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手不吃独食、不占独利背后的利益逻辑!

 凯哥好心情f6v8 2021-01-12
《资治通鉴》第23卷 汉纪十五
汉昭帝始元二年(丙申,公元前85年)

【原文】

或说霍光曰:“将军不见诸吕之事乎?处伊尹、周公之位,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灭亡。今将军当盛为位,帝春秋富,宜纳宗室,又多与大臣共事,反诸吕道。如是,则可以免患。”光然之,乃择宗室可用者,遂拜楚元王孙辟疆及宗室刘长乐皆为光禄大夫,辟疆守长乐卫尉。
 

【译文】

有人劝霍光说:“将军没有看到当初吕氏家族覆亡的教训吗?吕氏身处伊尹、周公的地位,主持朝政,专擅大权,却疏远皇族成员,不与他们共享朝权,因此失去了天下人的信任,最后终于灭亡。如今将军身居高位,皇上年幼,应当纳用皇族成员,并多与大臣共商政事,与吕氏家族的作法相反。如果这样,便可以免除祸患。”霍光认为有道理,便在皇室成员中选择可以担任官职的人才,任命楚元王之孙刘辟疆和皇室成员刘长乐都为光禄大夫,刘辟疆还兼任长乐宫卫尉。
 

【解析】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段材料发生之前,吕太后巩固吕氏权力,在了旁人建议下,也册封了部分刘氏为王,算是稳定了局面。
 
此时,霍光的情况和吕太后类似,面临问题也颇有相通之处。
 
即,天下政令由霍光而出,不是皇帝,胜似皇帝。
 
如此权柄在手,旁人怎么甘心?既然不甘心就要搞事情。
 
上面这段材料中,有神秘人为霍光点明未来潜在的问题,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想要理解这段材料背后的内涵,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1.谁是霍光的敌人?

 
宜纳宗室,又多与大臣共事
 
从这段来看,霍光掌权,必然会有人不满,但是能有资格与他争一争的人不多。
 
掰手指算,无非就是刘氏宗亲几个排序比较高的王爷,朝堂的三公九卿。
 
这些人,即是霍光潜在的敌人,同时又霍光能够争取的对象。
 
否则,在这位神秘人的口中,给出的建议也不会是这上面10个字。
 
但是,谁能够争取、谁争取不了,这要辩证地看。
 
 

2.矛盾的原因

 
为什么这些人会和霍光有矛盾。
 
表面上看,是霍光掌权。
 
但是,从这句“摄政擅权,而背宗室,不与共职”,道明了一切。
 
这些宗室有资格参与到权力中的活动中,可是霍光不给他们机会,将其排除在外。
 
霍光不带别人玩,那么他们自然就要搞事了,这本质上是利益之争。

哪怕霍光心狠手辣,把反对者杀了一波又一波,只要他不分利益出来,反对他的人会不断出现。
 
 

3.退一步海阔天空

 
神秘人的给霍光的建议:宜纳宗室,又多与大臣共事,反诸吕道。
 
简单的讲就是,分权、分利,把大臣、宗室拉进来,让他们成为围绕在霍光身边的既得利益群体,把霍光的盟友搞得多多的,这样霍光的地位就稳定了。
 
其实不光是霍光这件事,历朝历代的改革变法,胜败与否其实很大程度与是否造就一个既得利益者群体有关。
 
而决定是否成功的关键,就是这个既得利益者群体的规模是否足够大,能否掌控话语权。
 
看似这个建议让霍光分权分利,减少了霍光自己掌握的。
 
但是,分出之后,这些拿到好处的人,就要站在霍光这边,因为他打上霍光的标签,算其一党。
 
哪怕将来,霍光死后,这些人受惠霍光,都要继续维护霍光的相关东西,并继续推行。

否则一旦清算霍光,翻旧账,这些受他利益的人,同样也会被牵连清算。
 
 

4.选择性分配胜过撒胡椒面

 
乃择宗室可用者
 
对于神秘人提出的建议,霍光欣然认可。
 
但是愿意分享好处,不代表谁都能够进来分一杯羹。
 
撒胡椒面给好处分享利益,看似利益均沾谁都有,但是却和没有一样。
 
只有选择性分配才能够起到的最大效果。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东西就和训狗一样。
 
一大群狗里面,有对你摇尾乞怜,有对你爱理不理,有对你龇牙咧嘴。
 
你都给肉吃,结果到头来,对爱理不理、龇牙咧嘴依旧如故。
 
所以,对你摇尾乞怜的要给肉,爱理不理的要调校,龇牙咧嘴的要打杀,这样效果才能到极致。
 
那些愿意合作,有意向合作的,他们不是霍光一党,但现在给好处。
 
这种让渡利益,就是一种政治信号释放,
 
即,我霍光不吃独食,愿意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前提是你们的听我的。
 
只要愿意合作,听话就有糖吃,不听话不但没糖吃,还要挨打。
 
楚元王孙辟疆、宗室刘长乐就是立起来的榜样。
 
能混迹朝堂者都是聪明人,为什么刘辟疆、刘长乐能够得官职?
 
稍微咂摸一下就明白过来味来了,想要参与分一杯羹,自然就知道该这么做了。

所以说,高手对话从来不点明,要点明的也不是高手。
 
 

【启发】

 
其实曾国藩就说过一句话,“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利益这个东西,最忌讳吃独食。
 
你吃得很high,但是旁人就嫉妒了。
 
尤其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利益是固定的,你多吃一口,注定别人就要少吃一口。
 
而基于人性,大家都想多吃一口,结果就是不服就干,矛盾内生。
 
从这一点出发,也可以来理解当前的内卷。
 
如何避免?
 
其实就是分利,你能吃独食,但不吃,主动把其中一部分分出来,大家一起吃。

对方也会盘算,如果你不分,他没好处,他想要他就要和你干。
 
如果你愿意分,虽然他拿得少,但相比较争斗出现的成本投入与结果不确定性,能拿一点总比没有强。
 
再从人情上来看,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得了你分出来的好处,再和你对着干,绝大多数人自我内心会有框架限制。
 
虽然你吃的少了,但是你通过让渡部分利益,确保了你能够一直吃下去。

当然,不排除有人吃了你给的还反过来搞你。
 
但这又有啥关系呢?
 
你通过分利,把绝大多数会成为你当敌人的人转变为中立或盟友,只留下的少量敌人,其实已经达到最关键的这句话。
 
所有斗争,都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