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积累(2019.5.13):医疗组对适宜食管癌病人常规开展胸腔镜下微创手术

 名剑96t9rwg5ek 2021-01-21

 金华的陈某,前些天因为进食梗阻感,到了金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医生根据其症状判断可能为食管肿瘤,让其做了胃镜检查。结果如下:

可见是食管下段贩占位性病变,从镜下看是较为典型的恶性表现,医生予以取了活检,但病理没有确诊为食管癌,粘膜的表现是慢性炎伴溃疡及重度异型增生。

怎么办?到底是不是癌?要不要手术?消化内科医生介绍陈某来找我,我觉得从胃镜下形态来看,应该就是癌,可能活检取的地方没有取到典型癌细胞而已。我让病人住院,并做了胸部CT增强及消化道造影检查,图像如下:

可见食管下段的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在最窄处仅呈线状一条,是典型的食管癌表现,好在外侵不明显,与主动脉、心房及气管之间都还有清楚的界限。

食管造影也显示管腔狭窄,不光滑,有充盈缺损,符合食管癌表现。

 医疗组与患者家属沟通,认为从临床相关资料来看,都符合食管癌,但目前病理未确认。要么重新活检,要么直接手术(一般不会是其他良性疾病)。家属慎重考虑后,同意直接手术。对于外侵不明显,相对较早期的食管癌,是胸腔镜微创手术的良好适应证。手术组决定采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左颈吻合术”。手术安排在2018.5.1进行,这是五一劳动节,但为了病人尽早得到救治,医务人员放弃休息,手术室麻醉科也都被叫回来加班手术。我们先右侧卧位,在其右侧胸壁打了3个孔,操作孔约4厘米左右,另外观察孔与辅助操作孔约1.2厘米许,先在胸腔镜下完成胸段食管的游离及淋巴结清扫。然后改为平卧位,头偏向右侧,上腹切口游离胃,并将胃做成管状,经食管床提到左颈部,切除全胸段食管后,胃底与颈段食管吻合,从而完成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一度左颈部感觉有点肿胀,开始还疑有吻合口瘘,打开后发现肉芽新鲜无异常,于术后第9天开始进流汁,今天是术后12天,已经正常进稀饭、馄饨等食物,均无任何不适,看来再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休养了。术后病理结果出来,也证实确实是食管鳞癌:

后记:食管癌在浙江发病率相对较低,相结近年肺微创手术动辄几百例,甚至上千例的手术量,食管癌的手术量多在几十例,甚至十几例,而且手术较多集中在杭州、温州及宁波等较大的城市,此外台州的胸腔镜手术起步较早,每年举办胸腔镜食管癌手术的全国性学习班。我们医院的食管胸腔镜微创手术起步较晚,但近来,我们也在积极开展胸腔镜下的食管癌根治术,对于合适的病例已经常规开展,也为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两图分别是我们近期开展的常规右开胸手术与胸腔镜微创手术,胸部切口情况的相关差别,对于术后早期的恢复,还是很有区别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