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学——黄疸肝脾不调——归芍六君子汤——阴阳解析

 山药怀姜麦芽糖 2021-01-07

归芍六君子汤——阴阳解析


黄疸寒湿阻遏证候: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


归芍六君子汤:《笔花医镜》

归身、白芍各二钱,人参、白术、茯苓各—钱五分,陈皮、半夏各一钱,炙草五分。

水煎服。


解析:


阳性药:当归、白术、陈皮、半夏

平性药:甘草、人参、茯苓

阴性药:白芍


君药:人参、茯苓、甘草、白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药性偏阳,针对寒多热少;君药以补气健脾为主,针对虚多实少;太阴少阳合病(里寒合半表里)。


方剂中,人参、茯苓、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当归、白芍,活血补血;半夏,降逆消痞;陈皮,理气和中。


诸药合用以补气健脾为主,活血补血为辅,兼顾降逆消痞、理气和中。适用于肝血不足,脾气亏虚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