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的新走向——相互适应与创生

 木香草堂 2021-01-06

课程实施的新价值取向——相互适应与创生,可以分为三种层次:忠实地执行、相互适应中执行、创生中执行。

忠实地执行→相互适应中执行→创生中执行

计划的课程→修改的课程→创生的课程

三种取向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忠实地执行

忠实执行是必要的,但条件情况改变之后,仍然按预设方案去执行,却是机械的、教条的。预定的课程仅仅是一种课程创生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是多变的,不断产生预设中未曾预料到的“新情况”,不断地充满着“变数”,以“不变”应“万变”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相互适应中执行

教学的实施是对课程的诠释和创新,教师实施课程必然走向相互适应,即对课程进行修改性质的执行。教师对课程研制者研制出来的课程,结合具体的教育情景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二者在相互适应中满足教学中的变化,适应性执行兼含着忠实地执行和创生中执行的因素。

三、课程创生执行

创生执行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一种实施新课程的方式。课程创生把课程改革看成是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的过程,个性的充分发展才是课程实施的走向。充分的“预设”是为了更高、更好的“生成”,而不是要走“按部就班”的老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要发现和挖掘学生未能清楚表达的“含义”,善于搜索让学生深入思考的“疑点”,哪怕是“错误”的见解和信息,这都是教学的“契机”。错过了这“不同的声音”,掩盖的其实是学生心灵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创新的萌芽。不要阻止学生“讲话”,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说”下去。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让课程由忠实执行迈向相互适应中执行,最终走向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是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观和教学观的高度融合,也是教师实施新课程价值取向的最高追求。在课程创生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舒展和张扬,让教师创造性灵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课堂充满创造的生机和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