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

 钱要向我飞 2021-01-18

1、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不要阻止病外越),脓尽自愈(愈者,呕止也,非病愈)

2、先呕却渴者(津伤胃干),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3、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指发汗太过),令阳微(津伤),膈气虚(胃气虚),脉乃数(邪热)。数为客热(非胃强也),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实际胃虚反生寒)。脉弦者(另一层意思,弦者寒也),虚也,胃气无余(不足),朝食暮吐(食谷不化),变为胃反(胃反者,呕吐中重者也)。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4、寸口脉微而数(解释上段发汗后津虚脉微,数为客热),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浮而无力为虚),涩则伤脾(涩则血虚),脾伤则不磨(不消谷),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前已注)。脉紧而涩(涩者血虚,紧者邪实,邪盛而正虚),其病难治。

6、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7、哕而腹满(里实之,当有拒按小腹),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8、呕而胸满者(水逆上胸满)茱萸汤主之。

9、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10、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11、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2、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13、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虽急与,但应少少与)。思水者,猪苓散主之(茯苓泽泻汤亦可)

14、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15、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6、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17、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18、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19、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20、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21、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22、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23、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解读】:(1-7条)

呕有物,哕是干呕。呕是实证。哕没有代谢性实邪。呕哕与留饮有密切关系。呕后渴者,津液虚之故。呕后反而不渴,心下又聚集了饮,所呕者,是新进之水也。一般的饮吐完了就渴,如果吐完先有一点渴,很快就不渴了,乃饮随吐随聚,故渴后呕者,饮未尽也,这在支饮中常见,支饮在痰饮中是最重的。。

呕者脉数,数者热,按理应该能吃能消化,为什么反而呕吐?这种热是客(邪)热而不是胃正常之热,胃反而有寒,就继续发生饮以及呕吐。

【方证】:(8条以后)

关于呕哕的治疗,如果呕吐带脓,不可降逆止呕,使脓无出路,应该先排脓(1)。脓尽则呕吐自愈。排脓的药,在下一章里有,有排脓散、大黄牡丹皮汤等。

一、吴茱萸汤(条文8、9)

方证83吴茱萸汤(见《伤寒论》阳明)

8、呕而胸满者(水逆上胸满)茱萸汤主之。

9、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解读见《伤寒论》阳明。

二、半夏泻心汤(条文10)

【方证61、半夏泻心汤】:(见《伤寒论》太阳下)

10、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说明水气不仅在胃,也在肠。半夏泻心汤主之。这个方子对心下痞,烦躁,呕吐,肠鸣和下利都治,而且寒热并用。黄芩、黄连是治下利的药。苦药之中,唯独黄芩、黄连、黄柏是燥药,能够去水止利。半夏、干姜去饮,人参、甘草、大枣补胃气虚,黄芩、黄连解烦解痞。这个方子多放甘草就是甘草泻心汤,去干姜加生姜就是生姜泻心汤,治疗差不多,都治呕、心下痞和下利。

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条文11)

【方证7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见《伤寒论》太阳下)

11、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解读见《伤寒论》太阳下。

四、小半夏汤(条文12)

【方证194小半夏汤】:(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

12、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凡是呕吐、有水饮、不能食者,用小半夏汤主之。半夏、生姜都去水、治呕,散寒。小半夏汤一般加到别的组方里用。

五、猪苓散(条文13)

【方证225猪苓散】:猪苓,茯苓,白朮各等分,杵为散。饮服方寸匕(2克),日三服。

【方解】:

猪苓散主治:呕后渴,喝后复呕往复不已者。(证属少阳)

13、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虽急与,但应少少与)。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呕吐后渴欲饮水,喝了还想喝,接着又吐,恶性循环、往复不已,猪苓散主之。猪苓去水解渴很有效。这个方子中,猪苓、茯苓、白朮全是利尿去水的药。

六、四逆汤(条文14)

【方证16、四逆汤】:(见《伤寒论》太阳上)

14、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解读见《伤寒论》太阳上。

七、小柴胡汤(条文15)

【方证43小柴胡汤】:(见《伤寒论》太阳中)

15、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解读见《伤寒论》太阳中。

八、大半夏汤(条文16)

【方证226大半夏汤】:半夏260克,人参45克,白蜜200毫升,以水2400毫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300毫升。温服200毫升,余分再服。

【方解】:

:补中,解毒,润燥,为缓和黏滑药,酷似于甘草。所异者,甘草通用于表里内外各证,更不含滋养分,蜂蜜专用于里证,有滋养分也。

大半夏汤主治:虚寒,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宿谷不化,食后吐,吐后转舒者。(证属少阴太阴)

人参和蜜健脾胃,甘草大枣太壅腻,于治呕不利,故用。半夏下气逐饮,人参补中益气,复用白蜜助人参安中,同时又解半夏之毒,故此治胃虚有饮、宿食不化而呕吐者。

16、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胃反想呕,并不是随时呕吐,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病证言,亦指食则呕吐,不食不呕吐,总之并不是随时呕吐,这是脾虚寒宿食不化,当然也有心下痞硬,大半夏汤主之。小半夏汤证主要在支饮,不食亦吐,甚者食不得下。此二方应用主要鉴别点。至于食后或饮后即吐,如猪苓散,则考虑寒热错杂。

九、大黄甘草汤(条文17)

【方证227大黄甘草汤】:大黄60克,甘草15克,煎二服。

【方解】:

大黄甘草汤主治大便难而见呕逆者发热,呕吐、大便不畅者大便难而急迫者。(证属阳明)

17、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大黄甘草汤只有大黄、甘草两味药。大黄无厚朴、枳实配伍,只能缓下,甘草缓急非常简明。这个方证用在大便难而急迫,谷道不通于下了,同时又热壅于上,不吃不会吐,吃了就吐,出现这种情况用之。比如急、慢性胃肠病,发热,出现呕吐、大便不畅者,可适证应用本方。欲辩胃热,即大便秘结,或食已即吐,或手足心热,或目黄赤,或上气头痛,则可知为胃热也。

十、茯苓泽泻汤(条文18)

【方证228茯苓泽泻汤】:茯苓120克,泽泻60克,甘草30克,桂枝30克,白朮45克,生姜60克,以水2000毫升,先煮五味取600毫升,内泽泻,再煮取500毫升。日分三服。《外台》云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之,有小麦200毫升。

【方解】:

茯苓泽泻汤主治:胃反,气上冲,小便不利,呕渴者。(证属太阳太阴)

本方既用茯苓、泽泻、白等利尿逐饮,又用治呕的生姜和镇冲气的桂枝,另以甘草缓其急迫,故此治胃有蓄饮呕吐、气冲、小便不利而渴欲饮水者。常见于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等病。

18、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发作性呕吐,有一日发作者,亦有数日发作者,大都由于消化功能差,停食或停水所致。水停不消,积至相当程度必吐。因呕吐多,全身组织缺水,故口渴,也是本方证的特点。如胃有停饮,不吐但痛,渴欲饮水者,用本方亦有验。本条论治胃反,较大半夏汤证,兼见外邪或气上冲

胃反,则当有腹痛,即无呕吐,若有停饮心下痛,渴者,亦可用之。

十一、文蛤散(条文19)

【方证57、文蛤散】:(见《伤寒论》太阳下)

【方证58、文蛤汤】:(见《伤寒论》太阳下)

19、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解读见《伤寒论》太阳下。

十二、半夏干姜散

【方证229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各等分,杵为散,取方寸匕(2克),浆水300毫升,煎取140毫升,顿服之。

【方解】:

半夏干主治吐逆,吐涎沫,胃寒者。(证属太阴)

20、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散主之。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干姜生姜,半夏干姜散比小半夏汤温中力量强,如果小半夏汤证的胃偏于寒,可以用半夏干姜散。吴茱蓃汤也主吐涎沫和胃寒有饮,但吴茱蓃汤还主头晕、头痛。理中汤也主吐涎沫、胃寒,但理中汤有人参还主虚、心下痞鞕。这些要区分。小半夏汤以干姜易生姜,虽亦治呕逆,但偏于治寒。

十三、生姜半夏汤(条文21)

【方证230生姜半夏汤】:半夏130克,生姜汁200毫升,以水600毫升,煮半夏取400毫升,内生姜汁,煮取300毫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方解】:

生姜半夏汤主治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者。(证属太阴)

21、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心中烦闷,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恶心得厉害,这是胃有饮,生姜半夏汤主之,以生姜为主药。生姜、半夏很相似,但生姜有健胃作用,所以生姜为主,必须多放。如果呕得厉害,则半夏多放。这个组方本质上与小半夏汤一致。于小半夏汤大增生姜用量,故治小半夏汤证而饮剧甚者。

十四、橘皮汤(条文22)

【方证231橘皮汤】:橘皮60克,生姜120克,煎二服。下咽即愈。

【方解】:

橘皮:苦、辛,温,无毒。主治呃逆,兼治胸痹停痰。

橘皮汤主治干呕、哕,手足厥者。(证属少阴太阴)

22、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干呕频繁(肯定有纳差),连连不断,以至于手足厥冷,橘皮汤主之。这时气机受阻之“干呕哕是主证,而“手足厥”乃客证。不用半夏用橘皮行气,配合生姜降逆、去饮去水,气一畅,厥逆、哕就都好了。这个组方偏于行气。橘皮理气,利水谷,止呕咳,与生姜为伍更有力于呕哕诸逆之治。

厥,若有吐利交作,其细弱力,宜四逆、理中有痰湿、宿食交阻中脘,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而泄利下重,宜四逆散。若但呃之,其脉不微细,亦泄利下重之变,乃气机阻塞

十五、橘皮竹茹汤(条文23)

【方证232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各50克,大枣三十个,生姜120克,甘草75克,人参15克,煎三服。

【方解】:

橘皮竹茹汤主治哕逆急迫。(证属少阴太阴)

23、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胃气虚则客邪乘之,故哕,橘皮竹茹汤主之。竹茹下气、健胃。同时用人参、甘草、大枣健胃。后世认为橘皮破气,不敢大量用,只用几克,结果治不了病。本方加半夏治呕哕诸逆尤妙,百日咳哕逆者用之亦验。本方于橘皮汤重用橘皮,复加治咳逆上气的竹茹,和甘草、人参、大枣安中缓急,故治橘皮汤证哕逆剧烈而急迫者。

橘枳姜汤比橘皮汤多了“胀”,橘皮竹茹汤橘枳发作急迫。

橘皮竹茹与旋覆代赭汤比较。两者都有生人参、大、甘草健胃不同之,橘皮竹茹行降逆,旋覆代赭汤也降结气,但橘皮竹茹汤证没有水上逆(即使有亦为客),旋覆代赭饮逆(饮逆为主、气逆为客)

 

第二节 下利

 

24、夫六腑气绝于外者(六腑行阳于外,绝,不能温表,这是内经观点,简要点,就是里有寒),手足寒,上气(指呕哕),脚缩(倦卧);五脏气绝于内者(五脏藏精于内,绝,不守津液,也是内经观点),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25、下利,脉弦者(沉弦者里急后重,热利),下重;脉大者(热利脉大,病进),为未止;脉微弱数者(虽数而现微弱,病退),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26、下利(寒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气脱于上),死。少阴负趺阳者(肾水负土,内经家言),为顺也(土克水,内经家言)

27、下利,有微热而渴(热利),脉弱者(病退),今自愈。

28、下利,脉数(热利),有微热汗出(表和),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29、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指有宿食之热利,热随利下而愈)。设不,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0、下利,脉反弦(热利病不退),发热身汗者(虽脉弦但表和),自愈。

31、下利气者(水谷不分之寒利),当利其小便。

32、下利,寸脉反浮数(热利邪盛),尺中自涩者(血虚),必清脓血。

33、下利清谷(寒利),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发汗则胃更虚,形成虚满胀)

34、下利,脉而迟(寒利),其人面少赤(有从表解之像),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即使从表解也会眩晕),汗出而解,病人必微热。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5、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下利,腹胀满(虚满,太阴),身体疼痛者(有表),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7、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拒按有实),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热结旁流)

38、下利,脉迟而滑者(实到一定时阻碍气机脉反迟滑),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亦热结旁流)

39、下利,脉反滑者(下利脉不应滑,滑者实也),当有所去,下乃愈(不是急下,可见较上条轻),宜大承气汤。

40、下利已,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休息热利,实未除尽,宜者随证施治)

41、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未提潮热)

42、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寒利久之滑脱)

43、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44、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45、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与34面赤戴阳欲从表解不同),汗出(虚脱)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46、下利(热利),肺痛(不解其义),紫参汤主之。

47、气利(虚寒利),诃梨勒散主之。

*、《千金翼》小承气汤 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

*、《外台》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此六物黄芩,类半夏泻心汤)

【解读】:(24-35条)

以上用脏腑和脉讲解下利,不像仲景言论。

里急后重的热利,若脉大则热邪盛,病进。若脉微弱而数,邪衰将愈。

虚寒下利,下利时手足厥冷,以至于无脉。应赶紧用灸,如果灸后手足温则向好。若不温,脉也不还,再加微喘,是虚脱于上的死证。

虚寒下利,脉沉而迟,下利清谷,如果渴而脉弱,或脉数而渴,或微热身汗,或脸色转红,都是正气复苏现象,表明寒邪由盛往衰。但要想真正病愈,还得经过斗争,往往郁冒(瞑眩)汗出才能解。

虚寒下利有正复是好事,但若过头了,成为热邪,转为热利,脉浮数,热邪盛于外,而血虚于内,将有下脓血发生。这些在《伤寒论》厥阴篇也都讨论过。

如果下利脉紧,紧是实,为未解。

下利已止,却脉绝了,手足也厥冷,这时要仔细观察。如果不久脉还,手足转温,是胃气回复,危险过去了。如果脉不还,是胃气已衰,死证之像。下利停止并不等于病好,而可能是无可排泄了,津液脱尽,纯粹虚脱。

虚寒性下利完谷不化,有表证也不可攻表。

【方证】:(36条后)

36-45条在解读《伤寒论》时已顺便解读。故对四逆汤、桂枝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桃花汤、白头翁汤、栀子豉汤、通脉四逆汤下文不再列出。

本章关于下利用大承气汤的论述,全都根据脉,艰涩难懂,不象是仲景的语气。回顾《伤寒论》少阴篇也有用大承气急下的内容,那些条目不谈脉,反而简明宜懂。这些都是后世所加。仅仅用脉来诊断,脉有多义,既难懂,也不完全可靠。“望闻问切”,脉排第四位。过于夸大神化脉的作用,是不恰当的。

40条说了一个“休息利”,也用大承气汤。这条没有谈脉相。下利已经好了,停了一定时候,就又复发了,什么原因?“以病不尽故也”。比如病毒性感染的痢疾,表面上好了,实际病毒没尽。这种复发的痢疾,都是用药中途半端,治的不彻底,把病毒遗留在身体里,留下祸害。即使不再复发,也会演变成其它祸患。“宜大承气汤”,这是商量的口气。如果不是大胀大满,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就行。如果有恶心、胸脇满的柴胡证,用大柴胡汤也行。另外前面“腹满寒疝宿食”中的厚朴三物等酌情也可使用。

关于小承气汤,桃花汤,白头翁汤,栀子豉汤,通脉四逆汤,都已在《伤寒论》解读,也不再议。

一、紫参汤(条文46)

【方证233紫参汤】:紫参120克,甘草45克,以水1000毫升,先煮紫参,取400毫升,内甘草,煮取300毫升,分温三服。

【方解】:

紫参苦辛寒。主治心腹通九窍,利大小便,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

紫参汤主治热利里急自下者(证属阳明)

46、下利(热利),肺痛(不解其义),紫参汤主之。

热利,里急自下,紫参汤主之。紫参苦寒通二便。文中说下利时“肺痛”,大概是内经“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意思吧。

二、诃梨勒散(条文47)

【方证234诃梨勒散】:诃梨勒十枚,为散,粥饮和,顿服。

【方解】:

诃梨勒温无毒。主冷心腹胀满,下宿物。

诃梨勒散主治:气利者。(证属太阴)

47、气利(虚寒利),诃梨勒散主之。

下利大便并不太多,气排的很多,都是水谷不别的水泻,称为“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三、六物黄芩汤

【方证235六物黄芩汤】:《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65克)。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方解】:

六物黄芩汤主治:心下痞,干呕下利,腹寒者。(证属少阳,有少阴虚)

*、《外台》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此六物黄芩,类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的黄芩汤与外台黄芩汤名同而药不同,为便于区别,故把外台的黄芩汤称之为六物黄芩汤。本方治干呕下利的作用,与黄芩加半夏生姜同,但本方有人参,当有心下痞硬。无芍药则腹肌当虚软而不挛急。又,有干有里寒

【关于下利】:

下利部分,不少是《伤寒论》的再述,应结合《伤寒论》互参。

下利分寒热及寒热错杂,有时又夹虚。与下利有关的方证非常多,如、承气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四逆汤、吴茱萸汤、桂枝汤、葛根、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白通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真武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等等,方药众多疗效确切,涵盖了泄、痢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