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方:论语选读(一)

 远山星际 2021-01-05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十方:论语选读(一)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到了诗书礼乐又能得到实践,心里不是很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赞成自己的观点,也没有什么不高兴,不也很君子吗。



为政第二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通过政令来引导,通过刑罚来规范,庶民可免于刑罚而无羞耻心。通过道德来引导,通过礼仪来规范,庶民不仅有羞耻心而且能得到教化。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求学,三十岁开始著书立说,四十岁能不被外部环境干扰而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上天的意旨和规则,六十岁能包容异议思想,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打破规矩。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就会心智蒙蔽,只思考而不去读书就会疲倦懈怠。


八佾第三


3.13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礼仪,它的仪式多么丰富华美,我遵从周代的礼仪。


里仁第四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听到了治邦、修身的规则、规律,晚上死去也心安了。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特意要亲近赞同的,也没有特意要厌恶疏远的,只根据公理来判断衡量。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忧虑自己没有官职,而忧虑自己有没有所用来安身立命的能力。不忧虑没有人了解自己,而追求自己[有价值而]成为可以让别人了解的那种人。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理论可以用一条线索贯穿起来。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其它门人问道:你们说的是什么。曾子说:夫子的理论,不过是做事尽心、待人宽厚罢了。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跟他看齐,看到不好的人要内心自我反省。


公冶长第五

 
5.5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说:治邦的正确主张无法施行,就乘木筏漂流到大海中去,这时候跟随我的人,是仲由吧。子路听到后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热衷于勇武超过了我,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5.8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料无法进行雕刻,被粪土弄脏的墙壁无法进行粉刷,对宰予我还能怎样责备呢。孔子说:一开始我对别人,是听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别人,是听他说的话而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这一点。


 
5.10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想别人的想法强加给我,我也不想把想法强加给别人。孔子说:端木赐啊,这不是你所能做得到的。


 
5.1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卫大夫孔圉因为什么被谥为文?孔子说:他悟性敏捷又乐于治学,不以向地位不如他的人请教为耻辱,因为这个谥为文。


 
5.19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邦政治清明有秩序的时候就显得聪明,邦混乱无序的时候就装傻。他的聪明别人能做到,他的傻别人做不到。


 
5.2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装出动听的话、漂亮的脸色、过分的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孔丘也认为这种人可耻。隐藏内心的怨恨,外表跟人来交好,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孔丘也认为这种人可耻。


 
5.2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和子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何不各自说一下你们的志向。子路说:希望将车、马、衣服、皮袍跟朋友一起使用,哪怕用到破旧了也没什么抱怨的。颜回说:希望自己能做到不夸耀自己优点,不表白自己的辛劳。子路说:希望能听到您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能安于我,朋友能信任于我,年轻人能怀念于我。


雍也第六


6.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公西赤出使到齐邦,冉有为他的母亲请求一些粟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有给了她八十斗。孔子说:公西华去齐邦,乘着肥胖的马驾的車,穿着轻便的皮裘。我听说,君子扶助急需帮助的人而不是扶助富人。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每天用一个竹箪来盛饭,用一个瓢来饮水,居住在贫穷的巷子之中。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乐于治学的态度。颜回真是品质高尚啊。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朴实的内质超过外表就显得粗鄙,外表光鲜胜过内质就显得虚浮。内质和外表均衡恰当,此后才能有贵族风范。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享受它的人。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从事庶民的公义事业,慎重地祭祀祖先和神祗但远离他们,就可以说是智慧了。问什么是慈爱,孔子说:慈爱的人遇到难事总是在人的前面,收获时在人的后面,这样就可以称为慈爱了。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慈爱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好动,慈爱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慈爱的人长寿。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作为一个贵族如果广博地学习古代典籍文献,又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不会离经叛道了吧。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坚持内心的原则做事这种品行,应该是最高尚的吧,现在庶民缺少这种品行已经很久了。


述而第七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作为一个士人,应当]以建立和维护社会规则为志向,以高尚的品行作为立身的根本,以对庶民慈爱作为自己的依托,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自己展示和活动的内容。


7.10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就施行自己的主张;放弃我,就隐居起来;只有我跟你有这样的坚持了吧。子路说:如果你统率三军,你会跟什么样的人共事?孔子说:依靠徒手去与猛虎搏斗、徒步涉大河的人,我是不会跟他共事的。如果一定要与人共事,就要那些面临事情小心戒惧、善于谋略而能成事的人。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饿了吃着简单的食物、喝白水,困了弯起胳膊枕着睡觉,[虽然清贫,]乐趣也就在这种生活中了。不是依照公义而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楚叶城大夫沈诸梁向子路问孔子为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这样说,他做人啊,心中的感情宣泄的时候就忘记吃饭,心中快乐的时候就忘记忧愁,不知道自己就要老了等等。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神祗。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一定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挑选他优秀的品德来追随学习,对他不好的一面就反省如果自己有就改掉。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用以下四点来教授学生:典籍、品行、对人尽心、诚信。


7.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孔子说:人奢侈就不会守礼,节俭就显得鄙陋。与其不守礼,宁可鄙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