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丞相韩德让的遗憾:不仅自己生不出儿子,过继来的儿孙们也绝后

 猴格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提到与北宋对峙的契丹大辽国最知名的汉臣,非韩德让莫属,契丹、汉族混血儿韩德让是玉田韩氏定居辽国的第三代,受辽景宗耶律贤、景宗睿智皇后萧燕燕、辽圣宗耶律隆绪夫妻、母子的宠眷,在契丹位极人臣、荣宠一生、善始令终。

但在韩德让几近完美的人生中,却有一大遗憾,他没有自己亲生的子嗣,甚至于,他过继来的嗣子嗣孙们,也都因为各种原因而绝后,好像韩德让有毒一样,谁沾谁绝后,真是巧合的令人恍惚啊!

01,大丞相晋国王韩德让

经天纬地匡时致主霸国功臣、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大丞相、兼政事令、晋国王、食邑三万户、食实封陆千户、赠尚书令、谥文忠、耶律王讳隆运(941-1011),字致尧,契丹名叫兴宁姚哥。

别懵圈,耶律隆运就是韩德让了,他本姓韩,名字叫德让,被契丹皇帝赐姓耶律,又赐名隆运,所以韩德让就是耶律隆运,也是兴宁姚哥大丞相。

韩德让才兼文武、生禀间秀,是辽景宗宠臣韩匡嗣的第四子,就是在景宗朝,韩德让开启了他璀璨的人生,初为东头供奉官、银青崇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兼殿中侍御史、武骑尉。

后迁金紫崇禄大夫、司徒、行左千牛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又转上京皇城使,加太保,授凤翔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特进、太尉、行凤翔尹,封昌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特赐推忠翊圣功臣。

韩德让曾代替其父韩匡嗣为上京留守,权知京事,考评非常优秀,乾亨元年(979)又代替其父权知南京留守事,在宋军围城时,亲自登城、日夜守御等到援军到来,取得南京保卫战的胜利。

在随后的高粱河之战中,韩德让又邀击宋军再获战功,拜为辽兴军节度使、平滦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加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乾亨三年(981)十二月,韩德让被景宗征拜为枢密使、冠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加兼侍中,赐守正功臣。景宗驾崩时,韩德让和耶律斜轸一起成为顾命大臣。

从韩德让在景宗朝眼花缭乱的履历看,足见景宗耶律贤对他的提拔、器重以及信任,的确担得起是韩德让“知己之主”的称号。

等景宗驾崩、圣宗继位,萧燕燕临朝,韩德让更被倚重,在感情上他是执政皇太后的情人,在仕途上更是国之股肱,先后被封楚国公、晋封楚王、拜大丞相,徙封齐王、晋封为晋国王,各种光鲜漂亮的功臣号更是不要钱的砸给他,什么“嘉谋神智”,什么“经天纬地”等等,“赐以耶律之国姓,冠于宗盟。预公朝而免常朝,邻御座而设独座。不名不拜,绝席绝班。”真正的宠遇优隆、位极人臣啊!

统和二十九年(1011)三月初六,大丞相晋国王韩德让薨,年71岁,当年十一月十六陪葬乾陵,在大辽,能够陪葬帝陵的汉臣,唯有韩德让一人耳。

02,完美人生中的憾事

人生顺遂堪称完美的韩德让,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自己亲生的孩儿,特别是在他能生的老父亲韩匡嗣的衬托下,膝下空虚的韩德让显得有些凄凉。

韩家世代都特别能生,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生了十一个儿子,父亲韩匡嗣则生了九个儿子三个女儿,到韩德让却没有一儿半女。

韩德让生于辽太宗会同四年(941),比辽景宗耶律贤(948.7生)大7岁,比承天太后萧燕燕(953.5生)大12岁。统和元年(983)时,韩德让42岁,萧燕燕30岁(此处都是虚岁)。

契丹人普遍早婚,还流行童婚,所以,韩德让可能在十三四岁就结婚了,契丹方面的史料没有他妻子的信息,在宋人传播的小八卦中,则说韩德让的妻子姓李,后来被萧燕燕毒杀。

但从韩德让墓葬的挖掘中,并没有发现李氏的踪迹,辽国可是流行夫妻同穴合葬的,即便一个先死一个后死,也要重新合葬的,不知道李氏为何没有与韩德让合葬。当然,也或许是把韩德让视为老娘禁脔的辽圣宗不允许其夫妻合葬呢?更或者这个所谓的李氏就压根不存在呢?

不管李氏存在不存在,但都不能说韩德让在成为太后情人之前的四十年里没有其他女人,所以,身为贵官的韩德让,在40岁之前都没有生育,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是韩德让本人身体有恙,他不会生,所以他才没有子女的

03,第一次过继的韩氏子律来郎君

因为韩德让自己不能生育,所以,在他生前就过继侄子律来郎君为嗣子,过继律来郎君的事情史料中并没有记载,是在出土的《耶律高十墓志》中发现的。

第四个兴宁姚哥大丞相大王无子,大王之弟之子律来郎君族系承祧。(契丹小字《耶律高十墓志》)

耶律高十就是王宁高十,是留宁郭三的幼子,而留宁郭三则是韩德让九弟韩德昌(契丹名富哥)的长子,也就是说,记载韩德让过继律来郎君的墓志主王宁高十是韩德让的侄孙。

为什么肯定的说律来郎君是在韩德让生前过继的呢?

我的依据就是,韩德让死后仍然无子,那时才由圣宗做主,把弟弟齐国王隆裕的元子宗业过继给大丞相。如果韩家在德让死后过继律来给他,辽圣宗就不会再把侄子过继给韩德让,韩德让的墓志上关于子嗣部分就会写律来的名字,而不是宗业。

但韩德让的墓志上关于子嗣部分,只记载了“一子宗业”,那就说明,在韩德让死的时候他并没有嗣子,所以皇帝才过继宗业给他,但是,耶律高十的墓志又明确写韩德让的侄子律来曾当过他的嗣子,这种情况下,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律来是韩德让本人生前亲自选择的嗣子。

但不幸的是,韩德让过继来的嗣子律来,死得比嗣父还早,且没有留下子嗣,因此,在韩德让去世时,仍然处于无子状态,才有圣宗做主过继的事发生,而这个父不详的律来郎君自然被皇家无视,所以在韩德让的墓志上毫无体现。

04,第二次过继的皇孙宗业

韩德让去世时,因为无子,辽圣宗耶律隆绪就下旨把自己的亲侄子、齐国王隆裕的元子宗业(胡都古)过继给大丞相为嗣子。

宗业是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子、齐国王隆裕的嫡长子,身为皇帝的亲侄子,小小年纪就是华州观察使、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漆水县开国子。

隆运薨,无子,帝特以皇侄周王宗业绍其后。宗业,本齐国王隆裕之子。始封广王,未几徙封周王,历中京留守,平州、锦州节度使。宗业薨,葬乾陵侧。(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

统和二十九年(1011)三月之后,宗业被伯父圣宗做主,成为大丞相韩德让的嗣子,继承其文忠王府。开泰三年(1014)六月,宗业被封为广平郡王,后来又晋封周王。

目前还没有发现宗业的墓葬,他的资料只能依靠传统史料里的零星记载,所以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份,他大概死于太平四年(1024)之后,在临海节度使任上去世。

宗业死后无子,女儿也没见有记载,不清楚是他生子夭折,还是压根没生育,所以,韩德让又一次绝嗣了。

05,第三次过继的皇孙宗范

大丞相韩德让的嗣子周王耶律宗业(胡都古)去世后,无子,圣宗皇帝就再次为韩德让立嗣,选择宗业的母弟宗范给韩德让做嗣子。

宗业无子,帝复以周王同母弟宗范继隆运后,历龙化州节度使、燕京留守,封韩王。(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

宗范,契丹名叫合禄,是齐国王隆裕的嫡次子,周王宗业的母弟,在太平三年(1023)十二月,被伯父圣宗任命为平章事,封三韩郡王。

大概在太平五年(1025)之后,宗范的大哥宗业去世,宗范又被伯父做主,在大哥之后又过继给韩德让为嗣子。

太平十一年(1031)六月初三,圣宗驾崩,太子宗真继位,其生母元妃萧耨斤自立为法天太后,执掌国政,大肆清洗婆母承天太后萧燕燕的家族,身为韩德让嗣子的三韩郡王宗范,很可能受到牵连,在重熙初年被赐死。

因为宗范岳母兼堂姐平原公主的墓志中记载说,宗范在朝见天子后,突然暴毙,联想到重熙初年辽国政坛的血雨腥风,很有理由怀疑宗范是死于政治倾轧。

(宗范)因庆朝天,遽闻捐馆。(《驸马萧公平原公主墓志》)

宗范也没有儿子,不过他有两个女儿,这说明他能生,就是还没生出儿子就被赐死了。他的长女是永宁郡主耶律骨欲,先嫁给萧绍宗第三子萧宁,二嫁萧拱的儿子萧兴言;次女耶律孛酬阿,嫁给亲舅舅萧旻

所以咯!因为宗范没有生出儿子,韩德让自然又㕛一次绝嗣。

06,第四次过继的皇曾孙弘仁

韩德让第三位嗣子耶律宗范被赐死后,辽兴宗母子并没有再给韩德让立嗣,一直到兴宗的儿子辽道宗洪基继位后,才重新给韩德让立嗣,辽道宗就是天龙八部世界中南院大王萧峰的结拜兄弟。清宁三年(1057),道宗耶律洪基下旨,命魏王帖不的长子耶鲁,出继为韩德让的嗣孙。

(隆运)无子。清宁三年。以魏王贴不子耶鲁为嗣。(辽史耶律隆运传)

大丞相晋国王耶律隆运,本韩氏,名德让。以功赐国姓,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赠尚书令,溢文忠。无子,以皇族魏王贴不子耶鲁为嗣,早卒。(辽史营卫志)

耶律耶鲁,汉名叫耶律弘仁,是魏国王帖不的长子;帖不的汉名叫宗熙,宗熙就是周王宗业、三韩郡王宗范的异母弟,即齐国王隆裕的嫡三子,辽景宗的嫡孙之一。看来辽国皇帝是揪住隆裕这一支不放了,就选择他们家的娃过继给韩德让为嗣。

耶律弘仁死后,倒是有个儿子承嗣,他儿子叫捷不也,官千牛卫将军,继续奉韩德让的宗祀,不幸的是,在大康七年(1081)之前,这位捷不也同志也早亡了,韩德让大王又叒一次绝嗣

07,第五次过继的皇曾孙弘礼

韩德让的嗣曾孙耶律捷不也去世后,无子,辽道宗只能再次为韩德让立嗣。大康七年(1081)夏,道宗选择弘仁的三弟弘礼承嗣韩德让,这都是韩德让第五次立继了。

大康七年(1081)夏,诏奉大丞相韩德让祀。···特命公伯父三韩王宗范为后。三韩王薨。以公之长兄左卫威上将军弘仁、暨其侄千牛卫将军捷不也嗣之。兄、侄又亡。至是公主其籍。以寿昌二年(1096)八月十八日暴疾卒于懿州之公馆。享年五十有二。···子男二。长早亡。次报国奴。亦亡。(耶律弘礼墓志)

仅仅过去十五年,寿昌二年(1096)八月十八,弘礼暴病卒,年仅52岁,他倒是生了两个儿子,但也很不幸,大儿子早亡,小儿子报国奴也死在他前头,所以,弘礼死时也是无子,韩德让㕛叒一次绝嗣。

08,第六子过继皇子敖卢斡

寿昌七年(1101)正月,辽道宗驾崩,皇孙延禧继位,是为天祚帝。天祚帝继续为韩德让立嗣,大概在乾统六年(1106)十一月,把自己的儿子敖卢斡封晋王,出继给韩德让。

天祚立。以皇子敖卢翰继之。(辽史耶律隆运传)

天祚皇帝又以皇子敖鲁斡继之。(辽史营卫志)

敖卢斡是天祚帝的第四子,生母是承翼文妃萧瑟瑟。敖卢斡大概生于乾统三年(1103),3岁出继韩德让,出继也预示他不是其父心目中的太子人选,你都被出继给大臣了,自然就排除在太子候选人之外了。

虽然不能成为继承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敖卢斡还是长成一位优秀的亲王,在当时风雨飘摇的契丹大辽,因为他的贤明,也聚拢了一部分人心。

保大元年(1121)正月,由于政斗失败,敖卢斡的生母萧瑟瑟被赐死,他的大姨夫耶律挞葛里也被赐死,小姨夫耶律余睹率领千余人叛投金国,成为带路党。

随即在次年(1122)正月,天祚帝以敖卢斡得人心的缘故,把这个挺有才华的儿子赐死,年仅20岁,晋国王韩德让叒叒一次绝嗣。

由于契丹大辽已经处于穷途末路的状态,如同丧家犬一般逃亡的天祚帝,哪里还有心思继续给韩德让立嗣?所以,韩德让就和即将灭亡的辽国一样,永久的,绝嗣了。保大五年(1125)二月,天祚帝被金人俘虏,契丹大辽亡国。

09,猴格说

像韩德让那样曾经六次立嗣过继,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六次立嗣中,有五次六人都是皇家子孙,也足见契丹皇帝们对韩德让的看重、及对其功劳的肯定了。当然,契丹皇帝屡次给韩德让立嗣的原因中,也有继承其宫府文忠王府的缘故。

辽国一共有13个宫卫,其中9个属于皇帝,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天祚帝;2个属于皇太后,应天太后述律平、承天太后萧燕燕;1个属于皇太弟,孝贞皇太弟隆庆;剩下的1个,就是属于韩德让的文忠王府,可见其重要性。

宫府都属于其主人的私属物,拥有数量不少的私人军队,韩德让既然拥有文忠王府,自然也有相当数量的私兵,辖有上京、中京、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六个提辖司,还辖有宗州、川州、熊山县等头下州。试想,契丹皇帝怎么可能放弃这股力量?

不过,韩德让是因为自身原因生不出儿子,但他屡次过继的嗣子中,也多数生不出儿子,这就巧合的有点诡异了。

话说,猴格阴谋论一下,难道是皇帝们故意为之?但不至于啊!如果是皇帝们故意为之,那干脆直接过继皇子多好,反正肉烂也是烂在一个锅里,所以,阴谋论可以休矣!只能是巧合了。毕竟,历史上诡异的巧合并不少啊!

从韩德让过继事件看,人生果然没有十全十美的,总要有点缺憾的。

就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