守,不愿意把真东西教给徒弟和学生。

这一点在太极拳的传承中非常突出。比如陈长兴传杨露禅。杨先后三次去陈家沟向陈学习太极拳,共花了十八年的时间。前两次共学了十二年,仍然没有得到最核心的东西。据说第三次,杨的同乡富豪武禹襄给了杨足够多的银子送给陈长兴,足够他养老,陈才最后把全部的太极拳的秘密传授给了杨露禅,这才成就了之后的杨无敌。

杨露禅得到真传如此不易,他自然就视若珍宝,轻易不外传。他教给北京的那些王公贵族们的太极拳其实就是只有外型的健身化的太极拳,就是今天太极操的前身。根据杨家的那些弟子们的回忆,杨家的保守是出了名的了,这是他们门内公开的秘密。杨家太极拳是至今流传最广,习练最多的,所以今天的太极操如此流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至于简化太极拳就纯粹是为了健身而改编的,更失去了太极拳的真义。

2、虽得真传,但后人或传人或不够用心,不勤奋练功,或悟性不高,又固步自封,不去虚心学习他人之长,经过几代传承就练错了,练走样了。

功夫是练出来的,在武术上来说,老子英雄儿不一定是好汉,不是有了厉害师傅就一定会出高手徒弟的。后人和徒弟在前人的树荫下好乘凉,好混日子,就不去苦练,不去拼搏进取了,功夫自然就退步甚至失传了。

如今虽然有真功夫的比解放前少了很多,但还是有的。而且如今信息传播的渠道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灵活。

中国的几大内家拳传播很广,传人很多,如果你的门派的传承有了缺失或偏差,你只要有心,愿意放下身架虚心求教,你完全可以从其它门派中把丢失的东西学回来的,再坚持不懈地训练提高,你一定可以练出真功夫并丰富完善自己门派的拳学体系。这样我们才能把祖先传下来的养生术(八段锦等),搏击术(太极拳、形意拳等)代代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