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脾胃病学》胃病上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1-01-15

导读: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三节  胃病

一、温胆汤方论
温胆汤方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备急千金要方》亦载温胆汤,二方大同小异),治中焦阳明胃病如神,变化甚多,现论如下。

(一)黄连温胆汤类
黄连温胆汤:黄连用量,以3、6、9为界。黄连少用(1?3g)可醒脾开胃;中量(3?6g)可泻火除烦;大剂(6?9g,甚者9?15g)可清热燥湿,需虑其伤正。
加瓜萎,为合小陷胸加枳实汤,治心下痞结疼痛。
再加胆星,为合导痰汤,除中焦顽痰蕴毒,甚者再加菖蒲。
加木香,为合香连丸,治胃痛。再加蒲公英,为合青蒲饮,除胃热。
加葛根、黄芩,为合葛根芩连汤,除湿热。
重用半夏20?30g、云苓30g,为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胃中停饮,呕吐清水。
加藿香、厚朴为合藿朴夏苓汤;加厚朴、通草为合半苓汤;加厚朴、苍术为合平胃散。
加肉桂,为合交泰丸,化湿热,安睡眠。
重用半夏(30?60g)加秫米(或苡仁),为合半夏秫米汤,治失眠。
加栀子、淡豆豉为合栀子豉汤,除食积,宁心神。
加苏叶、香附,为合香苏散,理气开胃止痛。加苏叶,为合苏叶黄连汤,止呕吐。加吴萸,为合左金丸,治嘈杂反酸。

(二)柴胡温胆汤类
温胆汤加柴胡、黄芩治胆囊炎甚效。加柴胡、白芍,为合四逆散,治肝气犯胃,痛引胸胁。再加丹皮、扼子,为合丹栀四逆散。二方与前方之别,一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二则加白芍缓急止痛。

(三)攻补兼施
温胆汤加白术,为合枳术丸,健脾开痞。
加党参、白术、泽泻、天麻,为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胃虚痰泛眩昏。
加当归、熟地,为合金水六君煎,治肾虚痰泛。
加人参、熟地、五味子、枣仁、远志,为合十味温胆汤,治心虚胆怯,心悸失眠。

(四)温胆升降饮(验方):治关格(尿毒症)。

温胆升降饮:
枇杷叶(去毛)15g   苏叶梗9g   藿香梗叶9g   生姜6片   黄连6g   法夏12~30g   陈皮9g   云苓24g   枳实9?30g   竹茹12g   芦根30g   大黄3g   通草3g   可加肉桂粉3g(冲)。

二、常见症状的辨证施治
(一)厌食纳呆
1.消食
百病以脾胃为先。健脾必先开胃,开胃必先消食。消食之法,已如上文所述。患者平时可服枳术丸(须遵东垣法为丸)、健脾丸或七生散(验方)、四生饮(验方)。

七生散:
生麦芽30g   生谷芽30g   生山楂30g   太子参30g   生山药15g   生鸡内金15g   生神曲15g   生甘草6g   矫味可去神曲。

四生饮:
生麦芽15g   生谷芽15g   生山楂15g   太子参30g   藿香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泡开水,代饮料,不拘时服。挟湿加芦根15g,湿胜更加冬瓜仁15g、薄荷叶3g,或用五叶芦根汤泡水亦妙,升清加葛根15g、炙甘草6g、荷叶6g,口甜加佩兰6g,呕加竹茹6g。

2.消痞
食消痞不减者,宜消痞。消痞之法,一为伐肝,半夏厚朴汤合香苏散;二为除湿,藿朴夏苓汤辈;三为运脾,方健脾丸。精制马钱子每日0.3?0.6g,为细末,吞服,消痞甚效,且有拔毒抗癌之功。现代研究表明:马钱子可兴奋植物神经中枢,增进胃肠蠕动和食欲,增加胃液分泌。动物实验表明:适量马钱子粉内服,可兴奋瘤胃,能治疗前胃弛缓;而用量过大反会抑制瘤胃蠕动,使前胃弛缓加重。张锡纯谓马钱子为健胃妙药,少少服之,但令胃腑运动有力,则胃中之食必速消,由斯知马钱子健胃之功迥异乎他药。一方(笔者名之曰马钱健胃丸):炒白术四两细末,制好马钱子一两细末,二药调匀,水和为丸一分重(干透足一分),饭后服五丸,一日再服,旬余自见功效。甘松亦有此功。湿热大盛,胶结痞满,苔厚腻粘稠,宜加减达原饮(验方)。

加减达原饮:
草果9g   苍术15g   槟榔12g   厚朴3g   藿香9g   木香9g   砂仁9g   甘松15g   法夏15g   云苓9g   通草3g

3.开胃
食消痞减而厌食纳呆不减者,可用开胃法。开胃之法,无非升降。

(1)微苦法
微苦则降,降则受纳。大黄、.黄连、龙胆草随证选用一味,每剂0.5?3g,量大反不效,徒伤胃气。大黄少用,实有上病(中焦)下取之意。药宜饭前服用。现代研究表明,龙胆草等苦味健胃药可使大鼠胃液和胃酸分泌增加。于食前半小时服用少量龙胆草,能刺激胃液分泌;若食后服用,反使胃机能减退,分泌减少,方如苏叶黄连汤(苏叶6g、黄连3g)、半苓汤。

(2)微芳法
湿阻气机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微芳则升,升则宣达,升已而降,降则受纳,实下(中焦)病上(上焦)取,提壶揭盖之法。故芳香之品,有开胃之功,方用五叶芦根汤。薛生白《湿热病篇》曰:“湿热证,数日后腹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可少佐龙胆草3g或黄连3g。湿重者可人菖蒲开胃。

(3)微辛法
微辛之品,有走窜之功,专开阳明之痹,刺激嗅觉,激动胃神,助胃阳磨谷(增加胃动力)、助胃阴腐熟(增加胃分泌)。阳明纳运相更,水谷下行则知饥欲食。此从中焦治,一为丁香、花椒、草果之属,宜入食饵调味,或用东垣方。一为生姜二三片、肉桂粉一二克,方如养胃汤(验方)。

(4)升胃法
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故不知饥。药用柴胡、防风之属升胃,随证加入。

(5)养阴法
症见饥而不欲食,胃中灼热,舌红少苔。病由胃阴亏虚,釜中无水,水谷不熟,宜酸甘柔润,使胃气下行。方用滋胃汤(验方)。
厌食之症,饮食不宜清淡、不宜偏嗜,宜忌零食。凡他病而致厌食者,宜治他病,此所谓调五脏所以安脾胃。

(二)呕吐
病位在胃,病机为胃气上逆。太阴脾(幽门不合,十二指肠胃反流)、阳明大肠、肝胆胰影响胃及太阴肺影响胃(如肺底肺炎激惹胃)亦可出现呕吐。故本症病位以中焦为主,波及上下二焦。

1.上焦
上焦太阴肺气不宣,每致呕吐,如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略受刺激(如刷牙等)则易致呕吐,方宜宣清降浊汤(验方)或开宣通痹汤(验方)。太阴肺热移胃,多肺底肺炎激惹于胃,宜苏叶黄连汤合《温病条辨》三加减正气散加枇杷叶。

2.中焦

(1)暑湿困胃:
多急性胃炎,方宜加减小柴胡汤(验方)。
加减小柴胡汤:
柴胡12g   法夏12?30g   生姜6片   厚朴9g   藿香12g   佩兰12g   白蔻10g   苡仁12g   云苓12g   三仙各15g   可加苍术、木香、苏叶、砂仁等。
暑湿外感呕吐之证,不可见其舌微红、苔微黄即杂以凉药,故小柴胡汤去方中黄芩。后世温病学家谓柴胡劫肝阴,非也。柴胡除肝肾阴亏,有动风动血之兆者慎之,其它外感内伤,用之并无此弊。

(2)饮停中脘:
饮停胃中,小半夏加茯苓汤(法夏30?60g、生姜9片、云苓30?60g)。水逆,宜五苓散(桂枝24g、肉桂粉6g冲服、云苓30g、猪苓15g、泽泻15g、白术15g、生姜9片)。二方可合用。

(3)下脘不降:
方黑白金红煎(验方)或张锡纯镇逆汤(治呕吐,因胃气上逆,胆火上冲者,生赭石20g细轧、青黛6g、清半夏6g、生杭芍12g、龙胆草10g、吴茱萸3g、生姜6g、野台参6g)。本证兼胆火上冲者多因幽门不合,胆汁反流。厥阴肝寒犯胃,症见干呕头痛吐涎沫,宜《伤寒论》吴茱萸汤加法夏。

(4)湿热困脾:
多见于急性胃肠炎、霍乱等病,吐泻并见,方用连朴饮、蚕矢汤、蕾香正气散。

(5)木旺乘土:
多见于迷路炎、美尼尔氏病、晕动病等前庭障碍性呕吐,方宜柴胡赭石汤(验方)

柴胡赭石汤:
柴胡12g   法夏30g   党参15g   赭石30g   大枣10g   生姜12g   甘草3g
湿重者加云苓、藿香、佩兰、厚朴,胃不和加三仙、白蔻。肾虚者先用此方,吐止后,赭石减量,加首乌、山药、天麻。
赭石为呕家圣药,入阳明胃经降胃气,入阳明大肠通腑气,入冲脉平逆气,故此药平冲降胃,釜底抽薪,无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用之皆效。

3.下焦
(1)阳明腑实:方宜三承气汤。
(2)二阳并病:多见于急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消化腺疾病,方宜大柴胡汤。
(3)水饮上逆:此证尤多见于中枢性呕吐,宜与周围性呕吐相鉴别。中枢性呕吐,多无恶心先兆,突然喷射性呕吐,呕吐后伴随的其它症状与全身症状仍然不缓解,与进食无关,或头痛如裂,或身热如燎,或双目大小不一,法宜攻下逐水,方加味己椒苈黄汤(验方)。

加味己椒苈黄汤:
防己30g   葶苈子30g  椒目20g   大黄10?15g(后下)   泽泻60g   赭石60g
高血压加钩藤20g、菊花24g、浙贝15g。
呕吐不受汤药者,可先针刺或点穴,取内关、足三里辈。汤剂宜先小口吞下,移时再饮,受药者饮尽余药。

(三)恶心
恶心与呕吐不同。恶心每见脘腹不适,面色苍白,多涎、冷汗、脉缓、血压降低,常为呕吐先兆,亦可单独出现(又称泛泛欲吐)。
凡食、湿、痰、热停聚膈上,欲吐不吐者,均宜吐之。方盐汤探吐方、栀子豉汤(栀子20g、淡豆豉24g、白矾10g,煎汤热服,取吐)。若三焦气道不利,欲吐不吐,心中烦乱不止者,宜栀豉升降饮(验方)。

栀豉升降饮:
栀子12g   淡豆豉18g   生姜45g   神曲15g   枳实15?30g   竹茹15g   法夏12?30g   大黄1?9g
厥者加菖蒲、郁金,痰多加黄连、瓜萎。
方中重用生姜者,以《金匮要略》云:“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生姜汁用一升,半夏用半升。似呕不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亦即恶心之意。

(四)反胃
反胃属胃中无阳,幽门不能传化而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见于幽门梗阻,证属幽门病,方宜开关煎(验方)、丁香透膈散、通幽汤(当归身、红花、升麻、桃仁泥、生熟地、炙甘草)化裁,《金匮要略》大半夏汤亦可。

(五)呃逆
病因中焦胃气上逆动膈,方用陈皮竹茹汤(枇杷叶、陈皮、竹茹、生姜、法夏、柿蒂,虚者复纳参、枣、草,甚者加赭石),胃热阴虚者宜竹叶石膏汤。兼上焦症者合《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或用宣清降浊汤(验方),甚者均宜合旋覆代赭石汤。兼下焦症者宜填补,方用丁香散加沉香、紫石英、肉桂等。

(六)嗳气
嗳气指胃内气体兼少量胃内容物突然反流至口的症状。主要由胃内气体或食物充盈过多,或膈肌、腹壁、臌肠压迫胃底而引起。
嗳气有气嗳(嗳出胃内气体)与食嗳(嗳出少量胃内容物)不同。《温病条辨》上焦篇曰:“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宣痹汤主之。上焦清阳贲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主。”故气嗳者,方宜上焦宣痹汤加枳壳、苏藿梗、神曲。胃肠道内气体,一来自咽部吞人的气体,一来自食物在肠内发酵产生的气体。前者气积在胃,痞而嗳气;后者气积在肠,满而矢气。不过前者甚者亦可致矢气,后者甚者亦可致嗳气。
食嗳有嗳腐、嗳酸、嗳苦不同。嗳腐多伤肉蛋食(蛋白质腐败,臭如败卵),方用保和丸重用山楂。嗳酸多胃酸分泌过多,胃气上逆,方用化肝煎去白芍加乌贼骨、法夏、神曲。嗳苦者属胆胃气逆(胆汁反流),方黄连温胆汤加吴萸、山楂。嗳出食物,无酸苦腐臭者多虚,宜七生饮(验方)重用二芽(多伤于米面食)。嗳酸亦即反酸。反酸与泛酸不同。古今医家常将二者混论而云反酸有寒、热之别。其实反酸属胃腑蕴热,胃气上逆。泛酸乃口吐清水痰涎,其味甚酸。或因泛泛吐,乃呕吐之先兆,宜小半夏加茯苓汤辈;或因脾虚湿胜,气摄津,宜理中汤加益智仁。前者自胃中反出酸腐,后者自口中泛出酸水,前者酸臭难闻,后者酸而不臭,不可混为一谈。

(七)痞满
1.消化吸收不良:食物在肠道发酵产气,腹部胀满矢气,宜香砂六君子丸合保和丸。若进食过多或食积化燥者,宜枳实导滞丸下之。
2.消化道动力减退:胃阳不足,中脘腐熟不利而痞,宜平胃散;脾阳不足,大腹胀满(胀指自觉腹胀,满指按之腹满,胀而不满多虚,胀满急结多实),宜砂半理中汤;肝、脾曲综合征每致左、右胁下胀满,宜四逆散。
3.消化道动力增强:肠痉挛,腹痛腹胀伴肠鸣肠型,时散时发,属结肠易激综合征,为聚证,方宜五磨饮子、四逆散、鸡鸣散。

三、胃炎胃溃疡胃癌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均属慢性胃部疾病,部分患者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或“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演变过程。中医认为本病患者可由气化失常向形质损伤演变。气化失常指三脘(三焦)气化功能失常,胃受纳、腐熟、通降功能不利,包邪犯上脘,受纳不利;邪入中脘,水谷不熟;邪踞下脘,通降不行。临床多见嗳腐反酸、痞满纳呆、舌红、苔白腻或黄腻。本病平素以胃动力素乱为主时,多见肝胃气滞征象;急性期粘膜充血、水肿、渗出,临床多表现为肝胃湿热。形质损伤包括:1.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症见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脉细数,多见于萎缩性胃炎。2.瘀血阻滞:症见胃脘疼痛定时发作或反复发作,得食尤甚,舌暗脉涩,多见于胃溃疡。3.久病蕴毒:症见胃脘部肿块,推之不移,胃痛持续,不易缓解,面色暗黑,甚则大肉已脱,形气衰败,多见于胃癌。4.血热妄行:多见呕血,出血量大时亦可便下鲜血,出血量小时多为黑便。5.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见于胃溃疡所致幽门疤痕狭窄梗阻。A型胃炎亦可合并恶性贫血而见唇甲苍白,短气懒言,便溏腹胀。形质损伤亦可兼有气化失常而伴见嗳腐反酸、痞满纳呆。总之,胀属气,痛属形,故痞满反酸嗳腐,乃属气化失常;胃痛呕血,反胃形削,乃属形质损伤。苔腻纳呆,病在气;无苔纳呆,病在形(胃阴亏虚)。

(一)气化失常(三脘辨证法)
1.邪犯上脘(贲门病)
诊断:
(1)症状:
①上焦太阴肺经症状:胸闷气窒。
②上焦少明心经症状;胸骨后疼痛、心烦懊侬、反复颠倒。
③受纳不利症状:进食后剑突下疼痛,食不下行,嗳气反酸。
④舌脉: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2)体征:压痛点为上脘穴。
(3)胃镜检查:示贲门炎、胃底炎。

上脘属上焦,通于天(心、肺)气,主受纳。《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上焦如雾”,《温病条辨》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上脘宜宣,宣肺开胃以主受纳。治法开宣上脘。方药:宣清降浊汤(验方)去桔梗加竹茹。

2.邪入中脘
诊断:
(1)症状:
①阳明胃腐熟不利症状:痞满纳呆、嗳腐吞酸。
②舌脉:舌红或淡、苔黄或白、苔腻或薄、脉数或缓。
(2)体征:压痛点多在中脘穴。
(3)胃镜:示胃体炎。

中脘属中焦,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既赖胃阳(胃动力)之温运,亦赖胃阴(胃分泌)之濡润,故需阴阳相济,水火相交(釜中无火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病则天地不交,阴阳逆乱而为痞。唐宗海谓心下“属阳明中土,乃水火血气上下往来之都会也。火降血下,气升水布,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则血不下,而滞于此矣。设若气不布,则水不散,而结于此矣。”故中脘之病,每多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气血交病而升降逆乱。《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中焦如沤”,《温病条辨》曰:“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故中脘宜运,运则腐熟变化。法宜寒温并用,升降并调而开中脘之痹,方药:半夏泻心汤辈随寒、热、虚、实、湿、食化裁。
方如:《霍乱论》连朴饮(姜汁炒黄连3g、制半夏3g、制厚朴6g、炒香豉9g、焦山栀9g、石菖蒲3g、芦根60g)。《温病条辨》云:“阳明湿温……呕甚而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主之。”(半夏18g、黄连6g、杏仁9g、黄茶9g、枳实9g、生姜9g,虚者复纳人参、大枣)。《温病条辨》云:“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半夏30g、黄连6g、黄芩9g、枳实6g、杏仁9g,虚者复纳人参6g、大枣3枚)。《温病条辨》云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黄芩6g、黄连3g、半夏9g、厚朴6g、杏仁6g、滑石9g、陈皮4.5g、郁金6g、通草3g)。《温病条辨》云:“足太阴寒湿,痞结胸满,不饥不食,半苓汤主之”(半夏15g、云苳15g、川连3g、厚朴9g、通草24g[煎汤煮前药])。《兰室秘藏》枳实消痞丸(黄连15g、干姜6g、半夏9g、厚朴12g、人参9g、炙甘草6g、枳实15g、白术9g、茯苓6g、麦芽6g)。《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24g、生姜24g、半夏12g、炙甘草6g、人参3g)。《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半夏30g、厚朴10g、生姜15g、茯苓12g、苏叶6g)。苔厚腻,痞结不解者可用加减达原饮(验方)。

3.邪踞下脘(幽门病)
诊断:
(1)症状:
①阳明胃气不降症状:便秘伴痞满、嗳腐、呕吐。
②少阳阳经症状:口苦、胁胀、易怒。
③舌脉:舌中或舌根红,苔中苔根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2)体征:压痛点在下脘穴。
(3)胃镜:示胃窦炎、胆汁反流。

下脘属下焦,通于地(肝、肾)气,主通降。《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下焦如渎”,《温病条辨》曰:“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故下脘宜通,顺其下行之性。
治法:清胆和胃,通降下脘。
方药:黑白金红煎(验方)。

黑白金红煎:
黄连6g   吴茱萸3g   法夏15?60g   生姜6片   云苓18g   枳实15?60g   竹茹15g   陈皮9g   厚朴6g   苏藿梗各12g   赭石15?60g

若脘中水鸣气短者,乃属下脘有停饮,方逐饮煎(验方)。

逐饮煎:
法夏30g   厚朴30g   生姜30g   云苓30g   桂枝24g   陈皮30g   肉桂6g   白术15g   人参3g   甘草6g

(二)形质损伤
胃病日久,由气化失常渐致形质损伤而见胃阴不足、气血两虚、瘀血阻滞、热蕴成毒之证,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慢性A型胃炎、幽门狭窄、胃溃疡、胃癌。

1.胃阴不足:宜滋阴养胃汤(验方)
滋阴养胃汤:
黄连3g   乌梅12g   北沙参15g   麦冬10g   石斛12g   丹参15g   竹茹12g   芦根30g   生谷芽15g   枳壳6g   炙甘草10g
渴加生地30g,热炽加扼子12g、丹皮12g,肝气郁结加川楝子3g,久治不愈加当归9g反佐辛温通络。

此证之治,要点有八:
①忌刚用柔:柴胡、川芎、香附之属不宜,香橼、佛手尤佳。
②养阴不生湿:其法有二,一用酸甘,乌梅、白芍、炙甘草辈,养阴且可缓急,一加苦燥淡渗,黄连(少许兼有开胃之功)、竹茹、芦根之属。
③养阴而不滞:宜用生二芽、枳壳之辈,山楂亦甚佳。
④养阴需清热:须知火旺则阴伤,阴伤则火旺,清气可少用黄连、栀子,或用甘寒,尤宜蒲公英,凉血可加丹皮、丹参,盖热沸血瘀,尤需凉血散血,泻君火,用川连(少许),泻相火,用丹皮、栀子(亦可炒用),泻命火,用生地。
⑤阴虚木乘,宜疏肝养胃:如李寿山清中消痞汤或董建华肝胃百合汤(方见后肝之胃病)。
⑥滋胃不效,当养肝阴:方如一贯煎。养肝肾之阴,以治阴虚之本,两天同气,互为滋生。
⑦久病寒热错杂:宜合百合乌药汤(百合30g、台乌9g,二药比例勿轻易改动)。
⑧气阴两虚:宜加太子参。

2.气血两虚
慢性胃炎分B型胃炎与A型胃炎。B型胃炎多发于胃窦,亦可向上蔓延及胃体、胃底。A型胃炎较少见,发生于胃体,亦可累及胃底,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遗传倾向,可伴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血清抗壁细胞抗体约90%阳性、抗内因子抗体约75%阳性,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下。本病属邪入中脘,初宜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生姜,渐宜甘草泻心汤、枳实消痞丸,日久因维生素B2缺乏导致贫血而呈气血两虚征象,宜归脾汤。

3.瘀血阻滞
胃脘久痛不愈,可与三合汤或四合汤(焦树德方)。
三合汤:
髙良姜6?10g   制香附6?10g   百合30g   乌药9?12g   丹参30g   檀香6g(后下)   砂仁3g

四合汤:
上方更加蒲黄6?10g、五灵脂9?12g。

本证多见于胃溃疡。胃溃疡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溃疡急性活动期,溃疡周边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糜烂,临床多见肝胃郁热或湿热。随着病情演变,溃疡面积缩小,水肿、渗出减轻,部份患者可呈胃阴亏虚、阴虚火旺或阴虚挟湿征象。在溃疡愈合期,溃疡周边炎症消失,上皮增生,临床多见胃气虚弱、虚实错杂。溃疡愈合后,临床多见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征象。以痞满纳呆、嗳气反酸等胃动力学紊乱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多属气滞,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多属血瘀。故胃溃疡属本虚标实,本寒标热。标热甚者,宜急治其标,法当清解;标本俱甚,寒热错杂、虚实错杂者,尤宜半夏泻心汤(验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药用:干姜12g或炮姜12g、法夏9g、黄芩15g、黄连9g、泡参15g、连翘20g、蒲公英15?30g、浙贝15g、木香9g、菖蒲6g、砂仁3g、芦根30g、炙甘草10g。缓解期尤当调气活血。

(三)五脏胃病
1.肝之胃病
胃病多因木来乘土,故治肝可以安胃。
①肝胃痰热:
多上脘之病,症见上脘压痛伴胁痛、口苦、脉弦滑,苔腻,舌边尖红,病属少阳兼结胸证。方用柴胡陷胸汤(柴胡、黄芩、生姜、法夏、瓜萎、黄连、枳实、桔梗)。失眠加竹茹,心烦加梔子、淡豆豉,反酸加吴萸,为防药物苦寒伤胃,可少加陈皮。
②肝气犯胃:
多中脘之病,症见痞满、嗳气伴胁胀、脉弦。方用四逆散加青陈皮。四逆散乃调和肝胃良方,大便秘者用枳实,大便不秘用枳壳,便秘者白芍亦当重用,解痉镇痛重用芍药、甘草,强胃健运(增强胃动力),重用柴胡、枳实,肝郁化火加丹皮、栀子,甚者合化肝煎(青陈皮、丹皮、梔子、白芍、泽泻、浙贝),无热象者可合香苏散(香附、苏叶、陈皮、甘草)。
③肝胃郁热:
多下脘之病,症见胃脘灼热、反酸便秘、口苦胁胀、脉弦,属大柴胡汤,方用大柴胡汤化裁(柴胡、黄芩、法夏、生姜、枳实、大黄、竹茹、浙贝
此外另有二型:
①痉痛型:患者以突发性阵发性胃脘疼痛为主诉,脉弦。多见于胃痉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白芍60g、枳实10g、炙甘草10g、青陈皮15g、醋香附12g、川芎12g、醋延胡索15g、川楝子6g)。若绞痛发作,欲吐不吐、欲便不便者,须虑绞肠痧,如干霍乱、腹型过敏性紫瘕。胃脘大痛,有因于阑尾炎者,不可不慎。
②纳少型:症见口苦纳呆、脉弦,方宜小柴胡汤加苦辛开胃,药用:柴胡9g、法夏9g、生姜9g、黄芩6g、龙胆草3g、大黄lg、苏叶6g、陈皮9g。
胃阴不足,养胃不效,宜养肝阴,方用一贯煎加黄连、乌梅、吴萸。胃阴亏虚、木来乘土者,宜李寿山清中消痞汤(太子参15g、麦门冬15g、制半夏7.5g、柴胡6g、生白芍10g、炒栀子7.5g、丹皮7.5g、青皮10g、丹参15g、甘草6g)或董建华肝胃百合汤(柴胡10g、黄芩10g、百合15g、丹参15g、乌药10g、川楝子10g、郁金10g)。有肝炎、胆囊炎患者以痞满纳呆来诊,舌红、苔黄腻,易误作胃炎,寻常清热化湿之药不效,宜从肝胆治,方如柴胡解毒汤(药用:柴胡、黄芩、茵陈、法夏、蒲公英、野菊花、丹皮、生甘草等)。

2.肺之胃病
凡呛咳阵作或咽中梗塞或咽中如有痰凝、吞吐不去或咽肿灼痛或刷牙作呕或胸闷气窒或胸中烦热、反复颠倒或饮食易呛或咳嗽痰多,望诊见咽喉红肿充血或伴滤泡增生或扁桃红肿,或有慢性支气管炎者,属肺之胃病,宜从肺治,方宜宣清降浊汤(验方)或开宣通痹汤(验方)。

3.心之胃病
病者下肢浮肿、心悸气促、胃脘痞满纳呆、嗳气不舒,此实心阳虚衰,胃肠瘀血所致,寻常健脾开胃之药断无效验,宜从心治。阳虚者可与真武汤。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者,宜鸡鸣散,此方当一剂作二煎,药稠如胶,放置床头,晨起顿服,宜冷服,冬日微温,一剂可效。肿消痞减者,可与清暑益气汤。心阳虚弱,心火不能宣布其化之地而痞满者,宜瓜萎薤白桂枝汤,多见于冠心病不典型心绞痛发作。A型胃炎证见心脾血虚者,宜归脾汤。

4.肾之胃病
久病胃虚,补胃不效,症见腰膝酸软者,此属肾虚,宜《温病条辨》双补汤(人参、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补骨脂、肉苁蓉、山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菟丝子、覆盆子)。若寒凝胃痛,宜胃肾同温,方用吴氏三仁汤(验方)。

吴氏三仁汤:
蔻仁9g   砂仁6g   益智仁6g   良姜9g   香附12g   苏叶9g   陈皮9g   甘草3g   
气滞更加青皮、郁金,青木香亦佳,疼痛加醋延胡、香附醋制,寒甚去良姜、苏叶加干姜、厚朴。此方大辛,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一方治胃病,五脏并调,名三泰散(向全文家传方),甚效。

三泰散:
云苓12g   薤白10g   丹参12g   莲子12g   黄连3g   郁金6g   菖蒲9g    苏梗6g   山楂15g   莱菔子10g   法夏12g   草豆蔻6g   白豆蔻9g   砂仁3g   苡仁15g   白术15g   党参10g   山药12g   鸡矢藤15g   荷叶15g   草果3g   蒲公英30g   桂枝9g   陈皮6g   扁豆10g   上共为细末,以米酒一粒发酵半日,忌火阴干,蒸鸡蛋服。
 
(五)调养法
凡药三分毒,每致损脾碍胃,凡胃病已愈十之八九而其根不除者,乃药之故。其法有二:一为停药食养,病反有向愈之机,二为余邪未尽,宜轻剂薄味,二日一剂,服药一剂,停药一日,半月可收功,方如养胃汤(验方)、滋胃汤(验方)。

养胃汤:
苏藿梗各6g   黄连1.5g   陈皮3g   法夏3g   云苓6g   枳壳3g   竹茹6g   木香3g   香附6g   谷芽9g   麦芽9g   生姜3片   大枣3枚   生甘草3g

滋胃汤:
黄连1.5g   乌梅9g   竹茹12g   蒲公英15g   芦根30g   枳壳9g   石斛15g   薄荷叶3g   生甘草3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