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细节解密》之 鹅肉留下的历史悬案

 大锤说史 2021-01-23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本期第一百四十五回!

在后台回复“水浒传”三个字,看梁山好汉的精彩故事!

最近大锤的水浒细节解密系列,一直跟列位读者听友,聊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涉及的各种饮食。本期我们要说的是书中出现的鹅肉,以及由此引出的一桩文学史上的悬案

在《水浒传》中,鹅肉出现的场合几乎每次都与鸡相伴。比如九纹龙史进在中秋当夜,于史家庄内宴请少华山的强人朱武等人时,就安排庄客提前宰杀了百十只鸡鹅;武松杀嫂之后被官差押送孟州,路过十字坡酒店,与母夜叉孙二娘等人不打不相识,随后孙二娘与丈夫菜园子张青就安排杀鸡宰鹅,盛情款待武松一行人。

在《水浒传》中出现的鸡鹅一同出场的场景中,大部分都属于书中举行多人参与的宴会的情形,而鸡鹅同时出场,也代表了这种宴席的丰盛。应该说,《水浒传》的这种细节处理,是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因为在唐宋时期,鸡鹅是禽类肉食中的强者,鹅肉排名仅次于鸡肉,二者都要比鸭肉的地位高,在历史文献中常常是鸡鹅并称

在书中,还有两处是鹅肉单独出场:一次是花和尚鲁智深路过桃花山脚下的桃花庄刘太公家,刘太公款待鲁智深,先送上一壶酒、一盘牛肉以及三四样菜蔬,鲁智深都吃了,之后又吃了二三十大碗酒,下酒菜就是又提供的一只熟鹅。另外一处就是武松被张都监陷害之后,刺配恩州,金眼彪施恩前来送行,煮了两只熟鹅。

在以上两处情节中,这两个好汉吃鹅肉之后,都是随后就开展暴力活动的。鲁智深是吃了一只熟鹅之后,就暴打了前来强抢民女的小霸王周通,而武松则连续吃掉两只熟鹅之后,就去大闹飞云浦连杀数人了。应该说,书中描写的两位好汉的吃鹅姿态,都是非常豪壮的,这些大块吃肉的豪壮,也有衬托后面打打杀杀的好汉凶猛之意。

尤其是武松,书中写他是被木枷锁了,行动不便,两只熟鹅是挂在枷上的,而武松一边走一边吃鹅,“右手扯着,把左手撕来,只顾自吃。行不过五里路,把这两只熟鹅都吃尽了。”好汉们旁若无人大块吃肉,为接下来的杀人放火胆大妄为,做了顺理成章的铺垫

在历史文献中,两宋时期养鹅和吃鹅的习俗,都是比较明确的,《水浒传》中也相对清晰地反映了这种历史情况。两宋时期鹅肉菜肴留下来的名称也有不少,比如五味酪鹅、间笋蒸鹅、炙鹅、白炸春鹅、糟鹅事件等等。

以上这些菜肴中,大锤专门说一下这个“糟鹅事件”。它实际跟《水浒传》中的一种鹅肉菜肴“酿鹅”,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这个“酿”就是糟的意思,“酿鹅”后来也被称为“糟鹅”。

这是两宋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加工肉类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用专门调制的糟卤汁(比如用酒类、茶类等为主料汁,再加入其它调料或者材料)浸泡、腌制肉类做成菜品,而用作糟货的食材很多,比如鹅、猪、羊、鱼等等。

这种糟出来的肉食属于成品,特点是肥嫩、味美且保存时间相对较长。两宋时期的糟鹅菜品,一般都是把鹅拆分成几块、诸如鹅腿鹅翅等等分开售卖,当时这种菜肴就叫做“糟鹅事件”,这在南宋时期的都城临安曾经风靡一时,属于沿街叫卖的成品菜肴。而一些比较有实力或者有自己客户群的酒家,也就自制这类糟货,作为自家的特色菜肴售卖。

而在《水浒传》中,酿鹅(糟鹅)的这两种成品菜肴特征,也表现的非常明显:比如鲁提辖在雁门县遇到自己救下的金翠莲父女,金父设宴款待恩人鲁达,就是自己去街上采买了酿鹅等成品菜肴,拿回来就直接上桌了。而宋江在江州浔阳楼饮酒时,店家送菜上来,酿鹅与肥羊、嫩鸡等并列。

从《水浒传》中对鹅肉菜肴的记述来看,作者对鹅肉菜肴的描述算是比较充分的。但是从历史角度来说,对比《水浒传》对猪、牛、羊等菜肴的精确描述,书中对鹅肉菜肴的描述,与历史真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因为鹅类在两宋时期的饲养和食用,有两个特别鲜明的特点,其一就是北宋少而南宋多,其二就是北地少而南方多。这两个特点本质上其实都与饲养家鹅的环境密切相关,在江南地区,江河纵横、水网密集、气候湿润,而且物产也相对较多,因此饲养鹅的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

养鹅的区域直接决定了食鹅的人群的分布。虽然当时北宋都城汴梁是四方辐辏之地,城内也有鹅肉菜肴售卖,但是总数并不多,比如《东京梦华录》中涉及的鹅肉菜只有两三种,比起后来南宋都城临安城内林林总总的鹅肉菜肴,可以说差别很大。

因此书中出现的大量鸡鹅同席的描写,实际是有一点问题的。比如史进家住西北,竟然可以在中秋夜宴一次性就宰杀百十只鸡鹅,以及金翠莲父女家住雁门县,这已经是宋朝北疆,在当时县城里就可以找到随处售卖的酿鹅成品菜肴,这个说法也是有些牵强的。

从《水浒传》对鹅肉菜肴的细节处理来看,作者很可能是参考了大量的两宋文献,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撰写相关内容,因此才会把南宋水乡流行的鹅肉菜肴,放到了北宋的西北和北疆。而在文学史上,一直有观点认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并没有去过这些北方地区,他很可能是把自己在南方杭州等地的居住见闻细节也一并写入了书中。至少从《水浒传》对鹅肉菜肴的描述来看,这种观点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关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与杭州等地是否真的有历史因缘,以及他是否真的没有去过北方,这些判断仍旧属于推理的范围,到目前为止因为没有实锤证据,而仍旧停留在悬案状态。鹅肉菜肴在《水浒传》中的错漏出没,也正是这个文学史上悬案的一个侧面体现。


热门推荐

《水浒细节解密》之 鸡肉背后的北宋待客之道

《水浒细节解密》之  鱼肉背后的历史故事

《水浒细节解密》之 书中猪肉饮食意外记录的历史变迁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