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下,如何做好临终关怀服务?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田清红
    单位 |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院舍老人安宁疗护(临终关怀)是为经医学诊断生命不超过6个月的在院老人,给予积极和全面的身体照顾,以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为重点,并关注其心理、社交及精神需要,目标在于提高和改善老人和家属的生活质量。通过由医生、护士、心理师、营养师、社工、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帮助,让老人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本文根据疫情期间笔者所在的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开展的院舍老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际情况,分析了疫情对院舍安宁疗护工作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服务总结了疫情之下的院舍安宁疗护服务开展的实践经验。


疫情对院舍安宁疗护工作的影响


根据重庆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从1月25日起重庆市对所有入住老年人的养老机构统一实施临时封闭管理,一切外来人员无特殊原因不得进入养老机构。其次,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殡葬场所内不能举办守灵、告别、祭奠等人员聚集性活动,殡仪服务流程就简化成接运遗体与火化遗体。这些政策直接影响到院内安宁疗护工作的开展,其具体影响如下:

1.案主系统

1)认知的影响

部分意识清晰的临终老人对疫情严重性认识不到位对院内采取的封闭管理措施不理解。

2)情感的影响

临终老人对家属不能探视、志愿者不能定期陪伴表现失落,情感支持弱化。

3)行为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疫情期间,老人在外出就医、特殊药品采购等方面受到影响。

2.支持系统

1)对家属的影响

由于家属不能进入福利院探视,无法直观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和病情,十分担忧,对探望老人的需求表现强烈;封闭管理初期部分家属对封闭管理政策不太理解,以及后事料理阶段对疫情期间的丧葬政策不清楚。

2)工作人员的影响

疫情期间,院内工作人员实施十四天轮班制度,参与临终关怀服务的医护人员、社工和其他工作人员连续的高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容易产生心理情绪问题。

3)志愿服务的影响

本院临终关怀项目前期与重庆理工大学暖心志愿服务队建立长期的志愿服务合作关系,定期为临终老人提供一对一志愿陪伴,受疫情影响,志愿者不能进入院内,院外志愿服务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二、疫情下安宁疗护工作的开展


1.增加日常探访,满足个性化需求

疫情期间针对临终老人,社工增加日常探访频次,每日进行两次探访;一是做好临终老人的关怀陪伴,为老人提供心理情感支持;二是及时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察觉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并做好资源链接,协调医疗、护理、膳食等相关工作人员,整合资源以满足老人需求。


2.进行风险评估,分级介入

医生和社工从身体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对老人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分为严重、较严重、一般三个等级;其中,严重是指老人身体机能急剧衰竭,随时可能离世;或老人存在自杀、自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较严重是指老人身体机能趋于衰竭,有间歇性的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一般是指老人身体虚弱,身体机能波动状态,存在危及生命的可能,老人情绪相对平稳。根据等级划分来确定服务跟进频次和服务内容,进行分级介入。

3.加强跨专业合作,形成团队合力

疫情期间,在院舍老人临终关怀服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推动下进行了临终关怀个性化照顾计划试点,探索跨专业团队合作实践。通过开展个案会议,整合医生、护士、社工、营养师等各方资源,制定临终老人的个性化照顾计划;通过建立QQ群,进行线上沟通,及时更新共享文档,做好服务记录,了解各方照护计划的落实情况,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为临终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形成团队合力。


4.保持与家属沟通,及时反馈老人情况

医护人员及时向家属反馈老人病情进展情况,社工与家属保持定期沟通,及时反馈老人在院的心理情绪状况和精神状态,让家属动态的掌握老人在院情况,避免家属因对老人情况不清楚产生的担忧和疑虑,减轻家属不能亲自照顾老人产生的愧疚感;同时也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了解家属对老人在院内的医疗、护理、膳食、人文关怀等方面服务需求,及时协调各方进行服务跟进。

5.开通探访专用通道,展现人文关怀

院内实施封闭管理期间,针对部分病危老人和临终老人家属开通探访专用通道,有探访需求的家属可向院内提出申请,在确保疫情防控风险排查到位,并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由社工和医护人员负责接待家属到达院内医院探视区域看望老人,满足老人与家人团圆的心愿,提升制度的人文温度。

6.协助老人后事料理,开展善别服务

疫情期间老人在院离世,首先社工为有需要的家属提供治丧咨询,让家属了解疫情之下丧葬政策,协助家属做好老人的后事料理;其次面向家属开展哀伤辅导,通过倾听、陪伴等方式帮助家属宣泄失去亲人后的悲伤情绪,处理家属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陪伴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而产生自责和愧疚感;最后社工通过短信和电话的方式向家属表达致哀,为老人送别。

7.关注工作人员心理情绪状况

一是面向工作人员开展心理情绪问题排查,察觉服务团队人员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并及时进行督导介入;

二是在院内休息时间播放一些舒缓音乐,缓和工作人员紧张情绪、释放工作压力;

三是做好新冠病毒知识的普及,让工作人员了解病毒以及疫情,并对院内老人离世有正确的认识。

疫情期间,院内安宁疗护服务在跨专业团队的积极参与合作下有序开展,为老人提供持续的身体照顾、心灵呵护、社会支持、灵性关怀,并将疫情对临终老人的影响降到最低,让老人在生命末期享受优质服务;同时积极与家属沟通,减轻了疫情期间家属对老人的担忧,并协助处理老人后事,及时介入进行哀伤辅导,减轻家属的痛苦和负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