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晓勤 杜甫生平研究

 飓风居主人 2021-01-22

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考论的文章主要有卞敬业的《杜少陵朋辈考》、李云逸的《杜甫交游补笺》、杨廷福的《杜甫交游考略》、陶敏的《杜甫交游新考》、胡可先的《杜甫交游补考》等。探讨杜甫与个别诗人交游的文章则主要有:张清华的《杜甫与孟云卿》、卞孝萱的《杜甫与高适、岑参》、蔡川右的《杜甫与郑虔》、沈元林的《论杜甫与高适在蜀时的关系变化》、钟来因的《杜甫与裴虬》等。

四、卒地、卒因与墓地

这三个问题,从宋代以来即多有争论。本世纪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杜甫生平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卒地关于杜甫的卒地,学界有两大说法:

1、耒阳说。此说始于中唐,历代多有从之者。本世纪持此说的主要有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金启华的《杜甫诗论丛》和《杜甫评传》、邓绍基的《杜诗别解·关于杜甫的卒地卒因问题》、朱东润的《杜甫叙论》等。

2、潭岳之间说。此说起于南宋鲁訾、黄鹤等人。闻一多的《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在批驳“耒阳说”后,对此说作了大量的补证工作,最后认为杜甫于大历五年(770)冬以寓卒于潭岳间。后来从此说者甚众,但观点又小有区别。如冯至的《杜甫传》和四川文史馆编著的《杜甫年谱》均认为杜甫卒于湘江舟中;萧涤非的《杜甫研究》则认为是在洞庭湖的舟中;陈贻焮的《杜甫评传》认为杜甫卒于潭岳途中;丘良任的《杜甫之死及其生卒年考辨》则认为杜甫卒地乃在昌江寓所,即今湖南省平江县境内。

卒因至于杜甫的卒因,学界更是说法不一。传统观点有三:饫死说、病死说和溺死说。本世纪学界主要继承了前两种说法,但饫死说又派生出了中毒致死说,如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即认为杜甫死于其所食之腐肉中毒(因天热变质而有毒且被酒所促进);病死说的类别更多,主要有急性胰腺病、风湿病、风疾病、肺病、糖尿病、心肌梗塞、综合症等说法。

墓地据有关资料记载,湖南耒阳、平江、湖北襄阳、河南巩县、偃师等地,均有杜甫墓。经过本世纪学者的研究,发现耒阳的杜甫墓为后人伪托,襄阳墓是纪念墓,但余下的平江、巩县、偃师三地的杜甫墓,到八九十年代也还各有人认为是真墓。如萧涤非《杜甫研究·再版前言》和冯建国的《杜甫四墓考》则认为杜甫死于洞庭湖中,初葬平江,后迁至偃师;傅永堂的《关于巩县杜甫墓问题》则认为杜甫的真正墓地应在巩县,余皆不可信;毛居青的《杜甫墓考》、毛炳汉的《杜甫墓地在平江》、丘良任的《杜甫之死及生卒年考辨》等文则均主平江墓说,认为巩县墓不可靠;熊治祁的《杜甫之死及平江墓》又认为平江墓为后人伪托,未可遽信。

另外,本世纪还出版了专门研究杜甫卒葬问题的论著,即傅光的《杜甫研究(卒葬卷)》。该书认为杜甫于大历五年(770)夏卒于耒阳,杜甫初葬岳阳,终葬偃师,三者构成了杜甫灵柩归葬的全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