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9-72

 钱要向我飞 2021-01-08
桂林本伤寒论9.12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解释
这一条是说还有表证,但是在向阳明证发展。如果过早的用下法的话,可能会把脾胃打坏,导致腹满,小便不利。
桂林本伤寒论9.13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解释
这一条有点互文的意思了。是说阳明病分为热性的阳明病,也有寒性的阳明病,如果一个人本身体质就寒,发为阳明病,就是寒性的阳明病,脾胃运化不动,食欲不佳。
桂林本伤寒论9.14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解释
这一条就是进一步解释,如果虚寒体质的人发生阳明病的情况。
因为阳明病也会抗邪,所以会有手足汗出,大便干燥。但是只不过是大便初起的时候干燥,内部还是稀便,这样的情况不能用下法,会把脾胃打到更寒。
桂林本伤寒论9.15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不利,犬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小则愈。
解释
这一条是说风湿病的患者可能会借由阳明病的发热抗邪把寒湿气打出去。
所以一开头就说想要吃饭、小便不利,是与之前的几条消化道冷的不想吃饭、小便不利做区别。
这一条是水道不通。是风湿病的甘草附子汤证。
如果风湿病的人刚好发阳明病,阳明病热就在肌肉,所以抵抗力可能会刚好打赢,把湿气推出去,这个人就会忽然情绪非常的躁动不安,这是一种冥眩反应。
桂林本伤寒论9.16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解释
阳明病发作或者痊愈可能大概率会在下午4:00~8:00之间。
桂林本伤寒论9.17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其人本虚,胃中冷故也。
解释
这一条就是说本身体质虚的人被下法打伤以后,消化道机能会更差。
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用白虎汤加苍术或者干姜,或是四逆汤、理中汤、吴茱萸汤之类的加石膏、知母。不要单纯用凉药。
桂林本伤寒论9.18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解释
这一条仍然是说脾胃本来就虚寒的人,发阳明病的时候不可以吃的太多,如果吃的太多的话,会消耗消化道的能量,导致清阳不能上升,所以头晕。
消耗了消化道的能量,也导致小便不利。
同时会导致湿气堆积而发为寒湿性的黄疸。
这个时候不可以用下法,用下法以后,只会让脾胃机能更差,导致腹满。可以用茵陈蒿汤加附子。
桂林本伤寒论9.19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解释
这一条是说虚劳底的人得了阳明病以后不会出大汗,因为它的营卫不通,闷着不能出汗,这种情况下不能用大下剂,可以做让步,用白虎人参汤或者防己黄芪汤这一类比较温和的方剂。
桂林本伤寒论9.20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解释
这一条是吴茱萸汤证。
也是属于阳明病,但是是虚寒底。
不出汗而有小便是说明有寒性的痰饮。呕吐和咳嗽说明有热气上冲。其实就是肝胆有寒湿痰饮导致肝火上逆。
手脚发冷和苦头痛加起来就是吴茱萸汤证,这是肝胆之气郁结导致的。
可以用吴茱萸汤加大黄。
桂林本伤寒论9.21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若咳者,其人必咽痛;不咳者,咽不痛。
解释
这条首先说不恶寒,还能吃饭,说明它是一个热底的阳明病。
咳嗽、咽痛说明有热气上冲。
那为什么会头晕呢?是因为热气从少阳区块上冲。
可以用三黄泻心汤或者柴胡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都可以。
桂林本伤寒论9.22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忄农)者,身必发黄。
解释
这一条是说黄疸,因为有心中懊恼,对到栀子汤证。可以对症用栀子汤系列:栀子黄柏汤,栀子豆豉汤或者栀子厚朴汤都可以。
桂林本伤寒论9.23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解释
阳明病再加上火疗法会导致发黄。
可能会比较偏向于溶血性黄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类的。当然也可以辩证用其他方剂
桂林本伤寒论9.24
阳明病,脉浮而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自汗出。
解释
这一条是说阳明病和桂枝汤证的区别。
阳明病的脉象会更大一点,会有潮热的现象,而桂枝汤证是自汗。
桂林本伤寒论9.25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解释
口干,但是不想喝水,只想漱口,说明不是气分热而是血分热,这个偏到温病了,血分热会导致出血。
桂林本伤寒论9.26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鞕。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则知大便不久必出。所以然者,以小便数少,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解释
阳明病好以后还有轻微的烦躁,说明是大便干燥。这个时候要观察人体是否有自愈能力,不要轻易的用下法。
如果这个病人的小便比平时少,说明他的自愈能力是正常的,给他时间,津液恢复了以后自然就会大便。
桂林本伤寒论9.27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解释
呕吐多的话有两个可能性,一种是偏到少阳,一种是吴茱萸汤证,这两种都不可以用下法。
少阳证的话要用和解剂,吴茱萸汤证的话可以用吴茱萸白虎汤或者小半夏合白虎汤。
桂林本伤寒论9.28
阳明证,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解释
这个胀满是要区分是虚证消化不良的胀满还是小结胸,如果是虚的话,用下法会把人打伤,小结胸还可能打到一点。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阳明病还是要和虚寒证做一个区别。遇到虚寒体质阳明病的时候,需要加人参、附子这样的反佐药,一定要考虑全面。
以上是自己的学习笔记分享,因为本身的能力水平局限,如果有错误,希望大家指出🙏🏻
另外,因为公众号目前没有留言功能,可以私信我哦~
谢谢大家支持🙏🏻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生活上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