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中何以生有?---从‘“无”’和“無”’的区别说起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21-01-22

无和有“同出而异名”;

“有无相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里的这些话中的“无”,不知道有没有困扰过你。它们看起来有些故弄玄虚,又卡在关键位置,搞不清,当真如鲠在喉。

“有”生“无”可以理解,一个东西死了,没了,耗散了,“有”也就成了“无”。但无是怎么生有的?没了或者不存在的东西是如何突然蹦出来的?这个问题让古往今来众多求道者陷入迷惘,把“无”“常识性”的理解为“没有”是错误理解或无法理解道德要义的原因。

易经也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无论“简体”版的还是“繁体”版,里面的“无”字都是“简体”的“无”,而不是写成“無”。

这是为什么?

因为“无”字并不是“無”的简体或者说残体字,而是一个奇字。什么是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叙〉说:“奇字,及古文而有异者也”。即是跟一般写法有异的古字。同时,出乎意料的是,繁体的号称傳承字的“無”字,本身既经历过伪变,亦经历过通假,演变过程十分曲折离奇,很是有简体字被诟病的扭曲字义的风范。

为什么反复说“无”与“無”的区别?正是由于“无”字两千年的弃用和“無”字义上对“无”的残化,让我们无法自然理解“有无相生”,和“无中生有”。我们具体看看,“无”和“無”究竟有何区别,为了更容易的剥离出“无”的本意,我们先说“無”字。

“無”是什么?

“無”字的本来写法为“𣠮”,是从“𣞤”字派生而成。这个“𣞤”字本作丰盛的意思,由大、卌、林字组成,是个会意字,意思跟现在的“芜”字一样。(《说文》解無:“丰也。从林;从字形上看体现了数之积和木之多。《商书》说意思是:“庶草繁无”。)“𣠮”字则是在“𣞤”字加上“亡”。一说代表丰盛的林木都死亡了,是会意字,但我觉得从字形上讲,更像是人亡失在茂密丛林里,不见了。后来,「𣞤」字譌变,先化成了“橆”,下面的“林”又譌变代表火的“灬”,成了现在的“無”字。

“無”字的演变虽十分别扭,从“草木丰盛”变成了“亡也”,但我们从其演变结果看,还是比较符合现在的理解的,“無”就是没了、死了、不见了、消失了。也正是因为这个角度去把“無”等同于“无”,“无”中生有成了我们理解不了的扯淡。

“无”是什么?

“无”完全不是“無”所代表的“没有”。

我们看“无”字《说文》的解释。把“無”的解释直接过滤,把我们前面讲过的奇字和其他无关的内容过滤,剩下这么几句重要的内容:

“通于“元”者。“元”俗刻作“无”。”

“无”和“元”通用,“元”通俗写为“无”。而“元”是什么意思?《说文》:“元,始也。。”“元”就是“始”,开始的始。从这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无”居然有“始”的意思。但如果“无”就是“元”,那要两个字做什么?

“无”和“元”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就在于其余解释的部分:“上毌(guan贯)于一。虚无道也。”和“从一从兀”。从字形看,区别主要在于“一”和“兀”的关系。“无”字的“兀”上毌(guan贯)于“一”,“兀”与“一”一线相连,而“元”字“兀”和“一”相互独立。我们之前反复说过,本质就藏于相似概念的区别之中,这里也是如此。“无”的本质了,还需要在搞清楚“兀”和“一”。

“兀”是什么?

《说文》:“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又刖足曰兀。”(刖足就是把脚砍掉的酷刑)。但这似乎没让我们解读到兀的本意,因为我们平时见到的词都没有办法解读通。比如:突兀(唐突意外)、兀自(自顾自的,仍旧),兀首(秃头,头发脱落)、兀立(笔直挺立),兀岸(直耸挺拔),兀楞楞(痴呆)。

“兀”是一种突出、但孤独、断绝而又不完整、不和谐的状态,它甚至会让我想到男性的生殖器崇拜,一个比较传神的接近根本的画面是,被断绝或没法联通的男性生殖器,没有另一半那种。

“一”是什么?

《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不解释了,太简单或太复杂,自己品。

好,现在我们把“兀”、“无”、“元”、“一”放在一起,一条有趣的逻辑自洽故事线出现了。看下图:

孤独、断绝而又不完整的“兀”,上毌(guan贯)于一,与“一”(母体或另一半或外界)交感,而成“无”。而交感后的“无”孕育并分娩,再次成为“一”和“兀”,也就是元。你想想元月、元年,这个“元”就是新的一。再以人举个直白点的例子:“兀”代表光棍,“无”代表找到另一半并交合,而“元”代表了新个体新生命的孕育。当然还要看我们怎么定义新生命的诞生,如果从受孕开始算的话,“元”就从受孕计算,而“无”只代表着阴阳交感;而如果新生命从出生起才算诞生的话,则“无”代表了从受孕那一刻到分娩前的全过程。我倾向于后者,因为只有剪短了脐带,“一”和“兀”的最后一线羁绊才能彻底断开,“无”才能算作元。

所以我这部分的结论差不多要出来了。“兀”与“无”同发“wu”音,“无”和“元”通用,三者本就有很大一部分意思重合,都属于“有”,但分属三个阶段。“兀”是有机缘产生“有”之前,“无”是孕育“”的过程,而“”则是刚刚产生“”的那一刻。所以“无”不是“無”,不是没有,而是尚未有,但“有”已在孕育之中。你想说没有也行,但这里要读“mo”有,因为有被胚胎被没在母体里。

所以《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指天地出生孕育那个“始”,元用“有”指代万物的“母”。什么是“始”?《说文》:“始,女之初也。简单理解成女娃吧。再加上“始”是把“胎“的肉字旁换成了女字旁,以及我们前面讲的“无”的意思,我们几乎可以说这个“始”就是女胎。”那什么是“母”?就是母亲、母体了,同时显然的,顺着“始”是女之初的逻辑,那“母”自然是女之熟、女之长了。

无孕育成熟了生成元,元长大了变成有,有指代万物的母体,母体怀孕怀的是“无”。母体生万物。所以道德经后面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那些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的,你不是误人子弟又是什么?

有人或许会说,你如何确定道德经中的“wu”到底是“无”还是“無”呢?查查字典就知道了。《康熙字典》转述《艺苑雄黄》一书说:“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时始以蕃橆之橆爲有无之无。诗、书、春秋、礼记、论语本用无字,变篆者变爲無,惟易、周礼尽用无。”什么意思?

无和亡以前通用,古籍中一直使用“无”字,包括《诗》、《书》、《礼记》、《春秋》、《论语》等直到秦创小篆之时才不再用“无”,以蕃橆的橆(就是后来的無)代替“无”,只剩《易经》、《周礼》全部用“无”。如此,成文时间早于《论语》的《道德经》中的“wu”自然也就是“无”不是“無”。

再一次的,因为“先问是什么,再问为什么,最后再问怎么办”的思维习惯,我们从本质上质朴的理解了为什么可以无中生有。在道德经这叫“名可名,非常名”,在金刚经这是三句义。如来说无,即为非无,是名无。这是真正思考的开始。

所以,不要真的以为“無”中可以生有,“无”中才可以生有,而生有是要机缘、孕育和时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