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可可时期的另类|夏尔丹(Chardin)

 廿氏春秋 2020-12-31


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
1699-1779

“如果眼前的一切让你觉得美丽得触目惊心,这是因为夏尔丹觉得它们画起来很美;而夏尔丹之所以觉得它们画起来很美,是因为他觉得这一切美好得触目惊心。”

在卢浮宫的法国绘画展室中,夏尔丹的作品被18世纪的其它作品围绕,从让·安东尼·华托的典雅盛宴图,到弗朗索瓦·布歇着装繁复的牧羊女,和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绘制的充满爱意的幽会场景。当一个个洛可可的梦幻世界停留过后,我们得承认夏尔丹的画的确是18世纪独树一帜的作品,具有一种提前到来的现代性。静物画的内容朴素而宁静:画中洗衣妇是真实的人物;画里的孩子们表情严肃且全神贯注。他将其所知的真实世界展现给了我们。

洛可可开山鼻祖|华托 (Jean Antoine Watteau)


皇家首席画师|布歇(François Boucher)


调情大师弗拉戈纳尔(Fragonard)


夏尔丹,18世纪法国孕育出的伟大画家,是西洋美术史上的静物画巨匠。夏尔丹擅长静物油画,也擅长风俗油画,他试图通过静物画来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通过风俗画来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劳、俭朴的美好品德。

夏尔丹的作品在18世纪可谓是独树一帜,他扭转了当时法国的绘画风貌,与当时流行的洛可可绘画艺术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洛可可艺术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夏尔丹的绘画直面平民阶层的真实生活。这样的绘画方式和选材,体现出他独特的绘画理想和绘画情感。

《饮水铜器》 1734 巴黎卢浮宫
夏尔丹的典型技法就是在画面上,表现油彩的粗糙质感,使其近似于没有磨光的大理石。这幅画问世之后,这种不同寻常的粗糙质地,即成为夏尔丹艺术的明显特色;他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日益减弱主题中伦理、幽默或叙事的色彩。而现代画家对夏尔丹作品最着迷的正是前者那粗糙的质地。

still life with carafe, silver goblet and fruit
 1728

the buffet 1728

夏尔丹既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育,也没有进行过传统的绘画训练。他没能在皇家学院求学,终其一生也未曾造访意大利进行深造。事实是,夏尔丹在圣日耳曼德培的一座教堂接受了洗礼,并在这个地区度过了他的一生,最远也不过是因为工作的机会去到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这种经历与其说是经济原因,不如说是由性格决定的,他不是德拉克洛瓦式的幻想家。

浪漫主义雄狮|德拉克洛瓦( Delacroix)高清作品集


夏尔丹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1728年,夏尔丹凭借静物油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 ,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夏尔丹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夏尔丹的作品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夏尔丹的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他的大量静物画都追求装饰效果和表面趣味,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夏尔丹所描绘的均为市民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他的风俗画受小荷兰画派影响,但思想内容更深刻,善于把人物形象和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鳐鱼 1728  巴黎卢浮宫
这是夏尔丹 1728 年八月在美术学院首次展出的作品。夏尔丹就因为这幅画的关系,在展出一个月后,就被学院接纳为院士。如此轻易地被画坛上最具权威性的机构,吸收成学院成员是非常稀罕的。

画面上的鳐鱼血淋淋的,内脏还闪闪发光,竟像鬼魅般裂嘴笑着,初看时着实令人震撼。鳐鱼的体型简洁有力,几乎占据整幅画的画面中心,这与他后期的静物画风格差异很大。

这幅画丰富的色彩和辉煌的光泽,说明他受十七世纪法兰德斯画家如史奈德,和同时代画家如尚·巴提斯特·乌德利的影响。画面左边那只拱起背的小猫,不但增添了动感,甚至增添了幽默感,这在他后期沉静平稳的作品中,是相当罕见的。

总而言之,这幅画受欢迎是不无道理的,塞尚和马蒂斯就推崇备至,他们甚至还照着此画临摹素描。

夏尔丹的作品都以平凡的静物为主题,相比于同时期的画家,他画中的事物太平淡了,完全没有荷兰静物画中那样的熠熠光泽。几个杯子,一把壶,一个烟斗,一个盒子,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少主义”的题材世界。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里都只有平淡无奇的技巧,以及这些没有任何刺激感的平凡之物,然而这里有某种余音缭绕的形而上意味,有一种由凝视而交织成的韵味。

《静物:烟杆与水壶》1737 巴黎卢浮宫
夏尔丹著名的静物画之一,
画面的构图极为严谨讲究。箱子是打开斜着摆放的,从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最大的观赏视角。一根斜着摆放的烟斗划破了过于严整的空间布局,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的乐趣。前面的三组各色杯子构成了水平一线的布局,这条水平线与桌子的边线形成了一个极小的锐角,看上去杯子似乎离桌子的边缘不远,并且依次与桌子的边缘拉开距离,使人逐次缓解了它们会掉下来的担心。画面上的物件构成也颇为讲究,就杯子来说,就有铜质、陶瓷、玻璃三种,使人能够在对比中领略三种杯子不同的质地和各自独特的特色。

他笔下的肖像可以说成为了某种躯壳外的化身,似乎其物质感的存在反而无足轻重,在色层和肌理的交织和映现下,人物竟变得抽象化了。这一趋小的描绘,对于平凡事物中永恒感的揭示,与华托对人间欢娱的描绘形成极大反差,与许多当时的宗教题材相去甚远。

《洗衣妇》 1735  斯德哥尔摩 国家美术馆

《洗衣妇》这件作品是夏尔丹早期的风俗画作品之一,与他的另外一件作品《打水妇女》是成对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位这在洗衣妇女刚好转头的场景,让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是否要发生了什么事?旁边的小孩正在自顾的吹肥皂泡。反映出贫苦农民家庭的纯真,自然。用色方面夏尔丹,采用了他静物绘画的特点,尽可能的表现物体的原色,让人感觉更真实,动人。

 

 吹肥皂泡的少年 1739年 华盛顿国立美术馆藏
这幅画是夏尔丹早年的一幅风俗画: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为整洁的少年正在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油画中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淳厚、善良的美好情感。

当某种狭窄的局限加诸于身,甚至是一种自愿的话,他的精神力度就成为能量,对有限之物的不断聚焦就会穿透日常经验。夏尔丹决定以静物画作为专业,因为他认为取材于自然和实物的静物画和历史画一样重要。换句话说,他对学院派的教条思想提出了异议。这反叛未必是一种刻意的,而是在荷兰绘画影响下的个人选择,静物画更多的是一种内视的题材。但尽管如此,“他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即便是后已德高望重的夏尔丹也曾表示为文艺批评家让·巴提斯特·皮埃尔的言论所深深伤害——只是因为他从未画过所谓的‘大型题材。

小孩和陀螺 1738  法国卢浮宫

这件作品是夏尔丹风俗画的代表作。作品中,一个小孩身边的桌子上放著书和笔,暗示他此时也许已经做完作业才开始玩耍,但画家夏尔丹却避免任何强烈的道德说教意味,相反地,他以完全超然的态度来描绘画中人物,几乎把小孩当成静物,画中无生命的物体来表现。 他所用的色彩简单明晰,只在男孩的蓝色背心上,加了一些比较明亮的色彩,使带有童稚而真实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而与同时代的群体肖像的著名画家霍加斯笔下的儿童截然不同,霍加斯笔下的往往是面目丑陋的侏儒,相较之下,夏丹更真实地抓住了童心,其完美的程度,有如他抓住了画中主体的内在质地一般。让人感受到童真的无邪。
厨娘  1738年  美国华盛顿国家画廊
这是列支敦士登王储于1738年至1741年间,所购得的夏尔丹作品之一。这样的封建贵族,竟会被如此平民阶级的题材所吸引,说明了当时夏尔丹的作品,已被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受。夏尔丹的其他作品,很少能像这幅画这么清楚的表明了夏尔丹有充分的能力,把一个想像中最普通的场景(一个少女在削蔬菜),转换成一幅永恒不朽的作品。这幅画中的仆人,是一个女孩的真实肖像,他停下手中的工作,双眼出神的凝视着远处,左手拿着一颗洋葱垂了下来,她似乎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画家看到的。少女的姿势让人想起《喝茶的贵妇》中贵妇的姿势。夏尔丹这次虽然还是以暗色调为主,但不像某些风俗画那样,只限于几种色彩,虽然其中裙子的红色,以及头巾的蓝色,使画面显的更加明亮(可惜整幅画因年代以久产生裂纹,而影响了原来的美观),但是主宰这幅画的,是少女那庄严静止的身躯,以及陈列在她周围,那些似乎永恒不动的家中器具。
市场归来 1739年 巴黎卢浮宫
31岁的夏尔丹开始热衷于风俗画题材。一位家庭主妇买菜归来是生活中天天见的现象,画家取刚进屋放下沉重物品的主妇突然转身回首的神态和动作,让人们去想象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人物神态自然而分寸得当,真挚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生活真实美感。路易十五为夏尔丹的《饭前祈祷》所感动,因而立即以1500里弗尔的高价又购买了《市场归来》这幅作品。

他一定想把高等题材所追求的崇高和伟大结合进那卑微的物件,在日常生活的瞬间透露出永恒感。作为他的同代人,狄德罗就感叹:这种人们称为“世俗的”绘画,本该是老头儿或那些生来就老的人的画。这种画只要求学习和耐性。全不需要兴头、天赋、诗情、很多技巧和真实,此外,没有别的。可是,你知道,我们从事习俗称作追求真理或哲学的那段时间,恰巧就是我们的鬓角逐渐花白、我们没有兴致写情书的年纪。

饭前祈祷 1740年  巴黎卢浮宫
饭前作祈祷是欧洲的家庭习俗,这幅画所描绘的人物和环境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狄德罗在观赏夏尔丹的画时说过:“读别人的画我们需要一双训练过的眼睛,看夏尔丹的画,我们只需保持自然给我的眼睛,好好地使用它就够了”。这幅画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如此。在色彩上以温和褐色作基调,使用了白色、深蓝色和棕红色之间的柔和对比,把这个平凡的第三等级家庭渲染得和睦而温馨,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在画中真诚地传达了启蒙运动的理想。据说1740年,夏尔丹以这幅画谒见路易十五时,国王目不转睛地长久地赏读着,大概国王从未见过这般平凡而美的生活吧。


在西方艺术史上,夏尔丹被认为是塞尚以前法国最伟大的静物画家,也是现实性题材艺术中一位杰出的“纯画家”(Pure Painter)。现代主义的各种画派,从“立体主义”(Cubism)到“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了夏尔丹的影响。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