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膜原”及“邪伏膜原”学说之形成与源流

 农夫upqq9fdu32 2021-01-19
“膜原”及“邪伏膜原”学说之形成与源流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及明清医家著作中比较有特色的有关“膜原”、“邪伏膜原”的理论思想加以提炼、整理、对比、互参,试图对“膜原”及“邪伏膜原”学说的产生、发展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对各医家学术思想的了解,使我们对“邪伏膜原”的理论有一更深层次的认识,进而在临证实践中更好地把握“邪伏膜原”的证治,促进疾病的向愈转归。
关键词:膜原 邪伏膜原 学说 源流
自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引用《黄帝内经》的“膜原”概念,来解释当时疫病的侵袭途径、病理特点、传变规律,以及创立“邪伏膜原”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来,后世医家对于“膜原”这一部位也予以重视,对“邪伏膜原”的理论研究也较多。经过诸多医家的发挥、充实,使“邪伏膜原”的理论不断趋于完善。
1“膜原”学说之发展
1.1“膜原”概念的起源
“膜原”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在《素问·疟论篇》中讲,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其间日乃作也。”《素问·举痛论篇》中讲,“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膜原”王冰注:“谓膈募之原系。”《素问识》云:“膜本取义于帷幕之幕,膜间薄皮,遮隔浊气者,尤幕之在上,故谓之幕,因从肉作膜。”其按:募原亦称膜原。可见“募”与“膜”互为通假字,“募原”又可以称作“膜原”。〔1〕《灵枢·百病始生》中讲,“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耳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丹波元简曰:缓筋即宗筋也),邪气淫泆,不可胜论。”《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注:此处“募原”,指肠外之脂膜。〔2〕虽然《黄帝内经》对“膜原”的描述不甚详尽,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以下几点:一.膜原为 邪气停著的特殊部位,介于卫表与五脏之间,为薄皮隔膜;二.与肠胃相联系,上连于宗筋;三.其分布范围较广,为邪气结聚较为深的层次;四.邪气如停著于膜原,会导致邪气不能与卫气相行,而从卫表排出,病邪淫泆弥漫,故病势甚重。
1.2后世医家对“膜原”学说的发挥
1.2.1 横膈之膜与膜中空隙之处皆为膜原
清代医家何秀山认为:“膜原”既包括横膈之膜,又包括膜中之空隙。何氏在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所作的按语中讲:“《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内,内邪每由膜原达外。”〔3〕何氏把“膜”与“原”分别加以诠释,“膜”为横膈之膜,“原”为膜中的空隙之处,位于肌腠与胃腑之间,处于半表半里、内外交界之地,其在功能上与三焦气机的输布运行密切相关。因而,膜原为三焦之门户和关键,它既是外邪侵入体内的必由途径,又是体内邪气排出的必经通路。
1.2.2 人体内夹缝之处的间隙为膜原
清代医家周学海在《黄帝内经》有关“膜原”的论述基础上,汇通西方医学思想,把“膜原”的概念加以拓展,把其定义为人体内夹缝之处的间隙。在《读医随笔·卷四证治类·伏邪皆在膜原》中,周氏讲:“膜原者,夹缝之处也。人之一身,皮里肉外,皮与肉之交际有隙焉,即原也;膜托腹里,膜与腹之交际有隙焉,即原也;肠胃之体皆夹层,夹层之中,即原也;脏腑之系,形如脂膜,夹层中空,即原也;膈肓之体,横隔中焦,夹层中空,莫非原也!原者,平野广大之谓也。故能邪伏其中,不碍大气之往来,古书所谓皮中淫淫如虫行,及行痹、周痹左右上下相移者,皆在皮肉夹缝之中也。”〔4〕周氏认为:膜原范围甚广,包括皮与肌肉之间隙、腹膜与腹壁的间隙、肠壁与胃壁的中空夹层、脏腑的系膜与系膜之间的夹层、心包膜与横膈之间的夹层,这些地方都是邪气易于结聚潜伏的部位,而且由于腔隙相通,邪气浸淫的范围容易扩大,从而使病情加重。
1.2.3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
清代医家薛生白根据湿热阻遏膜原的病理特征,提出“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之说。他在《湿热病篇》自注中讲:“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湿热伏于膜原证,既非阳明里证,又与伤寒之邪传里化热而在足少阳之半表半里证有所区别。根据湿遏热伏的病理特征和湿热秽浊之邪阻遏膜原的症状表现,多近于中焦阳明部位;而从寒热如疟的症状与伤寒少阳证之寒热往来症状相似,但不似疟之寒热发有定期,故薛氏认为“膜原为阳明之半表半里”更为贴切。〔5〕
1. 伤寒少阳证与湿热阻遏膜原证之比较
对比
证型
邪气所在的部位
致病的邪气
主要症状
病理特征
治疗方法
伤寒少阳证
邪在半表半里之足少阳
伤寒表邪未解,传里化热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
少阳枢机不利
和解少阳
湿热阻遏膜原证
邪伏膜原
湿热秽浊之邪
寒热交替或寒热起伏,周身沉重,恶心,胸腹满闷,舌苔白腻甚或满布垢浊,苔如积粉
中焦阳明湿阻
宣透膜原
辟秽化浊
2“邪伏膜原”说之源流
2.1“邪伏膜原”说的产生与发展
2.1.1疫邪伏于膜原说
“邪伏膜原”说始于吴又可《温疫论》。在《温疫论》中吴氏讲,疫“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募原者也。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都会于胃,故胃气能敷布于十二经之中而营养百骸,毫发之间,弥所不贯。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募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邪气蟠踞于募原,内外隔绝,表气不能通于内,里气不能达于外……”。〔6〕由此可见,疫邪往往从口鼻侵入人体内,邪气潜伏之地,既不在经络,又不在脏腑,而是潜伏在表里之间的膜原部位。邪气蟠踞于募原,常常使表里之气相互阻隔。
2.1.2暑湿秽浊犯于膜原
清代医家雷少逸在《时病论·卷之四夏伤于暑大意·秽浊》中讲:暑湿挟秽浊致病,“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良由天暑下逼,地湿上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人受之,由口鼻而入,直犯膜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频欲恶心,右脉滞钝者是也。然有暑湿之分,不可不察也。如偏于暑者,舌苔黄色,口渴心烦,为暑秽也。偏于湿者,苔白面腻,口不作渴,为湿秽也。”〔7〕
2.1.3伏邪皆在膜原说
清代医家周学海把吴又可“邪伏膜原”说加以发挥,提出“伏邪皆在膜原”说。他认为人感受四时不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