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什么赞美你,宣德炉!

 博搜艺术 2021-01-17

  宣德铜器铜质精良、精细,在暗淡处能发现奇异的光泽。明代名臣----曾任景泰朝兵部尚书的于谦,就对宣德铜器之美作过这样评价:“色似黄金,音如钟磬”;明嘉靖著 名书法大家、文史学家祝允明,赞叹宣德铜器:“当与商彝周鼎共宝、金玉同价,金玉恒有而宣铜彝器传世颇稀。”

  清晚期至民国时期仿。其铜质粗,砂眼多,炉壁薄,分量轻,有的以翻砂法浇铸,工艺更加粗糙。在北京前门大街一带就有专门伪造宣德炉的店铺,打磨厂东大市炭儿胡同有专铸宣德炉的作坊,作成后做旧、涂色、上蜡,以此牟利,往往借道上海向外推销,亦有销至蒙古地区,但做工粗糙,炉胎薄,铜质差,多砂孔。

  关于风磨铜赵汝珍大师在《古玩指南》中的见解是宣德四年就用尽,所以就封炉了,后世很多仿制品,因铜料不是风磨铜(风磨铜是贡铜,普通人无法得到),制成品缺乏宣德炉应用的色泽,只能采用卤液浸色,着过色的炉虽然美观,但与宣炉本色色质相比差距悬殊。

  明代宣德炉基本上是紫铜和白铜制作的。黄铜材质的宣德炉基本上是清或清以后的制作的。凡紫铜或白铜所铸铜器有一个特点,就是沙眼较少,黄铜则沙眼较多,且同体积的情况下分量也较轻。

  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以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他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质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铜香炉的制作达到了巅 峰阶段。 宣德皇帝在位时,嗜好玩赏香炉,特下令从暹逻国(今东南亚)进口一批铜材,责成宫庭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宋代柴、汝、官、哥、均、定等名窑瓷器的形制,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共117种。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风磨铜一起经过十余次的精心铸炼,把提纯的铜选取出来制成香炉,颜色多呈栗壳色、佛经纸色或茄皮色。手摸感觉似婴儿肌肤,晶莹而滑润,惹人抚弄,鎏金或嵌金、洒金的宣德炉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富贵庄重的感觉。 传说当时共铸造各式香炉3000只,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过。

  收藏者认为宣德炉中含金。有些人认为有些铜炉表面的"雪花金"斑点就是铜质中含金的体现。有些人认为宣德炉若比重超过铜,就一定有金的成分。"雪花金"是一种色斑,不是铜质中含金,因为就算铜中加入金,炼出的成品也不可能呈金和铜分离的状态。有些宣德炉比重是比铜大,但这并不足以说明炉中含金,有多种金属的比重都大于铜,这些炉的铸造中有可能是加入了其他比重大的金属。

  关于宣德炉它的冶炼方法跟它的原料有很多说法,大致就是说它用的原料是风磨铜,就是它主要的原料是风磨铜,这应该说是一种铜锭,这种铜锭可能质量比较高,这个好像应该没什么可说的。有的说它炼的时候有用33种贵重的矿石,就是金银等贵重的矿石,这种说法现在也没法说它一定不对,有没有那么多种现在无从去考证,说它炼的次数非常多,需要12炼,这个12炼要做到也是可以的,但是书上还有说12炼以后,就是一斤(铜12炼后)。最 后就剩下来四两,这个好像有点不大可信,要我觉得。古时候炼铜第 一次炼就可以炼到90%的铜,也就是一斤还能剩下九两,再炼的话里边也就有一两杂质,那十二两以后一斤里边六两都炼没了,那就不光是把杂质去掉了,那就把铜也扔掉了,这个到底是不是真正有意义,(对于)提高铜的质量有意义,就很难说。如果说反复的炼,很精心的来铸造,所以宣德炉表面的颜色很漂亮,表面很光滑,这个应该都是可信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