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就是这么一天一天被堵死的,这个进程我们现在才知道!

 瓦留沙 2021-01-04

我国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约每8.5秒就有一个心血管病人死亡。

健康的血管

健康的血管富有弹性且柔韧,血管内壁没有任何物质沉积,如血脂、血栓等。

血管开始出现沉积
十多岁后

最初的沉积,并不会造成动脉硬化阻塞血管,发生心梗、脑梗,真正发生可能还需要二十几年的时间。

不过,一些吃得太好,运动太少的孩子通常比较胖,不仅平时正餐吃得油,而且经常摄入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致使血脂居高不下,高血压、高血糖的检出率也很高。

出现血管斑块
30岁开始

二三十岁开始,很多人已经有动脉粥样斑块,就像在血管里埋下了“不定时”的炸弹,只有堵塞70%才会出现身体上的症状,如头晕、心慌、气短等。

30多岁做这些事情简直就是给血管添堵:

1

高油、盐、脂饮食

长期高脂、高糖、高蛋白的饮食,饮食搭配不合理,容易增加血管中的血脂浓度,增高脂类物质胆固醇的浓度,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让血管通道变窄,血流受阻。

2

长期熬夜

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

3

运动缺乏

很多上班族坐得多,动得少。长期不运动就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容易堵塞。

4

烟不离手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保护动脉免于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同时使血压升高,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5

喝酒过度

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脂质代谢影响着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脂类代谢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斑块易破裂,引起梗塞血管
40岁之后

40岁人群,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迅速增加。

1

压力大

据调查显示,工作压力较大的男性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而压力等因素也更容易导致血管中的斑块破裂。

2

腹部肥胖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影响肝脏脂类代谢,同时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更容易使得血管堵塞。

3

酒不离手

人到中年,酒不可贪多。酒精不但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增加心肌耗氧,更重要的是促使动脉硬化的软斑块破裂,造成血栓形成。

让血管更年轻,记住几句话

玉米山药轮做主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降血脂对它来说是小菜一碟。平时可以把它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来食用。山药有“神仙之食”的美誉,其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但吃山药时也应减掉部分主食。

海带西芹常拌菜


海带中的海带多糖,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芹菜的膳食纤维比较多,也有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这两样最适合做凉拌菜了。

四菇两茄可混搭


菇类家族有蘑菇、香菇、草菇、平菇等高手,这些菌类食物高蛋白质、低脂肪,具有降胆固醇的作用,吃的时候可混搭。

两茄说的是紫茄和番茄,紫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有显著的降低血脂的功能。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可有效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但番茄红素在熟西红柿中含量最高。因此,两茄可一起做熟吃。

生吃熟吃有一瓜


黄瓜中含有细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腐败物质排泄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生吃熟吃都可以。

每顿饭后一杯茶


茶中富含的维生素B1,是能将脂肪充分燃烧并转化为热能的必要物质。每顿饭后一杯茶,可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增强微血管壁的韧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综合自:健康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