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学经典《论语》

 浮生偷闲 2021-01-18

先抑后扬,自问自答,不经意间炫耀自己的想要炫耀的东西……这种做派最近被称为“凡尔赛”,其实是很数典忘祖的。
这种其辞若有憾焉,显然是大中华的传统艺能。譬如《论语》,就是一部大傲若谦的语录集。
太直白的炫耀,孔子很反感。所谓“恶紫夺朱,恶郑乱乐”,紫色染料贵所以就喜欢紫色,郑国音乐“淫”(淫有淫荡的意思,也有过分的意思)就喜欢郑声,这两项爱好之所以令人厌恶,就是太赤裸裸,显得很没有低调奢华的贵族范。
孔子的自我评价,总是很谦卑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那我是不敢当的。不过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做到从来不满足,教导别人也不知疲倦罢了。
老师这么谦虚,自然立刻有学生接话:“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众所周知,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话常被当作谦虚好学的名言来引用,这么理解当然不错,但也不妨注意一点,孔子因为出身不高,没能拜到什么名师门下,他学问的可信度,是被人质疑过的:你从哪里学到这么多的呢?
最善于为老师作宣传的子贡是这么回应的:周文王、周武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并没有失传,各色人等,或多或少都还知道一些。“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贤德的人懂得大道理,平庸的人懂得小道理,大道理小道理,里面都包含着“文武之道”。
可见,生活中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发现。
于是子贡总结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哪里有什么是我们老师不学习的呢?何必要一个固定的老师呢?
看过子贡的解释,再看“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句名言,感受自然就不同了。这句不仅是说要善于看见别人的长处,而是暗示,孔子善于从一切中发现有价值的知识,把别人的小聪明,组装成自己的大智慧。
还有人评价孔子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了不起,什么都懂,但是没有专业。——这话可以理解为赞美,但听着更像是讽刺,现在骂民科,骂经常在媒体上出现的学者,很容易听见类似的话。
孔子于是对学生们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让我选专业,我选哪个呢?他故意不说更高端的:驾车吗?射箭吗?我还是选驾车吧。
这句的意思,有好几层推进。
第一,孔子射箭是很厉害的。《礼记·射义》说,孔子带着学生演习射礼,能引得观者如堵。孔子还说,君子别的没啥可争,只有射箭不妨争一争,又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射箭能够把靶子射穿,并不算什么本事,天生力气有大小罢了。——由于各种传说都会渲染孔子力气很大,所以这句显然是洞穿靶心后的谦逊。
第二,但孔子说,让自己选专业,选驾车,不选射箭。暗示自己驾车比射箭还要牛。
第三,人家说他做学问却不是专门家,他却说这些实用的技能来回应,其实就是没把人家的话真当回事,秀了一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其实挺讲究应用型教学的,所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在当时都有相当的实用性。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打仗。礼乐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各种祭祀时的仪式;射御,射箭和驾车,都是战场上的技巧;书数,书是写字,数是算术。祭祀和打仗都牵涉到很多人,需要有文件往来,需要有人员统计,账目计算。所以需要会写字和计算。就是说,这六项技巧,都是为国家的两大基本职能服务的。
孔子说过一句话:“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跟我学习了几年,还能够忍住不去考公务员的,很难得了。
这是批评学生们学习目标不纯粹,意志不坚定,精神不专一,但也是在提醒你,孔门弟子大受欢迎,一出去找工作就有人要。这种抱怨,能让现在操心就业率的学校嫉妒死。
当然,孔子也有展示文化自信特别掷地有声的时候,尤其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什么“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听着特别提气。
归根结底,实力足够,才能根据具体情势决定是低调炫耀还是大声宣告。骨子里是虚的,那就怎么炫耀都是笑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