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功经》拳悟:不明运气之功,则不知太极拳真意

 tjboyue 2021-01-17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弘扬太极拳古风本色,乃允升园之己任。

自2020年10月11日开始,吾和拳友们开始交流武学典籍内功四经之《内功经》,此经之拳论适用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所有内家拳。目前,吾已累计撰写微头条24篇,长文3篇。至此文,吾之《内功经》拳悟暂告一段落。下步,吾将撰写《纳卦经》之拳悟。

撰写之过程,亦是吾重新体悟之过程。拳友之精彩评论和体悟,予吾许多启迪和收获。学海无涯,吾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内功经》第十八句、第十九句专言“气法”。关于“气法”,吾不做体悟分享。原因有三:

《内功经》拳悟:不明运气之功,则不知太极拳真意

一则,内家拳气法之修,境界甚高,达此阶段者凤毛麟角,而且因人而已,绝不能拿来即用。

二则,就吾而言,气法练习之体悟甚少,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师传吾之练法,与《内功经》之练法不同,是以手法来练劲、练气、练神。

三则,若无明师近身指导,练习气法很容易走偏伤身。吾对“以意导气”持观望态度。

太极拳名家陈炎林先生曰:“盖不知用劲,即不明运气之功,不明运气之功,则不知太极拳真意。”此言甚是。从陈师之言知悉,步入太极拳大门,“用劲”是入门,“运气”是入室。

吾之观点,陈师之“运气”,非“以意导气”,而是“以意行拳”。当拳者双螺旋缠丝劲上身后,“以意导气”便会慢慢去掉,只有一气周流也,最终是浑身处处是太极。此乃太极拳之真意。

故《内功四经》拳悟之二十四,不再撰写体悟。

第十八句:五气朝元,周而复始;四肢元首,收纳甚妙;炼炁炼神,返本还元。

释义:

此总言内功一贯之道也。吸天地之精气纳入丹田,升丹田之真气至背骨搏于头,复至俞口降于丹田,此一气朝元也;运丹田真气至裆内下于足底,复上升,自外胯升于丹田,左右合计二气朝元也;运丹田真气,自背骨膊里出手,复至六腑穴转于丹田,左右合计此二气朝元也,总共五气朝元也。一升一降,一下一起,一出一入,并行不悖,周流不息。久而用之,妙处甚多,此乃炼神之极则返本元之妙道也。

第十九句:天地交泰,水升火降。头足上下,交接如神。静生光芒,动则飞腾。

释义:

朝元功夫,久而精之,气胜形随,意动神同,神率气,气率形,形随气腾。真水自然而升,真火自然而降,上下神气炼得浑然如一,如天地交泰,有神化而测之景也。功夫在内之窍,此节言功夫形之验。真气足于内,气色于外,虽隐而不动,满面神光,精华远射,令人不能正视,此静之妙也。气腾于形,形随乎气,以意帅神,以神帅气,以气帅形,故任神气所之,而形莫能为之累,如龙之腾云,如鸟之飞空,忽然而来,倏然而去,此功之妙也。

以上动诀即详,下言调气之法。

调气法

凡初入门者,每日晨起,静坐盘膝,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皆从鼻孔。少时气定,遂吸气一口,纳入丹田,助以津液,足三十六度,则真火自降矣。但吸气时须默想真气自涌泉发出,升于两胁,自两胁升于前胸,自前胸升于耳后,渐升于泥丸(百会穴)。降气时须默想真气由泥丸至印堂,由印堂至鼻,由鼻至喉,由喉至夹脊(肺俞穴),透于前心,由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气足,自能复从尾闾升夹脊上升于泥丸。周而复始,从乎天地,循环之理也。熟练后,再用收气、留气法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