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jxydgswyj 2023-02-11 发布于江西

【组成用量】

半夏15g,黄芩、干姜、人参、大枣各9g,黄连6g,炙甘草3g。

【服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用黄芩、黄连苦寒降泄,以清中焦之热;半夏、干姜辛温燥热、以除中焦之湿;人参、炙甘草、大枣补益牌胃,以补中焦之虚。全方共呈益气和胃,降逆消痞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失和降,寒热互结之病证。本方具有调和胃肠功能、健脾胃、镇吐、解热、抑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心下痞满,或呕吐下利、苔黄腻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浅表性胃炎、贲门痉挛、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壅滞症、胃痛、呕吐、顽固性呃逆、妊娠恶阻、急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肠胃型感冒、急性食道炎等病证。而必须症见胃脘痞满、呕恶、肠鸣泄泻、舌质淡、苔黄腻、脉弦数重按无力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寒热交杂,伤络出血型)治宜辛开苦降,除痞止血。

以本方加地榆炭、蒲黄炭各12g,玄胡索10g,三七粉3g(冲)为主治方。2.胃扭转(湿热中阻,腑气不通型)治宜辛开苦降,清化湿热。

以本方加厚朴20g,大黄10g(后下)为主治方。

3.胃下垂(中气虚陷,升降失常型)治宜和中消痞,理气活血。

先以本方加枳壳、陈皮、乳香、没药各10g,肉苁蓉15g为主治方。

后以补中益气汤调治收功。

4.食管癌(寒热互结,胃失和降型)治宜寒热并用,调气和胃。

以本方去人参,加川厚朴、紫苏、陈皮、急性子、薏苡仁、生山楂各10g,半枝莲、威灵仙各12g为主治方。

5.慢性迁延性肝炎(肝郁脾虚,升降失常型)治宜降逆消痞,斡旋枢机。以本方加枳实、延胡索各10g,柴胡6g,丹参30g,麦芽20g为主治方。6.急性胆囊炎(肝胆郁热,乘脾犯胃型)治宜清利肝胆,降逆止呕。以本方加柴胡10g,薏苡仁20g为主治方。

以本方加厚朴、前胡各15g,白扁豆30g,酸枣仁10g为主治方。

7.梅尼埃综合征(痰浊上扰型)治宜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先以本方加枳实、云茯苓各9g。

后以香砂六君子汤调理脾胃。

8.肋间神经痛(枢机不利,肝气不畅型)治宜斡旋枢机,消散痞满。以本方去人参、大枣,加青皮、陈皮、川楝子、枳实各10g,麦芽20g,代赭石30g为主治方。

9.血钾过低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型)治宜辛开苦降,芳香化浊。以本方加慧苡仁30g,茯苓12g,木瓜、薇香、佩兰各10g,陈皮8g为主治方。

10.带状疱疹(湿蕴热结型)治宜清热、解毒、燥湿。

以本方去干姜,加苦参20g为主治方。

11.耳鸣(湿热蕴蒸,浊气上升型)治宜清热燥湿,降浊和中。

以本方为主治方。

12.慢性胃炎(寒热错杂型)

以本方加厚朴、焦三仙各10g,白蔻仁6g为主治方。

若泛酸胀满者,加煅瓦楞子15g,炒吴茱萸3g。嗳气频作者,加代赭石(先煎)30g,旋覆花(包)10g。饮食不香、食后饱胀难消者,加鸡内金10g。痛甚者,加玄胡索,香橼片各10g。

13.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贲门痉孪)(寒热夹杂,痰阻中焦型)治宜苦辛通降,理气化痰。

以本方加旋覆花10g,代赭石30g为主治方。

若胸痛者,加桃仁、玄胡索、若呕吐者,如竹茹、茯苓。若精神抑郁者,加柴胡、香附。若阴虚者,去干姜、人参,加南沙参、麦冬,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4.急性胃肠炎(痰热内阻型)治宜辛开苦降,和胃止呕。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体壮者,去党参、干姜。若腹痛、呕吐甚者,加左金丸(吴茱萸、黄连)。若宿食停滞者,去党参、甘草,加枳实、大黄。若呕吐甚者,重用半夏、生姜。若腹泻甚者,加白扁豆、焦山楂。转筋甚者,加木瓜、蚕沙。腹痛甚者,加醛玄胡索。若舌苔厚腻者,加厚朴、石菖蒲、藿香。

15.慢性胃肠炎(脾不运湿型)治宜和中除湿化痰。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嗳气明显者,加代赭石、旋覆花。若腹痛明显者,加醋玄胡索。若胃寒,吐清水多者,加附子、重用半夏。

16.幽门梗阻(痰凝滞结型)治宜化痰、导滞、通结。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胸闷腹胀者,加鸡内金、厚朴以消积化滞除胀散满。若腹满便秘甚者,加大黄、枳实以导滞通便。若脾胃虚弱、呕吐清水者,加干姜、白术、重用半夏以温脾胃止呕吐。

17.淋病(脾肾两虚,湿热下注型)治宜健脾益肾,清热利湿。

以本方加白茅根30g,滑石20g,淡竹叶15g,仙灵脾10g为主治方。

18.妊娠剧吐(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和胃。

以本方加竹茹15g为主治方。

若火盛者,重用黄芩、黄连。若痰涎多者,重用干姜、半夏。若呕吐伤阴者,党参易沙参。

19.失眠(寒湿中阻,气机不畅型)治宜调理寒热,和胃开结,消痞安神。以本方加柴胡、酸枣仁、夜交藤为主治方。

20.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治宜温中、健脾、和胃。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吐酸水甚者,加海蝶蛸、瓦楞子。若嗳气甚者,加代赭石、旋覆花。若热盛者,加黄芩、黄连。若寒甚者,加重干姜、半夏用量。

21.头痛(寒热夹杂,中焦痞塞型)治宜辛开苦降,宣通上下。

以本方加石菖蒲、竹茹各15g为主治方。

22.胃酸过多(寒热错杂,升降失调型)治宜和胃降逆止酸。

以本方加减:蒲公英、半夏各15g,柴胡、厚朴各9g,干姜6g,黄连3g为主治方。

23.白带增多(脾虚失运,湿邪化热,湿热下注,气机受阻型)治宜益气健脾,清热利湿,行气祛风。

以本方加减:薏苡仁30g,蛇床子20g,川楝子、党参各12g,黄芩、甘草各10g,半夏、黄连各9g,干姜4g为主治方。

24.阴囊湿疹(湿郁化热,下注熏蒸型)治宜补中健脾,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以本方加减:蛇床子20g,薏苡仁50g,地肤子、土茯苓各15g,党参12g,清半夏、干姜各9g,黄芩、黄连各6g为主治方。

25.胆汁反流性胃炎(肝气犯胃型)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以本方加减:半下、黄芩、黄连各15g,党参20g,干姜6g为主治方。

若痞满甚者,加枳壳、厚朴。若痛甚者,加木香、玄胡索。若恶心呕吐者,加白蔻仁、竹茹。若饮食不香者,加鸡内金、谷芽。若脾虚湿滞者,加黄芪、白术、茯苓。若阴虚者,去于姜,加沙参、石斛、生地、怀山药。

化裁变通】

1.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本方去人参(以不去参为宜),加炙甘草组成。主治胃气虚弱,纳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安等证。

2.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本方加生姜组成。主治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证。

3.黄连汤(《伤寒论》)

本方去黄芩,加桂枝组成。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者。

【注意事项】

凌之江先生说,半夏泻心汤善治脾胃病证,尤宜于寒热互结、气机不畅的痞满症。临床应用时须注意:

1.若热象明显,可以太子参易人参、甘草生用。

2.根据不同的病证,有关药物剂量须适当调整,一般甘草、大枣剂量均较原方为小。(录自《半夏泻心汤善疗脾胃病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